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虽为一介武夫,但在用人方面,却是个粗中有细、尚贤弃奸、因势而变、能谋善断的明智之人,往往会做出一些别人看似不合常规的决定,从而显示出自己的高明和独到之处,最终为人所称赞和敬佩。在这方面。史书上就留下不少佳话。
当年,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返京以后,在众大臣的拥戴下。要举行禅让大礼。因为事发仓促,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禅位诏书尚未起草,而这禅位诏书是万不能少的。在这紧迫的关键时刻,翰林学士陶谷却不慌不忙地从衣袖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进献给赵匡胤说:“诏书已经写好了。”非但如此,其禅位诏书更是引经据典,妙笔生花,把逼宫篡位述说成了周恭帝畏天命、顺天意、识大贤、法尧舜的竭诚之举。其中,对赵匡胤的歌功颂德。可谓极尽阿谀之能事。让人肉麻。于是,赵匡胤随即被人扶上宝座,正式即皇帝位。正是因为有了陶谷的雪中送炭,才使得赵匡胤的禅让大礼没有禅文的尴尬局面最终得以烟消云散。
按理说,陶谷在赵匡胤开创帝业的道路上是建立了奇功一件,理应有功封赏,但赵匡胤却很是鄙薄他。通过这件事,他也认清了陶谷善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谄媚取宠的小人本质,因此,他对陶谷是既感激他,又从心里鄙视他。为什么呢?原来,中国古代历来提倡“忠孝治天下”。陶谷身为后周的翰林学士承旨,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起草禅位诏书,对于后周皇帝来说,可谓大逆。此人虽然有才,但德行太差,今天看到自己权势中天,他就见风使舵,对自己百般谄媚,对周恭帝落井下石,明天他是否也会对别人见风使舵,对自己落井下石呢?对这种人又怎么能放心重用呢?最后在关键时刻,赵匡胤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并未因私情而重用陶谷。宋太祖用人上的明智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初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所派的使者是江南名士徐铉。当时,江南有三个名士——徐铉、徐锴和徐熙,号称“三徐”。三人均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闻名于北宋朝廷,其中又以徐铉名声最大。
这一次,南唐来朝贡,宋廷照例要选派官员做押伴使,去接受贡品。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博古通今,都怕因为自己学识不及而丢面子,所以生怕被选为押伴使。宰相也不知究竟选谁最好,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让我亲自来选吧。”
宋太祖让宦官传旨,要殿前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呈报上来。名单写好,太祖御笔一挥,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就让这个人去吧。”满朝文武见了都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明其意,只得遵旨照办,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快动身。
那个殿中侍者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派他去做使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又不敢问,只好执行任务。他一到船上,徐铉就滔滔不绝地和他谈论起来,说古道今,词锋如云,周围的人都对徐铉的能言善辩惊叹不已,夸他不愧为江南名士。可侍者根本听不懂徐铉谈的是什么,当然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徐铉不了解他学问的深浅,心想不能在宋人面前丢脸,于是,越发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一连几天,徐铉已经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能说的都说了,侍者始终未与他论辩,徐铉也觉没趣,就不再吭声了。
宋太祖选愚对智的做法,是与常人不同的。照一般的做法:对付善辩的人,应该是找一个更善辩的人,但宋太祖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找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应对。如果让智者对智者较量,谁也不会服谁,难说胜负,而让愚者对智者,智者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胜负可言了。在这件事上,正因为有宋太祖随机应变、能谋善断的明智决定,从而没让宋廷在南唐使者面前失掉颜面。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对为政者而言,明智是一种清醒,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处事能力和智慧。宋太祖以明察事理、不徇私情、因势而变、灵活应对的明智之举,既远离了奸谄小人,为自己赢得了“用贤不用谄”的良好口碑,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尊严,体现了自己的高明和独到之处,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从政者学习和借鉴的。
当年,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返京以后,在众大臣的拥戴下。要举行禅让大礼。因为事发仓促,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禅位诏书尚未起草,而这禅位诏书是万不能少的。在这紧迫的关键时刻,翰林学士陶谷却不慌不忙地从衣袖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进献给赵匡胤说:“诏书已经写好了。”非但如此,其禅位诏书更是引经据典,妙笔生花,把逼宫篡位述说成了周恭帝畏天命、顺天意、识大贤、法尧舜的竭诚之举。其中,对赵匡胤的歌功颂德。可谓极尽阿谀之能事。让人肉麻。于是,赵匡胤随即被人扶上宝座,正式即皇帝位。正是因为有了陶谷的雪中送炭,才使得赵匡胤的禅让大礼没有禅文的尴尬局面最终得以烟消云散。
按理说,陶谷在赵匡胤开创帝业的道路上是建立了奇功一件,理应有功封赏,但赵匡胤却很是鄙薄他。通过这件事,他也认清了陶谷善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阿谀逢迎、谄媚取宠的小人本质,因此,他对陶谷是既感激他,又从心里鄙视他。为什么呢?原来,中国古代历来提倡“忠孝治天下”。陶谷身为后周的翰林学士承旨,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起草禅位诏书,对于后周皇帝来说,可谓大逆。此人虽然有才,但德行太差,今天看到自己权势中天,他就见风使舵,对自己百般谄媚,对周恭帝落井下石,明天他是否也会对别人见风使舵,对自己落井下石呢?对这种人又怎么能放心重用呢?最后在关键时刻,赵匡胤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并未因私情而重用陶谷。宋太祖用人上的明智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初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所派的使者是江南名士徐铉。当时,江南有三个名士——徐铉、徐锴和徐熙,号称“三徐”。三人均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闻名于北宋朝廷,其中又以徐铉名声最大。
这一次,南唐来朝贡,宋廷照例要选派官员做押伴使,去接受贡品。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博古通今,都怕因为自己学识不及而丢面子,所以生怕被选为押伴使。宰相也不知究竟选谁最好,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让我亲自来选吧。”
宋太祖让宦官传旨,要殿前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呈报上来。名单写好,太祖御笔一挥,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就让这个人去吧。”满朝文武见了都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明其意,只得遵旨照办,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快动身。
那个殿中侍者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派他去做使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又不敢问,只好执行任务。他一到船上,徐铉就滔滔不绝地和他谈论起来,说古道今,词锋如云,周围的人都对徐铉的能言善辩惊叹不已,夸他不愧为江南名士。可侍者根本听不懂徐铉谈的是什么,当然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徐铉不了解他学问的深浅,心想不能在宋人面前丢脸,于是,越发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一连几天,徐铉已经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能说的都说了,侍者始终未与他论辩,徐铉也觉没趣,就不再吭声了。
宋太祖选愚对智的做法,是与常人不同的。照一般的做法:对付善辩的人,应该是找一个更善辩的人,但宋太祖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找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应对。如果让智者对智者较量,谁也不会服谁,难说胜负,而让愚者对智者,智者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胜负可言了。在这件事上,正因为有宋太祖随机应变、能谋善断的明智决定,从而没让宋廷在南唐使者面前失掉颜面。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对为政者而言,明智是一种清醒,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处事能力和智慧。宋太祖以明察事理、不徇私情、因势而变、灵活应对的明智之举,既远离了奸谄小人,为自己赢得了“用贤不用谄”的良好口碑,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尊严,体现了自己的高明和独到之处,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从政者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