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柿子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1
  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没有掉下一滴雨,所有的庄稼全部枯死。冬季来临时,这百十户人家的山村,开始接受饥饿的煎熬。
  米桶、米缸都空了。明明是空了,大人和孩子还是禁不住要打开盖子看一看。真的空了,一丝不剩的空,干干净净的空。饥饿的孩子不死心,把脑袋伸进米桶或米缸,还用手在里面仔细地摸索了一阵。
  空了!
  饥饿的孩子还未灭尽童心,把头埋进米桶或米缸里,从嘴里发出声音。那声音出不来,在米桶或米缸里旋转着,轰鸣着。孩子觉得这很有趣,便放大了喉咙,声音嗡嗡地响着,有点儿像天边的雷声。
  终于不再游戏,脑袋慢慢抬起来时,脸色苍白,眼角不知何时已挂上了泪珠。
  人们开始用带长柄的铁叉挑起头年的麦秸、豆秸,一个劲儿地抖动着,期望抖落一些残留的麦粒和豆粒;人们把本想用于喂猪的米糠,用细眼的筛子重新筛一遍,把一些看不出来的碎米全部筛了出来;人们把芦根从泥里挖出,晒成干子;人们几乎搜遍了前后左右的山,将可以充饥的野菜、果实,全部搜罗回家……
  一个漫长的冬季,像一条黑洞洞的隧道,似乎是无底的。
  大人们要带领孩子们穿越这条隧道,走向春天,走向来年收获的季节。
  孩子们已不再像小疯子一般在外面玩耍,一个个,或睁着饥饿的眼睛躺在凉丝丝的床上,或是坐在门槛上,用无神的目光,看着瘦着肚皮、摇摇摆摆地在寻找食物的狗或猫,无心玩耍,也无力玩耍。
  瘦。
  一切有生命的,都在变瘦,人瘦,猪瘦,狗瘦,连鸟儿都瘦。
  衣服变大了,床变大了,房子变大了,村巷变大了,天和地变大了。人们在天底下走着,像一根根长长短短的筷子。
  满目的荒凉,在这冬季里,让人感到有点儿绝望。
  终于,有鸟在天空飞着飞着掉了下来。有人捡起来,用手摸了摸说:“嗉里没有一点儿食,就剩下骨架了。”
  河里,没有鱼虾,只是空河。
  夜晚,狗虽然还吠,但声音非常疲软,更像是哼唧。
  偶尔,会有个孩子奔跑起来,大人看到了,心立即紧缩起来,向那孩子叫着:“慢点慢点,省着点力气吧。”那大人看到的是越来越饥荒的明天。
  食物日渐短缺,人们的眼睛在日渐变大。学校的老师看见一群孩子的眼睛时,无缘无故地想到了铃铛,一对对铃铛。
  隔个几天,就会看到有一个乞讨的人走过村庄。男的或女的,一身尘埃,脚步既沉重,又虚飘。不听口音,就知道那人是从远方而来的。饥荒不只是降临在这个小山村,而是降临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里。乞讨者明明知道,这小山村已很难施舍,但还是一家一家地乞讨着。“给口吃的吧。”声音疲惫,像是在自言自语。小山村的人因无力施舍这个乞讨者,而心里感到内疚。前面的人家知道这个乞讨者马上就要走过来了,干脆早早地关上门,然后躲在门后,从门缝里看那乞讨的人慢慢地走过。
  这天早上,女孩蓬草背着书包第一个走进教室,不久,尖叫着从里面跑了出来。见了树鱼、丘石儿、桐子他们几个男孩才站住,然后,用手指着教室:“死……死人!”
