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贯穿着蓬勃大气的文脉、蕴含着刚毅坚贞的风骨。对古典诗歌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其中的文化内蕴,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一、“涉江”与“旧乡”——文学语词的承继
   《涉江采芙蓉》乃《古诗十九首》之名篇,诗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此诗语淡而情深,言简而意远,尤其是采用了诸多楚辞的成辞,传达出内心深处幽微的情感。
   《涉江采芙蓉》之开篇即言“涉江”,《说文解字》言涉乃“徒行厉水”[1],《尔雅》言“繇膝以上为涉”[2]。楚地有歌名曰“涉江”,屈原曾取其名而制《涉江》一篇,以表“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之心。屈子之《涉江》带有一种孤傲不平之气,明人汪瑗曰:“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3]明清之际王夫之言《涉江》述被迁在道之事。“首言己志行之贞洁、谋国之远达而不见知。次引义命以自安。而终之以君之不明、奸邪误国。此虽欲强自宽抑而有所不能。所怨者非一己之穷困也。”[4]。屈子倾其一生,立志报国,无奈政治抱负未能达成,文化理想亦不能实现,其心中孤苦悲愤,故而《涉江》一篇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之语,表现出为君所疏后徘徊犹豫、无所归依的惆怅与神伤。
   《涉江》展现的是屈原理想破灭后无处安身的情形,《涉江采芙蓉》乃是借用屈子之辞,以表现诗中主人公的流转离散。屈原逢殃,内心悲苦,往事本已堪哀,奈何所对之景萧飒,“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如此境遇,令人心神悲沮,泫然欲泣。此种心绪在《涉江采芙蓉》中亦有明显的体现,其“长路浩漫漫”“忧伤以终老”即与之相似。但正如汪瑗评《涉江》所言,“其词和,其气平,其文简而洁”[5],《涉江采芙蓉》虽亦有求而不得、勤而无所的怅惘,但未有绝望之味,而是承续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带有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的气韵,这正是此篇可贵之处。课堂教学中对这种文化传承的强调,对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源头及其发展演变等重要问题,大有助益。
   “旧乡”乃故乡。屈原《离骚》言“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又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司马迁《报任安书》言“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子自幼修习才德以报效祖国,奈何遭人谗害,为王所疏。举世皆浊,其既无法随波逐流,亦不忍离故国而去,遂乃“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楚辞章句》言“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6]屈子沉江之举与此同。《离骚》中灵氛言与屈原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灵氛以为世间多芳草,不必苦恋故土,故劝屈原远走高飞,但如《招魂》所言“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王逸释曰,香草覆盖了道路,“人无采取者,水卒增溢,渐没其道,将至弃捐也。以言贤人久处山野,君不事用,亦将陨颠也”[7]。尽管兰泽茂盛的香草淹没了路径;尽管“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屈子仍恋旧乡,有思归之情,也正因为此,其最终随彭咸而去,惟留《离骚》以表达心志。
   《涉江采芙蓉》亦言“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故乡遥远,长路漫漫,旧乡中有何令人留恋?恐惟有“所思”之人,其容颜俊美,心志高洁,是以诗之主人公愿涉水采芙蓉赠之,以表结情之意。尽管路途遥远,然如屈子所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其勤苦恳挚,不舍昼夜,纵然已竭尽全力,终究是勤而无所、劳而无功,未能如愿。此与《涉江采芙蓉》之主人公一般,所求“同心”之人而不得,欲归故土而不能,离居失所,忧伤终老。文中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个中伤感,令人潸然。在课堂教学中细致梳理语词中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上的因革演变,对于弘扬传统审美精神大有裨益,更能展示出本民族的文学成就,增强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感。
   二、“所思”与“芙蓉”——文学精神的绵延
   《涉江采芙蓉》之主人公不畏艰难险阻,涉江以采芙蓉,然所赠为何人呢?舍芳草而以芙蓉相配之,当亦是冰清之人。如此莹澈的女子亦是屈原苦苦追求的,其“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希望求得佳人,无奈高丘无女、闺中邃远,宓妃、有娀等虽貌美却少修于德,皆难合心意,屈子所求终未能成。若此美好纯洁的女子《诗经》曾有之,《诗经·汉广》塑造了一个“不可求思”的汉水游女。《毛诗序》言《汉广》一诗表现周文王“德广所及。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得也。”欧阳修《诗本义》详细解释了此诗:“本义曰:南方之木,高而不可息。汉上之女,美而不可求”“极陈男女之情,虽有而不可求,则见文王之政化被人深矣。”[8]关于“游女”之身份,齐诗、鲁诗、韩诗皆以为是江汉之滨的神女,后人亦常以西汉刘向《列仙传》中《郑交甫遇江妃二女》为诗之本事。《汉广》所言,与教化相关,爱慕游女但能恪守礼法,乃是德之推行的结果。爱慕之人克己,游女亦知书知礼、贤良淑德。《涉江采芙蓉》中“欲遗”的“所思”,当是如汉水游女一般的女子。
   诗之首句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艰难,甚为不易,而兰泽之处又多芳草,便于采撷,诗之主人公缘何一定要“涉江”而采芙蓉?芙蓉与兰草又有何异?
