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模拟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我们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口,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设计了“今天我当家”这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以及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如果今天我当家,该怎样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如何花钱既经济又实惠?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充分挖掘出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在学生生活和数学生活之间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学生主动介入学习活动,构建学习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
二、寻找生活情境,进行思维实践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如:我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编了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教室里的一块正方形玻璃不小心被一个同学打碎成两部分,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为什么?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类似的问题,但因为有大人解决,所以自己不会独立去思考,而这时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各抒己见。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猜测、操作、讨论,独立把其中的一块复原到原来的正方形。这时,老师就势引导,从玻璃中抽取出正方形,让学生观察,明确正方形的基本特点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教学,既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回归原汁生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积极设计应用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作用。坚持“返回生活,实践第一”,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的“围城”,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要用280元钱到超市买篮球和排球,如何使购买的个数最多并且质量尽可能好,你打算购买哪个超市的?这个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到每个超市调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后,才能作出回答。这样的开放性探究,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生活题材数学化,学生会主动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感受身边生活,实现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为生活服务。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学生潜在的这种需要就更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联系实际,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2)”后,我让学生到镇街道十字路口调查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面对表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摩托车最多,自行车最少,因此,摩托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少年儿童。学生们纷纷提议:把这张表格交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注重学习中的自主性、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我们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让数学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活动、生命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模拟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我们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口,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设计了“今天我当家”这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以及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如果今天我当家,该怎样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如何花钱既经济又实惠?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充分挖掘出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在学生生活和数学生活之间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学生主动介入学习活动,构建学习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
二、寻找生活情境,进行思维实践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如:我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编了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教室里的一块正方形玻璃不小心被一个同学打碎成两部分,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为什么?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类似的问题,但因为有大人解决,所以自己不会独立去思考,而这时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各抒己见。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猜测、操作、讨论,独立把其中的一块复原到原来的正方形。这时,老师就势引导,从玻璃中抽取出正方形,让学生观察,明确正方形的基本特点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教学,既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回归原汁生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积极设计应用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作用。坚持“返回生活,实践第一”,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的“围城”,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要用280元钱到超市买篮球和排球,如何使购买的个数最多并且质量尽可能好,你打算购买哪个超市的?这个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到每个超市调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后,才能作出回答。这样的开放性探究,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生活题材数学化,学生会主动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感受身边生活,实现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为生活服务。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学生潜在的这种需要就更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联系实际,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2)”后,我让学生到镇街道十字路口调查过往车辆的数量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面对表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摩托车最多,自行车最少,因此,摩托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少年儿童。学生们纷纷提议:把这张表格交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注重学习中的自主性、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我们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让数学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活动、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