  这几个男孩愣了一下,随即跑进教室。但随即又抢着跑了出来,并一时忘记了饥饿,大声喊叫起来。
  老师来了。
  老师在前,树鱼他们跟在老师后面,慢慢地走进教室——
  用两张课桌拼成的“床”上,躺着一个衣衫单薄的乞讨者。是个上了年纪的人,细高个儿。大概,他于昨天天黑时乞讨到了这儿,摸黑进了这个教室。他本想在这里睡一觉,明天再上路的。但饥饿和寒冷,使他永远停住了脚步。
  是个外乡人。
  这个脸色如白纸一般、嘴巴很难合拢的乞讨者,让树鱼他们害怕了。整整一个上午,他们都在发抖,不仅是身子,心也在发抖。
  第一个见到死人的蓬草,什么话也不说,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睛深处是不安和恐惧……
  2
  树鱼很迟才起床。那时,太阳光已照在窗子上。放在往常,树鱼早在床上呆不住了。树鱼贪玩儿是出了名的。不玩儿,就等于要树鱼的命。起早贪黑地玩儿。老师说:“玩儿,也得能吃苦。”可是,现在,树鱼天天睡懒觉,不到万不得已,能在床上多埋一会儿就多埋一会儿。
  大人们也赞成。这叫省力气。勤劳的大人们也不再起早贪黑了。一是觉得遇上这么一个糟糕的年头,起早贪黑也没有什么意义——忙也忙不出个粮食;二是觉得,这样可以保存力气,好挨过这个冬季。
  早晨,只能喝一碗稀粥。说是稀粥,只是清寡的米汤。一碗粥,拿筷子搅动,只看见几粒米,那米粒都能一粒一粒地数清楚。
  很快,树鱼就饿了。
  饿得心发慌。
  树鱼有点儿挺不住了,就往后山上爬去。也许,能在山上找到一些草籽或果实呀什么的。往年的山上,是有很多东西可以作为食物下肚的。
  前几天一直在下雪,山已被雪厚厚地覆盖了。
  树鱼找了一根棍子,当着拐杖,往山上爬着,倒也不冷,甚至还感到有点儿温暖。
  树鱼仰头看着那些树:黑桃树、山楂树、野梨树……他希望能在枯枝上看到一两颗残留的果实。
  没有。没有。没有……
  那些树,已经被无数同样饥饿的目光扫视过了。那些目光织成密密的网子,将这山上所有的果树,都过滤过了。过滤得真干净。
  树鱼只好用手扒开积雪,在草丛中寻找着。他居然找到了一颗松果。他眼前并没有松树。这松果大概是一只松鼠从远处搬来的,半道上扔了。他居然从中抠出两颗松籽来。他咬碎了松籽壳,小心地将里面的松仁剥了出来。他很兴奋地把它丢进嘴里,用雪白的牙齿慢慢地咀嚼。松籽油性很大,浓稠的汁液缓缓地流向喉咙,使他感到湿润。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将两颗松籽吃掉。
  他不能着急,尽管很饿,饿得有点儿发昏。但,他必须克制住,慢慢地享用它们。   那个时刻,两颗松籽,是这世界上最金贵的东西。
  他继续寻找着,可是,再也没有新的发现。这时,他已经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他的身体开始摇晃起来,是因为山顶的风大吗?是因为太阳光的炫目让他有点儿眩晕吗?是因为他往下看了一眼,深深的山谷让他有点儿发晕吗?还是因为他饿了,心慌,眼黑,腿软?
  他竭力想让自己稳稳地站住。
  但,他的身子却控制不住地摇晃着,越来越厉害。
  他有点儿害怕了。他想让自己坐下来歇一会儿,然后赶紧下山回家,躺到床上去。但,还没有等到他去完成这一想法,眼前便刷地一黑,一头栽倒了,并骨碌碌地滚到山坡下,然后,顺着山坡,骨碌碌地滚向谷底。
  坡上也是厚厚的雪。
  树鱼在往下滚动时,并不显得惊心动魄。他的滚动,甚至卷起了积雪,看上去,他像裹了一条厚厚的松软的白色棉被。
  他毫无知觉,像在被子里睡觉的婴儿。
  这是一处人们很少光顾的山坡,下面的谷底也很少有人到过。
  树鱼横躺在谷底。
  他居然没有很快醒来,而在那里躺了很久。
  从山谷那头吹来的冷风,终于冻醒了树鱼。他感到寒冷,但没有立即爬起来。他躺在松软的雪上,朝天空望去。那时,他觉得天空很高很高,山也很高很高。他搞不清楚自己怎么躺在了这里。
  他不感到害怕。
  他的脑子已经很清醒,并且觉得身上已经有了力气。他要赶紧回家去。万一回不去,这就可糟糕了。他有点口渴,抓了一小把洁白的雪,塞进嘴里。他咀嚼着雪,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当雪变成水流过喉咙时,他觉得有涓涓细流在流向他的心脏。他更加清醒了,并觉得身体很舒服。他爬了起来——好像并不困难。
  他站在谷底,转动着身子,在寻找容易往山上爬的地方。
  见不到任何一条路。所有被登山人留下的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就在他的身体转动了半圈,面向一处有点儿隐蔽的山坳时,他一下跌入了梦境:
  在那个无人会走到的山坳里,长着一棵柿子树,那柿子树上,居然挂了一树柿子!
