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的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各种新型免疫抑制类药剂不断地被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使得临床医师们因此有了更大的研究空间,甲磺酸阿帕替尼也应运而生.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新型靶向药物,它适用于治疗胆囊癌等外科疾病,可用来研究探索新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胆囊癌患者的治疗存活率.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实际临床应用中对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但其针对不同恶性实体瘤的潜在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血药浓度监测及基因位点研究甚少.本文从作用机制和应用方面对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甲磺酸阿帕替尼的合成研究进展,为国内相关医学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如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根据课程知识点挖掘思政元素,介绍预期的成效、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及特色,最后指出课程思政持续改进的方向.
主要介绍应用于垃圾筛分中腐殖土的分选环节,适用于垃圾含水率较高和较粘稠的垃圾腐殖土的筛分工艺和筛分单元的研究,介绍工艺中各个环节在腐殖土筛分中的作用,介绍腐殖土筛分中主要设备圆盘筛的设计,为适应含水率较高和粘稠的垃圾腐殖土的筛分做出的改进.
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综合型的固废园区纷纷涌现出来,各地方政府纷纷探索固废园区管理思路,引入第三方监管强化固废园区运行.本文分析了固废园区特点、当前固废处理设施第三方监管的简要特点及方式,以及固废园区开展第三方监管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各地政府和第三方监管单位在开展园区第三方监管工作过程中的建议.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法对金钱草及混伪品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与鉴定.金钱草及混伪品的一维红外图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图谱整体上较相似,但在2000~400 cm-1范围内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度有一定的差异.红外光谱反映了金钱草及其混伪品中黄酮及黄酮苷类、酯类、多糖、酚类等芳香化合物特征,不同品种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本法具有准确、简便、直观等优点,适合金钱草及混伪品的鉴别与区分,为金钱草及其制剂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
伴随着世界城市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急剧的增加,源源不断的城市污泥在污水净化的流程中产生,而如此数量的污泥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理己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难题.本文主要简述了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同时对现阶段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建立测定降脂代用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评定总黄酮测定的不确定度.方法:UV-Vis测定代用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芦丁在0.024~0.06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回归方程:Y=12.702X-0.064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18%、3.3%和1.2%,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0.25%,RSD=3.6%;代用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4.72±0.62 mg/mL.结论:用紫外分光光谱法测定总黄酮
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效环保的脱硫技术.TiO2已经在光降解污染物、空气净化、产氢、CO2还原以及光催化杀菌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单一TiO2和改性的TiO2作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氧化脱硫的研究.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寒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3A5基因分布频率,研究该地区CYP3A5基因特征性,为个体化精准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入组的高血压患者及健康者CYP3A5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分组对比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已报道的我国其他非高寒地区、不同民族进行比较,探讨黑龙江省寒地高血压患者CYP3A5基因特征性.结果:入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12例,其中GG型284例(55.47%),AG型181例(35.35%),AA型47例(9.18%),G、A等位基因
随着膜技术日渐成熟,已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手性分离领域,一些新颖的膜材料展现出优秀的分离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手性分离膜的研究进展,并基于VOSviewer可视化分析2008~2021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手性分离膜的相关文献信息.解析14年间手性分离膜的研究态势和研究进展.手性分离膜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手性选择剂,对新涌现出的手性多孔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金属-有机骨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多孔-有机笼(POCs)和金属有机笼材料(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日常所食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在进行农药的残留检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因此,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及相应检测技术也相应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蔬菜中农药前处理技术以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QuEChERS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等前处理技术以及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技术.旨在为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