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性与企业选择

来源 :现代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挖掘企业在意见稿下的行为动因,从而预测企业可能的行动及其带来的财务影响,为准则的改进与后续应用指南的推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允价值;经济后果;企业选择;财务影响
  一、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样本构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以规范研究居多(谢诗芬,2004;葛家澍,2009),少量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公允价值在股市中的估值有用性(邓传洲,2005;王跃堂,2006),鲜有建立在实际调研基础上的公允价值应用研究(张敏等,2011)。公允价值计量涉及到17项具体准则,上市公司往往未能在年报中披露其完整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中收集的公允价值应用信息,常常受到信息披露不足的限制。目前国内理论界中关于公允价值应用情况的文献,也主要是针对其中若干项常见的准则事项进行个别分析,管中窥豹,无法一览全貌。有关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决策过程始终是一个封闭的黑箱。究竟是哪些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有多广?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公允价值?其带来的财务影响又有多深?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知之甚少。为了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客观评价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面向企业收集一手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来自不同行业、地域、规模各异的企业展开。厦门市财政局于2012年7月召集厦门本地20多家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召开公允价值计量研讨会,本文作者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调查问卷的内容。2012年9月,通过厦门市财政局官网提供问卷,面向省内外的企业展开调查,调查企业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九个省份,最终收集的有效问卷共计77份。在这些被调查企业中,大型企业21家(占比27%,下同);中型企业25家(32%);小型企业31家(40%)。上市公司17家(22%);其余60家为非上市公司(78%)。从企业的经济性质来看,股份有限公司20家(26%);有限责任公司20家(26%);国有企业13家(17%);私营企业11家(14%);其余为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从企业所属的行业看,制造业22家(29%);社会服务业13家(17%);综合类12家(16%);其余还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批发零售行业等9个行业。从地域、规模、性质、行业等角度来观察调查样本,其均涵括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 国内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1. 企业在实务中应用到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从准则应用范围来看,17项准则在实务工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应用最广的当属金融工具,在77家被调查企业中超过一半涉及到对金融工具项目的计量;除了金融工具外,其他较多地应用到公允价值的项目包括:长期股权投资(26家)、资产减值业务(19家)、投资性房地产(17家)、投资者投入的资产(14家)、企业合并(11家)、收入(9家)等。
  2. 企业目前采用的主要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中,43%的企业直接采用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28%的企业根据活跃或者非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进行适当的调整,另有17%的企业选择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采用其他估值技术的仅为11%。在对非金融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情况是类似的,直接从市场上获取报价或者对市场报价进行适当调整的公司占到73%,其他企业则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法、重置成本法等。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都依赖于市场直接获得报价或者对所得到的市场报价进行适当调整,显示出以市场信息为基础的特点,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内涵是一致的。
  3. 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具有的影响。为了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所占据的地位,问卷以2011年度的财务报告为对照基础,调查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损益占总资产和净利润的比重。根据反馈结果,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5%以下的公司占66%,比重居于5%~10%之间的占19%;类似的,公允价值对损益的影响占当期损益5%以下的公司占63%,而比重居于5%~10%之间的公司占25%。也就是说,在超过85%的公司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他们的资产评价和财务成果衡量只产生较小的影响(低于10%),历史成本还是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
  三、 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的预期影响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1. 公允价值的定义。在意见稿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一项脱手价格,同时规定交易价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应计入当期损益。26%(20家)的企业表示这一规定将对其损益产生影响,未来将更为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64%(49家)的企业则由于公允价值信息获取的难度而持谨慎态度;剩余10%(8家)的企业则认为此项规定不会对其损益产生影响。目前已有部分具体准则(如《收入》准则)要求当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时候,以公允价值确认入账,但未在准则间形成一致性的要求。本次意见稿的统一规范,有利于提高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的准确性,改进会计信息质量。
  2. 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
  (1)意见稿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计量单元”,指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从反馈结果看,有60%(46家)的企业表示将保持现行的计量方式,而剩余40%(31家)的企业将考虑变更部分资产或者负债的计量方式。在问及“计量单元”概念的提出将对企业财务成果的评价产生何种影响时,认为“没有影响”(25家)、“正面的影响,提供更乐观的计量结果”(24家)、“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25家)的企业各占1/3。长远来看,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计量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会计计量结果和财务报告。
  (2)意见稿中提出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的概念。其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应当假定该交易在最有利市场进行。其中,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从反馈意见看,高达62%(48家)的企业表示目前的业务处理中在主要市场之外已经涉及到最有利市场。超过半数的企業表示:对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以公开的资本市场作为主要市场或者最有利市场(43家),而对非金融资产一般采用本地市场,除非异地市场提供更高报价时则选择异地市场(41家)。有43%(33家)的企业表示当有几个市场可供选择的时候,选择最有利价格或者最满足管理层意图的价格。由此发现,在准则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企业一般都遵循准则的规定,如金融工具的报价一般都采用来自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而在准则赋予企业一定选择权的时候,企业将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空间选择有利于企业的计量方式,这与企业作为自利经济人的假设是一致的。70%(54家)的企业认为新规定将赋予公司更大的选择空间,并对资产状况和财务成果计量产生影响。   (3)意见稿中提出了"最佳用途"的概念,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一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通常情况下,企业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在问卷调查中,69%(53家)的企业表示“最佳用途”的規定,不会影响企业目前对非金融资产的计量时,将继续默认资产的现行用途为最佳用途;而剩下的31%(24家)的企业将会据此要求调整一部分特殊用途资产的价格。
