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要是学生有收获的教学就应该算作是“有效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做到将教材要“吃”透,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好课后反馈。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完善和创新,才能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管理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课堂,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
  所谓“有效”,应该是指在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我所说的“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不仅仅是说提高分数,应该说,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某些积极观点的生成、灵感火花的闪现等也都应该算作是“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固然,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学习习惯、迁移运用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一堂语文课,让每个学生都吃饱的确很难。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即透,有的学生需要反复启发。因此,强求标准一致的“教学有效性”是不太现实的,只要是学生有收获的教学都应该算作是“有效教学”。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材要“吃”透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吃”透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真正吃透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教什么”,考虑“怎么教”才会有基础。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做到既能对课文整体感悟,又能对文字的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有准确的把握,力求有自己独有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作为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对课文没有深入浅出的把握,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比如《台阶》,写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一个现实的朴素梦想,以及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勤苦劳作的一生。“父亲”是中国众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缩影,他的欢乐与忧愁、辛劳与梦想是千百万中国农民所共有的。作者的目光投向的绝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父亲,更是在生命长河中无望挣扎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却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写父亲为造新屋所做的努力,表现了他深挚的父爱”,造成学生一些更深入的思考也被老师倒引回来。这就是教师未吃透课文,表面化理解课文的表现。
  二、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
  一个模糊: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这是哪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两个无度:综合无度,拓展无度;三个一样:读的形式几乎一样,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经常出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当时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可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从教师的小结也让人感觉到无疑这是第二课时。这样的课,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群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在“啪”的一声枪响后,本来应该围绕环形跑道跑,结果大家都离开跑道,四散奔跑。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它的危害性是比較大的。它会给一线老师许多误导与困惑:一种是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另一种是,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是识字、学词还是作业、拓展?
  我认为,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三、充分阅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低。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对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或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紧密的接触,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学生与文本只打了个照面,就开始进行直奔重点的阅读,就开始“超越文本”,作“拓展性的阅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空中楼阁”式的对话。
  四、做好课后反馈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后的反馈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作业进行充分设计,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再做适时调整,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巩固,也是检验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可再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教学有效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收益是什么?……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启蒙运动指的是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等。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主义有所联系。文章分析了启蒙运动对巴赫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巴赫 启蒙运动 影响  1.启蒙运动概述  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
一、城市电视台面临的困境我国的城市电视台,目前已到了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地步,处于重新抉择的十字路口。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严峻的现实。 1.经费拮据,难以维持。当城市
隐修制度及修道院的出现被认为是在原始基督教社团隐修生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神学异端,早期受到正统教会的排斥和谴责.在一片争议声中,因之而起的修道院却发展成为基督教文
澳大利亚昆士兰工艺大学传播学院的爱罗·霍奇博士说:“到了21世纪,澳大利亚的新闻业将由妇女来统治。”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观点。爱罗·霍奇博士的预测并非没有根据。
该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科技前沿创新性项目研究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经验,开展新工科下的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存在的
经过去年的致治风波,我们对少数新闻单位的领导者或主持人,在政治方向上出了问题,在舆论导向上犯了错误,发出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声音的情况,已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力
一、电视短剧的现状《中国电视报》1991年第23期上,公布了第11届(1990年度)电视剧“飞天奖”获奖名单。读完这一名单,不安、忧虑与惊讶一齐袭上心来。这份名单表明,如今在电
王永利的《谈电视评论》是我们见到的这方面较有分量的第一篇文章,它谈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实际指导作用。 Wang Yongli’s “Comment on TV” is the first article we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如何适应高职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多年来止步于培养及格型学生的职业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亟待更新。本文细致地分析了高职升学辅导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抓基础,二找突破,三求提高。  关键词: 高职升学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校招收高职学生数
副刊在我国报刊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近现代报纸副刊较早的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时敏报的《醒狮》等。这些副刊的内容多为连载小说,间以文人随笔、市井轶事等,满足的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