  他觉得,自己又有点儿要站不住了。但这一回,他没有晕倒。他情不自禁地摇晃了一阵,终于稳住了自己。他向那棵柿子树走去。
  柿子树落尽了叶子,只是一根根完全裸露的树枝。
  枝头挂着的柿子都一般大小,上面小部分落着雪,看上去像白糖,下面大部分,因被雪水洗过,呈金黄色,透亮,如同打过蜡。
  正有一片阳光从山顶的一个豁口照在柿子树上,使那棵柿子树仿佛是在天堂里,在仙境里。
  望着静穆的柿子树,树鱼无端地想到:那柿子到了夜晚,会一颗颗亮起来的。
  他已没有一丝饥饿的感觉,只是久久地、出神地望着这棵柿子树。
  一树的柿子,晶莹,玉琢成的一般。
  这不是童话,而是一个叫树鱼的孩子看得真真切切的实景。
  这个孩子,是在大饥荒的光阴里看见这幅画的……
  3
  现在,树鱼拥有一树柿子。
  望着这一树美丽而生动的柿子,树鱼还没有吃,心先甜了起来。
  他的眼睛很亮很亮,双手抱着放在胸前,几乎要哭了起来。
  他叫了一声“爸爸”,又叫了一声“妈妈”,然后环顾四周,终于知道现在只他一个人在这谷底,不禁笑了起来。
  他决定爬上树去,先摘下一颗柿子吃掉,再摘两颗带回家中。其余的都留着。他要省着吃,吃一个冬季。
  就在他准备爬树时,山顶上隐隐约约地传来了呼唤声——呼唤他的。
  呼唤声渐渐大了起来,他听出来了,是许多孩子的呼唤声。他侧耳听去,听出了桐子的声音、蓬草的声音,还有丘石儿的声音。
  他不喜欢丘石儿。他们是对头。他讨厌丘石儿,十分讨厌。他们总是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他们甚至见了面都不说话,就当没有看见对方,脑袋一偏,装着看别的什么,走了过去。整个山村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敌人”。
  使他们成为“敌人”的原因,一是因为两家的大人,一是因为他们自己。两家大人曾因为争一小块相邻的地而争吵,打得头破血流,最终,是村长出面调解,才算有了一个解决,但从此两家大人不再说话,不再来往。除此原因,树鱼觉得丘石儿总是牛气哄哄的样子,不就是成绩好嘛!有什么了不起的!而丘石儿总觉得树鱼老想把其他孩子拉拢到他那一边。丘石儿心里说:我倒要瞧瞧,他们都愿意跟谁好!
  在这些山村孩子的眼睛里,他们两个都是“强人”,因此,他们谁也不选定谁,而是游移在他们两人之间。对于他们的敌对,他们一个个都装着没有看见。
  孩子们的呼唤声已变得十分清晰。
  呼唤声中,是焦急——十分的焦急。
  实际上,人们寻找树鱼已经有两个多小时了。先是妈妈发现他不见了,然后妈妈告诉了爸爸。起初,他们以为树鱼出去找孩子们玩了,并没有特别在意,只是随便问了两三个孩子。在他们都回答说没有见到过树鱼后,爸爸妈妈有点儿着急了,就呼唤起来。见没有回应,呼唤声就大起来。依然没有回应。当爸爸妈妈的呼唤声越来越大,呼唤声透露出来的焦急越来越浓重时,就有很多大人和孩子参加进来。他们找遍了整个山村,各个人家、小学校、村前的寺庙、小电站……把他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
  谁也没有想到树鱼会去那座山上。
  山村的周围有好几座山,那座山是一座最不好看、最无趣的山,平常很少有人会去。而树鱼去那座山,正是因为树鱼想到很少有人去那儿。他想:也许,这样倒有可能找到一些食物。
  是丘石儿想到了这座山:“说不定,他去了那儿。”
  大人们似乎对这座山不抱希望,说:“那么,你们,孩子们就去那儿找一找吧。”他们继续围在一起,在推测树鱼此刻究竟会在哪儿。他们让树鱼的爸爸妈妈再仔细回忆回忆,树鱼究竟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走时有没有说句什么,他过去曾去过什么地方……   树鱼的妈妈一直在哭。因为,这山村曾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忽然不见了,到了春天,等大雪融化后,发现他躺在山坡下或山谷里——那人去山里,陷在了大雪的窟窿里,或是正走着,雪崩了,把他压在了雪下。