   采芳赠人之举为古之风俗。《诗经·郑风·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诗》言“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屈子的作品中亦常言及采芳以赠人,《湘君》言“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言“搴汀州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山鬼》言“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大司命》言“折蔬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若此,采芳相赠,有结恩情之意。[9]遗人香花香草带有因爱结情的内蕴。    然如《离骚》所言,屈子曾“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期冀其枝繁叶茂,奈何“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芳草从俗而改变了本心,“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世事纷乱,变化无常,曾经高洁的兰草蜕化变志,已再无芬芳。“唯有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众芳消逝,惟屈子佩饰的美德依旧。
   屈子《离骚》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涉江》言“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屈子重服饰,其《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荷与莲出淤泥而不染,冰清玉润,光明磊落,屈子以之为裳,即是表己心纯正之意。《招魂》言“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释曰:“渐,没也,言泽中香草茂盛,覆被径路”[10],表意即“兰泽多芳草”。若此,芳草易得,芙蓉则繁难很多。芳草之心易变,芙蓉则一如既往的高洁。《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用心良苦,涉水而采芙蓉,既是表现自身从未舍弃纯净的心志而与世浮沉,亦是传达感情之纯真与贞洁。
   《涉江采芙蓉》与楚辞一脉相承,运用了诸多屈原的成辞,展现了一如屈子般高洁、坚韧的心志。纵然追慕之人“在远道”,思而不得,求而不至,令人惆怅彷徨,但全篇直而不野,意致深婉,涵容了多样的人生境遇,然全篇语浅而情深,所绘之境哀感、所传之情绵邈,陶性灵,发幽思,婉转附物,兴象玲珑,颇有诗骚的风致,既带有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孤傲,又帶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刚毅,此种朦胧隐约的表意,或正是《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魅力之所在。因此深入探究其与楚辞语汇及情感之间的关联,进行课堂的深度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感悟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古典诗歌的文化精髓,促使学生将已积累的文本语言、情感体验、审美感悟完整地统一起来,强化对所掌握文献的透视力和解释力,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进而自觉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2011:1876.
  [2](晋)郭璞注.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20.
  [3](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62.
  [4]苏雪林著.楚骚新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3.
  [5](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62.
  [6](清)王闿运撰.楚辞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3:10.
  [7]姜亮夫著.姜亮夫全集·楚辞通故(第3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97.
  [8]郝志达主编,卢志安等编.国风诗旨纂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34-35.
  [9]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35-36.
  [10]姜亮夫著.姜亮夫全集·楚辞通故(第3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97.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开设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职责使命,对办好思政课做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中职学校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处于青年阶段的中职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关系到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中职生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心中扎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一、引言  我们通过媒体往往能看到招聘会现场是人山人海,但是企业招聘结果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求职者适应社会发展及满足企业需求是现实的问题,不管社会怎样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无法改变的。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学生的就业对口率逐年降低,这不仅让中职教育陷入有名无实的境遇,也造成教育资源以及人力的极大浪费,提高就业对口率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出
今晚,阿格里皮娜在这里为皇帝以及所有的罗马贵族举行晚宴。你将与其他奴隶一同参加。当夜幕降临,你发现阿格里皮娜与一群人在餐室里窃窃私语。你要设法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古罗马城区住宅  富有的古罗马人除了在乡间有一套别墅,在城里也有一所称为“双庭”的住宅。规模较大的双庭有许多房间、庭院和花园,还有大量的白色大理石和圆形石柱,以拼化图案以及壁画做装饰。双庭的主要特色是它的中庭,主人们都在此招待宾客。
颜老说  甲骨文和金文的“白”是个象形字。它的字形就像是指甲盖的形状。在古代,人们整日在太阳底下劳动,双手的皮肤会变得粗糙黝黑,只有指甲盖的颜色与皮肤的颜色不一样,相比之下显得格外醒目,所以古人就称这种与黑相对的颜色为“白”。  他家之说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和金文的“白”字像白色的米粒的形状。  最常用  1.意思是清楚、明白,如: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  2.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的,意思
又是新的一年。阿怪邀请了阿达参加新年派对,地点就在“梦想成真”体验馆。到了之后,阿达发现现场的人并不多。原来,这次受邀者都是有数学天赋的孩子。  数学题1  因为雪下得太大,阿达的爸爸开车送他,平均时速56千米/小时。同时,阿陉派出的人也开车出发,平均时速48千米/小时。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了。请问,阿达家距离体验馆有多远?  数学题2  一桶可可奶减去一半后,连桶共重9千克。你知道桶本身有
可穿戴攝像头:摄像头拍到画面,通过数据传输,到达小维含在口腔中的传感器,舌头就能“看见”外界。
中生代的恐龙世界,食肉类恐龙为了寻找食物,食草类恐龙为了活命,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永无休止的生命大搏斗。今天的古生物学家竭尽全力,通过对挖掘出的残破不全的恐龙化石进行复原,再现了这些发生在中生代时期的杀戮与战争的壮观场面。他们是如何进行复原的呢?    ① 化石故事  它们被掩埋在厚厚的沙尘之中,亿万年来,保持着难分难解的殊死搏斗姿态,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恐龙作为猎食者的直接证据。   
下面这两幅画中,一幅是真迹,一幅是赝品。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们的7处不同。  画名: 《盲人的寓言》  画家:彼得·勃鲁盖尔  创作年份:15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的伟大画家。  这幅画上6位盲人互相扶持著往前走,最前面一位已经跌入了坑中,紧跟着第二位业失去了平衡,而后面的人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布达佩斯之夢
期刊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等发展要求。在互联网 技术背景影响下,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转型侧重点逐步向创新发展倾斜,工商管理创新教育应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以使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