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创设育人情境、激发教师教学激情、完善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等方式,做到以情育人、以理育人、以事育人,最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密切结合、相互渗透。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创新
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在人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已被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普遍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后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某一角度来说,情感教育与语文学科利用怡情性、人文性和创造性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任务殊途同归,有着相同的地方。在教学教育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密切结合与相互渗透。
一、激发教师的激情,以“情”传“情”,增强情感教育的感染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微妙的相互接触”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学之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以情传情。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投入真情,做心灵沟通的使者。情感教育,以情为先。教师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汲取课文内涵和丰富的内在情感,以饱含深隋的朗读和讲解,表达和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涟漪,促进学生对作者内在感情的体会,从而顺利地内化、传递和扩散文章的情感,实现教师、学生、作品三者的完美和谐沟通,真正做到在情感上有共鸣、在体会上有共识。二是发挥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真善美。认识美、感受美,在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这一点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是语言的学科,也是语言的艺术的综合体现。为此,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利用语言的艺术性,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具体而言,要达到四个“一”标准,有—个好的口才,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写一笔好字,有一肚子学问。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文字,转化成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领悟感情脉搏,深刻把握文中蕴涵的情感激流,在语言的世界里更好地感受和体会真、善、美的魅力。三是深挖教学内容,发掘蕴藏的思想感隋。要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领悟文章隋感、领会作者意图,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把握文章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力求全面回原当时情景,让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重新释放作者创作时全部激情。
二、让学生走出课堂,诱发情感共鸣,增强情感教育的主动性
改革后的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活动的作用,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由于情感教育注重个体的自我内在理解、感受、体验,所以,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在语文的应用之中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一是感悟自然与人文之美。小学生感性认识强,依靠形象认识社会,要多让他们接触自然美丽风光,舂赏桃花,夏观睡莲,秋日登高,冬看雪景,通过与花草对话、与鸟虫共语丰富情感,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体会自然山水的诗意和美感,激发纯真的生命感动。二、增加社会体验,抒发真挚情感。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观察、写生等活动,增强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的个人情感,促进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作文是传递学生心声、抒发自我情感的最好载体。在教学中,要强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通过随笔、日记等方式,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描绘真实的个人情感,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帮助小学生树立朴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科技为媒,增强情感教育的形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方式不可取,要通过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P5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流行,更是如虎添翼,可以将教师难以传达的情景真实再现,可以将教师难以表达的意思加以描述,增加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丰富性和典型性,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预定的情境,感受美之形象,受到美之熏陶,把握美之真谛。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充分利用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加强审美教育,将音乐、美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增强情感教育的敏锐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激情巧拨学生心弦,必须以人生实践激发和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才能共同演奏出语文教育教学的美丽乐章。
注释
[1]赵瑞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J].
[2]江 辉.让语文融入德育的天空[J].文教资料,
[3]张银歌.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4]谢建平.教育:语文教学与学生情感的激发[N].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创新
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在人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已被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普遍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后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某一角度来说,情感教育与语文学科利用怡情性、人文性和创造性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任务殊途同归,有着相同的地方。在教学教育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密切结合与相互渗透。
一、激发教师的激情,以“情”传“情”,增强情感教育的感染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微妙的相互接触”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学之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设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以情传情。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投入真情,做心灵沟通的使者。情感教育,以情为先。教师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汲取课文内涵和丰富的内在情感,以饱含深隋的朗读和讲解,表达和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涟漪,促进学生对作者内在感情的体会,从而顺利地内化、传递和扩散文章的情感,实现教师、学生、作品三者的完美和谐沟通,真正做到在情感上有共鸣、在体会上有共识。二是发挥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真善美。认识美、感受美,在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这一点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是语言的学科,也是语言的艺术的综合体现。为此,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利用语言的艺术性,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具体而言,要达到四个“一”标准,有—个好的口才,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写一笔好字,有一肚子学问。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文字,转化成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领悟感情脉搏,深刻把握文中蕴涵的情感激流,在语言的世界里更好地感受和体会真、善、美的魅力。三是深挖教学内容,发掘蕴藏的思想感隋。要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领悟文章隋感、领会作者意图,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把握文章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力求全面回原当时情景,让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重新释放作者创作时全部激情。
二、让学生走出课堂,诱发情感共鸣,增强情感教育的主动性
改革后的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活动的作用,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由于情感教育注重个体的自我内在理解、感受、体验,所以,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在语文的应用之中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一是感悟自然与人文之美。小学生感性认识强,依靠形象认识社会,要多让他们接触自然美丽风光,舂赏桃花,夏观睡莲,秋日登高,冬看雪景,通过与花草对话、与鸟虫共语丰富情感,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体会自然山水的诗意和美感,激发纯真的生命感动。二、增加社会体验,抒发真挚情感。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观察、写生等活动,增强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的个人情感,促进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作文是传递学生心声、抒发自我情感的最好载体。在教学中,要强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通过随笔、日记等方式,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描绘真实的个人情感,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帮助小学生树立朴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科技为媒,增强情感教育的形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方式不可取,要通过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P5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流行,更是如虎添翼,可以将教师难以传达的情景真实再现,可以将教师难以表达的意思加以描述,增加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丰富性和典型性,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预定的情境,感受美之形象,受到美之熏陶,把握美之真谛。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充分利用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加强审美教育,将音乐、美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增强情感教育的敏锐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激情巧拨学生心弦,必须以人生实践激发和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才能共同演奏出语文教育教学的美丽乐章。
注释
[1]赵瑞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J].
[2]江 辉.让语文融入德育的天空[J].文教资料,
[3]张银歌.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4]谢建平.教育:语文教学与学生情感的激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