  所有孩子都很紧张。虽然一个个都很饥饿,浑身没有力气,但在这几个小时里,他们却好像完全不在饥饿的状态里,不住地奔跑着,呼唤着。随着能去的地方一个一个地被找过,他们越发紧张起来。
  丘石儿今天本来打算一天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的。因为妈妈昨天晚上说,今天一天,他们只能吃一顿稀饭,因此,最好不要到处乱跑,免得饿倒。当听到外面找树鱼的嚷嚷声时,他立即从床上爬了起来,并立即参与到孩子们的队伍中。
  大饥荒里,孩子们的心似乎变得脆弱起来、柔软起来。他们忘记了过去很多事情。
  丘石儿在前面走着,几十个孩子在后面跟着。
  他们在山脚下发现了一行往山顶的脚印。
  这一发现,让他们全都兴奋了起来。沿着这行脚印,他们一边呼唤树鱼,一边往山顶爬去……
  树鱼听到孩子们的呼唤声,感觉到他们正往这边找过来时,看了看柿子树,暂时放弃了爬树摘柿子的决定。
  他不想让孩子们看到这棵柿子树。
  它是他的,只属于他。
  他看了看山坡,朝相对不算陡峭的坡面走去。他要很快回到山顶上,然后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孩子们一起回到村子里。
  他还没有爬回山顶时,孩子们都已到达了。
  看到树鱼正往山顶上爬,孩子们问:“树鱼,你怎么在这儿呀?”他们一个个顿时都没有了力气,坐了下来,向下看着往上爬来的树鱼。
  树鱼爬到了山顶。
  “你干吗去了?”
  “你怎么会从那儿爬上来呢?”
  “你是摔倒了滚到下面去了吗?”
  见到树鱼好好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女孩们甚至哭了起来。
  树鱼说:“我上山找吃的,不知怎么的,在山顶上跌倒了,滚落到了下面。”
  “快回家吧。”已很久没有与树鱼说话的丘石儿对树鱼说。当然,他并没有看着树鱼说。
  树鱼的心动了一下。
  丘石儿站了起来。他本打算往山下走的,却迈不动脚步了。他摇晃着,像风中一棵瘦弱不堪的树苗。丘石儿本来就瘦,进入冬季之后,又一天一天地瘦下去,现在,已瘦得薄薄的,风能随时把他吹跑。
  他使劲儿想使自己站住,但,最终还是一头栽倒在雪里。
  孩子们立即将丘石儿团团围住,不住声地叫着:“丘石儿!丘石儿……”
  树鱼双腿跪在丘石儿身边,抓起一把雪,放在丘石儿的额头上。
  过了一会儿,丘石儿醒来了。他朝树鱼笑了笑,朝孩子们笑了笑。等丘石儿缓过劲儿来,孩子们搀扶着他一起往村里走时,树鱼总落在后面。
  一树的柿子。
  不知出于什么心情,孩子们在下山时,还唱着歌儿。
  树鱼跟着唱,唱着唱着停住了,向孩子们喊道:“你们站住!”
  孩子们站住了,回过头来,望着他。
  树鱼说:“你们不想到山那边去看看吗?山底下有条小溪,说不定有鱼呢!我们可以抓鱼烤了吃!草丛里还有橡果!你们都不饿吗?”
  孩子们既疑惑又惊喜。
  “来!跟我来!”树鱼招了招手,“来呀!”
  孩子们都掉转身去。
  树鱼走在前头。
  孩子们跟着。
  重又回到山顶之后,树鱼指了指下面:“谁都不用怕,下面是雪,可厚了,就只管往下滚就是了……”说完,往前一冲,倒在了山坡上,骨碌碌地滚了下去。他的身后扬起一蓬蓬细雪来。
  到了下面,树鱼摆出一副很舒服的样子,在那儿躺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向山顶上的孩子们招着手:“下来呀!下来呀……”
  先是桐子滚了下来。
  桐子与树鱼一起向山顶上招了招手之后,男孩们女孩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下滚来。
  不一会儿工夫,就全都滚到了山脚下。
  真有一条小溪,一半结着冰,一半没有结冰,在淙淙流淌。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鱼。
  草丛里倒确实有橡果,不知是被什么鸟叼到这里的。
  树鱼一边和孩子们一起找橡果,一边悄悄地引导着孩子们往那棵柿子树走去——现在,它正被山坡的一道皱褶挡着。
  树鱼已经看到了柿子树,但他做出一副聚精会神地找橡果的样子,蹲在地上,扒着压在草上的雪。
  蓬草突然叫了起来:“柿子树!”
