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探索网络环境下科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增强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现代化。提出电子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研管理的重要一环的观点,全方面阐述了科研管理的新概念,渐进阐述电子信息化是推进科研管理进程的首选战略,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是科研发展有力的保障,以及信息化建设是科研成果资源共享的前提。
【关键词】 科研成果、科研制度、计算机、电子信息化、科研管理软件
【中图号】 G322.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12-0011-01
1 前言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科研院(所)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用于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各大科研院(所)较为迫切的需求。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根据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性质,科研人员不仅要在思想、工作手段上要领先,而且还要在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领先。人们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渴望,已经不再满足手工作坊的工作方式,急盼着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新世纪科研管理的新目标是加快科研成果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理论化、信息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科研成果管理的准确度、及时性和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无纸办公的要求。
2 背景介绍
辽宁社会科学院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处要对全院科研课题计划进行制定、招标、检查、验收;申报和管理国家和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科研成果鉴定与推广;科研成果的归档;客座研究员的管理;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学术活动等,院科研处的工作人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手工进行管理,可想而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检索速度慢,重复性工作特别多,信息准确度差,这一切使人陷入到繁重的工作强度之中。
3 电子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研管理的重要一环
3.1 电子信息化是推进科研管理进程的首选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了我院科研和管理的内涵,而且为解决我院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加快科研管理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科研管理,是加快我院科研管理进程的必然选择。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信息化与科研管理融为一体,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研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科研管理,以科研管理促进信息化,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宽松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科研管理之路。探索网络环境下科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增强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现代化。
3.2 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为了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在课题申报开始就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申报格式、统一的申报标准,把课题按不同的来源和等级进行划分,并且要把预测获得的科研成果的形式、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把课题负责人、课题参加者管理起来,这样可以为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特点是学科类别多、课题来源多,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更能充分发挥科研处的组织和协调职能,为科研人员提供详尽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也能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3.3 科研成果管理规范化 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就是指科研成果分类的规范化,科研成果量化的规范,规范核心期刊与重点期刊的分类,完善科研成果的统计方法。科研成果需要规范的信息也非常多。比如,文章的总字数、个人字数、获奖信息、发表单位及时间、转载引用单位及时间等信息。只有完全、准确、规范、可靠地管理科研成果信息,才是对科研人员心血的付出进行肯定,同时也是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标准量化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随时为领导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度。通过辽宁社会科学院自身开发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运行,使得广大科研人员深深体会到电子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广大科研人员通过统一的科研成果上报程序,把科研成果按照不同的分类和学术会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对科研成果管理规范化,还可以查询到历年科研成果信息。科研成果数据的电子化,不仅奠定科研人员考核的基础,也解决了科研成果量化老大难问题,如:科研管理人员手工统计数字量不准确和科研成果篇数重复计算问题,为科研成果资源共享,与其它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接口提供了保障,也为与国际接口提供了可能。
4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以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信息化难题[J].信息化建设,2006,100(12):11-13.
[2] 宋宜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N].计算机世界,2006-04-10.
[3] 崔文平,查劲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关键词】 科研成果、科研制度、计算机、电子信息化、科研管理软件
【中图号】 G322.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12-0011-01
1 前言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科研院(所)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用于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各大科研院(所)较为迫切的需求。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根据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性质,科研人员不仅要在思想、工作手段上要领先,而且还要在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领先。人们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渴望,已经不再满足手工作坊的工作方式,急盼着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新世纪科研管理的新目标是加快科研成果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理论化、信息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科研成果管理的准确度、及时性和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无纸办公的要求。
2 背景介绍
辽宁社会科学院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处要对全院科研课题计划进行制定、招标、检查、验收;申报和管理国家和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科研成果鉴定与推广;科研成果的归档;客座研究员的管理;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学术活动等,院科研处的工作人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手工进行管理,可想而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检索速度慢,重复性工作特别多,信息准确度差,这一切使人陷入到繁重的工作强度之中。
3 电子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研管理的重要一环
3.1 电子信息化是推进科研管理进程的首选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了我院科研和管理的内涵,而且为解决我院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加快科研管理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科研管理,是加快我院科研管理进程的必然选择。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信息化与科研管理融为一体,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研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科研管理,以科研管理促进信息化,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宽松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科研管理之路。探索网络环境下科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增强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现代化。
3.2 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为了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在课题申报开始就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申报格式、统一的申报标准,把课题按不同的来源和等级进行划分,并且要把预测获得的科研成果的形式、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把课题负责人、课题参加者管理起来,这样可以为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特点是学科类别多、课题来源多,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更能充分发挥科研处的组织和协调职能,为科研人员提供详尽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也能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3.3 科研成果管理规范化 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就是指科研成果分类的规范化,科研成果量化的规范,规范核心期刊与重点期刊的分类,完善科研成果的统计方法。科研成果需要规范的信息也非常多。比如,文章的总字数、个人字数、获奖信息、发表单位及时间、转载引用单位及时间等信息。只有完全、准确、规范、可靠地管理科研成果信息,才是对科研人员心血的付出进行肯定,同时也是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标准量化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随时为领导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度。通过辽宁社会科学院自身开发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运行,使得广大科研人员深深体会到电子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广大科研人员通过统一的科研成果上报程序,把科研成果按照不同的分类和学术会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这样不仅对科研成果管理规范化,还可以查询到历年科研成果信息。科研成果数据的电子化,不仅奠定科研人员考核的基础,也解决了科研成果量化老大难问题,如:科研管理人员手工统计数字量不准确和科研成果篇数重复计算问题,为科研成果资源共享,与其它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接口提供了保障,也为与国际接口提供了可能。
4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以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信息化难题[J].信息化建设,2006,100(12):11-13.
[2] 宋宜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N].计算机世界,2006-04-10.
[3] 崔文平,查劲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