  3.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1)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规定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其中做出较详细规定的当属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和8号准则《资产减值》,但整体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了一致的规定: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对资产、负债项目采用活跃市场的报价;当活跃市场不存在时,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包含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这一规定与当前具体准则中的要求保持一致。
  (2)与估值技术有关的内容(本部分仅44家应用估值技术的企业参与)。问卷关注了企业在选择具体的估值技术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允许多选的情况下,排列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计算简便、易于理解(30%);数据可获得(29%);模型的准确性(21%)。选择"企业管理偏好"的,占到14%。由此我们发现,尽管在估值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被赋予了一定的判断选择的权利,但从反馈情况看,管理层的意图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原因可能包括: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需要应用到估值技术的项目很少,对财务报告的总体影响不大;此外,估值技术由于其复杂性常常被会计师事务所列为重点审计领域,企业在选择具体技术时需要解释其合理性,审计沟通成本使得估值技术选择的自由度不大。
  (3)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三个层次输入值的规定。意见稿中提出,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的优先顺序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从反馈结果看,企业目前涉及到的公允价值输入值的层次中,第一层次占到41%,第二层次占到37%,第三层次占到22%。有48%的企业认为意见稿中关于三个层次输入值的相关规定,将使其重新调整输入值,并由此影响最终的计量结果。
  4. 意见稿预期产生的财务影响及评价。
  (1)意见稿预期产生的影响。首先是定性分析,在问卷中调查了意见稿的规定是否将对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产生影响,有31%(24家)的企业认为没有影响,有40%(31家)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小,另有27%(21家)的企业认为有一定的影响,仅有1%(1家)的企业认为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实务工作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有限、应用环境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大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应用抱持谨慎态度。
  接着问卷又从量化角度衡量意见稿的推出预期给企业财务报告带来的影响。问卷以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例,要求企业按照意见稿的要求对年报数据进行调整,主要关注了总资产与净利润两个指标。从资产指标来看,按照意见稿的规定调整后,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的为30%(23家);受到影响的占到70%(54家),其中受到正向影响的为58%(45家),受到负向影响的为12%(9家)。无论正向还是负向影响,均有约80%的企业影响幅度在10%以内。从净利润指标来看,按照意见稿的规定调整后,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的为31%(24家);受到影响的为69%(53家),其中正向影响的为57%(44家),负向影响的为12%(9家)。同样,在受到影响的企业,约有80%受影响幅度集中在10%以内。
  总体上来看,意见稿的规定将使58%的企业资产(57%,净利润)估值更高,仅有12%的企业资产(12%,净利润)估值下降,且无论正负变化其幅度均主要集中于10%以内。由此可见,意见稿的规定将为超过一半的企业提供更乐观的财务报告。
  四、 问卷调查研究结论和建议
  1. 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还较为有限,超过85%的被调查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者损益所占的比重都低于10%。企业应用到公允价值的项目主要集中于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业务等若干项目;应用到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主要是依据市场价格(直接采用或进行调整),应用估值技术的不多。
  2. 意见稿付诸实施后,预期将对过半企业的财务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其资产估值和净利润预计呈现正向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这与企业的经济人假设是一致的,当准则赋予企业一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时候,企业将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3. 在意见稿中多处涉及到运用职业判断和估计,如“最佳用途”中提出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评价等。这些关乎专业判断的规定需要在后续的准则指南中进一步地规范,以帮助企业理解并操作抽象的条款,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规避企业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
  4.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取决于成本效益原则。如调查显示,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时,更多地关注模型性质,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客观因素,管理层介入调控的动机并不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估值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并不广,对财务报告的整体影响有限,同时又因其复杂性而常常被视为审计重点,藉此进行利润调节并不符合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
  5.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无论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还是广度都非常有限,而公允价值的应用将增加企业的实际运营成本。在收益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显然缺乏足够动力推动其应用。因此,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变更都持谨慎态度,维持现状既是基于受到市场等客观环境的限制,更是对自身增量工作成本的考虑。   6. 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能否在实质上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关乎两个技术因素:一是未来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后续的应用指南、解释是否有助于企業理解并实施准则,即准则的明晰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外部的公开市场是否能够提供准则中要求的各类信息(如市场参与者的评价信息),即信息的可获得性。如果能在准则及后续的指南中,适度降低技术难度,减少企业的应用成本;同时清晰地指明各类信息的获取渠道,那么不同主体在进行公允价值信息评价时的差异将会减少,从而有助于获得更一致和可靠的公允价值估值信息。
  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其变迁可以区分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我国的会计准则变迁属于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尽管企业界作为一个利益团体并无西方国家的政治游说传统,但在准则推行的过程中,企业还是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做出自利的选择,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区分两类企业:一类是公允价值应用较广,征求意见稿预期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企业,这类企业将积极运用准则提供的政策空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出有利于资产计价和业绩衡量的决策。另一类是公允价值应用较少,征求意见稿预期对其影响不大的企业,这类企业希望的是化繁为简,降低意见稿的操作难度,并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增量的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性,导致了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的利益驱动导向,显然,我们在关注准则实施效果和会计信息质量时,不能仅关注技术上的改进,还应当重视隐藏在背后的由经济后果驱动的企业选择行为。本文的意义正是在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企业收集意见稿实施后预期影响的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通过分析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行为选择,判断意见稿预期产生的财务影响,以期为征求意见稿的改进与后续准则应用指南的出台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2012,(5).