  孩子们全都跑了过去……
  4
  寒冷的冬季,这棵柿子树让受着饥饿煎熬的孩子们感到震撼。
  他们谁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它。
  一时,他们忘记了饥饿。这一颗颗看上去鲜艳而温润的柿子,却并没有让他们想到它们是可口的美味,是可充饥的。
  他们开始数枝头的柿子。数来数去,总是有好几个数字。反复数了五六遍之后,才终于有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字:三十六颗。
  又观望了一阵,这才想到吃上。
  树鱼又有点儿后悔了,但他却说:“我们分了它们吧。”他心里感到了疼。
  孩子们都表示赞成。
  丘石儿总是显得比其他孩子成熟。他说:“先留着吧。现在,各个人家,都还能对付着呢!等到家家户户都没有一点儿吃的了,我们再来摘吧。”他提出了另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再说,也不够每人分一颗。”
  立即有孩子去点人数。
  丘石儿说:“不用点了,我们一共三十八人。”
  点数的孩子有点儿怀疑丘石儿说出的数字,继续清点,直到自己清点的人数也是三十八人,才停止清点。
  丘石儿说:“我们饿了,可以到柿子树下坐一会儿,只看不吃。”他望着所有孩子的眼睛,“你们同意吗?”   总是与丘石儿唱反调的树鱼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丘石儿的想法。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枝头的柿子,最终,也都同意丘石儿的想法。
  丘石儿说:“谁也不准私自摘一颗。”
  丘石儿先与树鱼击掌,然后,与其他孩子一个一个地击掌。
  孩子们互相击掌。
  山谷里,响起一片击掌声。
  树鱼说:“除了我们,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丘石儿和孩子们都赞成,又是一阵互相拉钩、发誓。
  他们定了下一次来柿子树下的时间之后,带着柿子树的美好形象,情绪饱满地回家去了。
  那一颗颗柿子仿佛凝固在了枝头——整个柿子树都仿佛凝固在了那片山坳里。似乎,百年、千年,它永远那样立着。似乎,它们早已这样立在那儿了,有百年、千年了。
  孩子们围着看它们时,从未有过它们中间可能会有一颗突然坠落的担忧。
  他们在柿子树下玩耍着,有时,会想到吃掉它们,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想看着它们。看到它们,就欢喜,就快乐,就不焦愁,就不心慌。看着它们,嘴里就会有甜甜的味道。
  并不总是看着柿子树,这片很少有人到达的谷底,还真能不住地找出一些食物来:核桃,山楂,烂了而现在被冻住了的各种果实。有一天,他们居然在小溪里真的捕到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鱼。他们将这条鱼烤了,每人都分得一点点。
  每次离开柿子树之前,他们照例会数一数枝头的柿子。然后再静静地观望一阵。食物越来越少了,有人家已再也没有任何充饥的食物了。已有人将家门用石块堵上,再抹上泥,背了铺盖卷,在没有人看得见的情况下到他乡行乞去了。
  人心惶惶的。
  树鱼家从远方亲戚家借来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妈妈看着盆子里所剩无几的粮食,愁容满面。
  树鱼一天只能喝一顿稀粥了。
  他走路发飘,会下意识地扶着墙壁或扶着树。他不敢仰头看太阳。今年冬季的太阳特别亮,他看了就晕。
  那棵柿子树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的眼前,出现在他的梦里。
  他已一次又一次地后悔:那天,不该让他们看见柿子树的。
  三十六颗柿子呢!
  多么宝贵啊!
  这天夜里,树鱼饿得怎么也睡不着。他心里不住地想那棵柿子树,若不是害怕夜晚的山谷,他几乎就要起床,拿一只篮子在夜深人静之时,走向那座山,然后滚落下去,然后,爬上树去,把柿子全部摘回家。
  那可是他发现的,他有权这样做。
  第二天一早,他在村里的人还没起床时,悄悄地走向了那座山。他没有带篮子,他只想爬到柿子树上,摘一颗柿子。
  来到山顶后,他向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人,然后将自己放倒,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他很快爬了起来,向柿子树跑去。
  很快,他又停住了:
  一个孩子正抱着柿子树的树干,往上爬着。
  那个孩子听到了动静,立马僵在了那里,不上也不下。
  当那个孩子扭过头来时,树鱼一下子看清楚了他的面孔:桐子!