  2. 葛家澍,窦家春.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 张敏,简建辉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会计研究,2011,(4).
  4. 刘峰.会计准则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备注:本文获得“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并作为大会报告论文。
  作者简介:林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12-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贸易迅速崛起,这使得大多数产业的商贸活动发生了巨大改变。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在电子商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潜力巨大,但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农产品的生物学特征,使其发展很难适应电商模式。文章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冗长为切入点,通过将电子商务与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体系相结合,解决供应链环节过多导致的生鲜农产品滞销问题,提出构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模
摘要:文章实证检验了CSR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论如下:第一,CSR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未来经营绩效,但对企业当期绩效作用不显著;第二,披露部分CSR信息项目对当期经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部分则对当期经营产生负向影响,长期来看,披露CSR分项信息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文章具有一定的政策性意义。关键词:信息披露;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一、 引言上交所2008年
摘要:文章选取划为自然保护区的国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环境质量的代理变量。保护区占比作为度量环境质量的指标有其特殊优势。利用中国各省1993~2014年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历史数据,文章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 系数对中国保护区占比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基于收敛的横截面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保护区占比的收敛性。关键词:环境质量;自然保护区;?茁收敛;?滓收敛一、 引言经济收入(产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
摘要:中国是股权型众筹发展的主要增长国家之一,但我国相关法规及众筹平台信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初级。文章阐述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股权型众筹发展情况、制度政策等,同时分析了该国众筹平台的信用风险防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股权型众筹监管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对股权型众筹平台的提出了制度的建议。关键词:股权型众筹;众筹监管;信用风险管理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预计在2020年
摘要:文章采用最新的面板数据计量方法考察保险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83年-2012年27个OECD国家的数据,我们发现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协整估计显示,保险费用增加1% 能够在长期上带来0.617 3%的GDP增长。采用基于PVECM的脉冲反应函数,我们发现短期上的保险费用增长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冲击,然而短期上GDP的波动并不会对保险业产生显著的冲击。综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监管改革再度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危机发源地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此后受危机波及影响最大的英国,以及在危机之中表现稳健的德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近年来,国内市场也开始反思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政府均表明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意向;2016年以来,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自身也在进行金融监
摘要:文章主要梳理企业存款波动原因,尝试从数量角度研究企业存款的预测方法,特别是基于全社会货币供给总量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发现,国内企业存款与M1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文章的结论是:对商业银行而言,预测未来企业存款的增长趋势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M1的趋势得到。关键词:企业存款;预测;货币供给一、 文献综述虽然人民币存款历来就有非常明显的季末冲高、下季初回落的规律(王广龙、腾飞,2015),但近年来企
摘要:创新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转型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质量。通过搜集2003年-2014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文章考察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效率,并探讨了债务结构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较大,创新活跃;(2)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创新产出较少,创新活动效率较低;
摘要: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研究探讨了上下级匹配对员工创造力及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为了厘清上下级匹配对以上两因变量的影响机制,文章考察了员工在组织中两种重要的角色行为——建言行为与倾听行为的中介作用。对采集自102对员工—领导匹配的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下级匹配能有效的提升下属创造力表现,同时能抑制下属的反生产行为;分析结果证实了上下级匹配影响两变量的不同“通道”机制,其中上下
摘要:企业的价值创造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多寡,而且与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网络资源密切相关。文章通过社会资本概念形成过程及研究脉络的回顾梳理,结合对中国社会情境的分析,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重新思考与辨析,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就是镶嵌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切可以被利用或调动的社会关系之总和,通过这些关系可以获得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资源。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本质就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