  桐子僵在树上半天,手一松,几乎是跌落在地上。他把头勾在胸前,久久没有抬起。
  不一会儿,树鱼听到了桐子的哭泣声。
  树鱼走上前去,轻轻摇着桐子的肩头。
  桐子的哭声大了起来。
  树鱼更用力地摇着。摇着摇着,桐子的哭声才渐渐变小。
  桐子终于抬起头来,羞愧万分地望着树鱼:“我……我实在太……太饿了……”
  树鱼点了点头。不知为什么,他也想哭。他对桐子说:“要么,你爬上去摘一颗吧。”
  桐子看也没看树上的柿子,只是一个劲地摇着脑袋:“我……我不饿了……”
  树鱼和桐子背靠着柿子树坐下了。
  树鱼说:“那天,我在你们前面,已经看到这棵柿子树了,你相信吗?”
  桐子点了点头:“相信。其实那天往回走时,丘石儿已对我说了,他说,你已看到过这棵柿子树了,你是想让我们都看见它……”
  树鱼一下哭了起来……
  5
  临近过年时,丘石儿终于倒下了。
  那天,树鱼听到了风声:明天上午,丘石儿一家将会把门封上,往西边去了——听人说,越往西边走,那边的人家就越有粮食,多少能乞讨到一口吃的。丘石儿的爸爸妈妈要让他们的儿子度过这场大饥荒,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树鱼把那天看到柿子树的孩子都叫上了,加上他,一共三十七个人。他领着他们来到了那片山谷,然后,在三十六双眼睛的注视下,他慢慢地爬上柿子树,摘了一颗柿子。
  大约十点,一辆板车,从村巷的东头过来了。
  拉车的是丘石儿的爸爸。
  丘石儿的妈妈跟着后面,帮着推车。
  车里躺着的是丘石儿,他的眼睛又大又亮。很瘦,躺在被子里都看不出被子里躺了一个人。但丘石儿微笑着,仿佛很高兴出远门去,很高兴躺在板车里让爸爸拉向别处。
  孩子们迎着板车跑了过来,一会儿就将板车围住了。
  树鱼亮出了那颗柿子。
  那颗柿子在寒冷的空气里,似乎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丘石儿有点惊讶。
  树鱼说:“我们就只摘了这一颗。”他把柿子轻轻地放在了丘石儿胸口的位置上。
  孩子们看着丘石儿的板车,一直到它消失。
  丘石儿走后,孩子们还会不时地来到柿子树下。
  还剩三十五颗,但自此,没有再摘一颗。
  不久,来自远方的救济粮食运到了这个萧索的山村。
  人们终于熬过了这一漫长的冬季。
  春天说来就来,是以轰隆隆的脚步声走来的。
  厚厚的大雪开始融化,像油膏一般滋润着大地。万物苏醒,并从头年的干涸中开始了蓬蓬勃勃地生长。随即就有了各种各样充饥的食物,更让人们喜悦的是:一切,都在预示着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
  那树柿忽于一天,一只也不剩了:
  一种不知名的候鸟,遮天蔽日地路过这里,发现了这棵柿子树,抢着飞下来,一会儿工夫,就把三十五只柿子都叼走了。
  树鱼看到天空有鸟叼着什么飞过头顶时,对身旁的孩子说:“那鸟叼着的,好像是我们的柿子。”
  孩子们就往天空看。
  他们并不难过,更没有后悔将它们留在枝头。
  因为,那几十只柿子,曾像温暖的小灯笼亮在寒冷的冬季、漫漫的长夜……
  图·魏 虹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北京作家、学者萧斌臣、邢文祥和四川作家袁亮深入灾区采访,并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已于2008年12月由
癫痫脑立体定向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脑外科龙金花我科自1991年至今3年中,用脑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14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脑立体定向手术是借助于脑立体定向仪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材建设的依据。具备文化开放意识的教材,才可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可谓“现代教材”。十余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此有了长足进步,但也有需继续
江盈科与袁宏道均为晚明公安派的主将,他在诗文理论及创作(尤其是寓言)方面,成绩卓著。黄仁生博士整理《雪涛阁集》,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工作。 Both Jiang Yingke and Yuan Hongdao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effective tea
安捷伦推出业界最低价位的USB2.0信号质量测试选件:安捷伦日前宣布推出业内最低价位的USB2.0信号质量测试选件,适用于InfiniiVision 4000 X系列示波器,支持低速、全速和高速
作者针对某些同志认为地方人大权力不够大等说法,提出发展地方人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只能循序渐进。并主张:充分发挥代表大会的作用,避免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超越自己的职权;坚持人大的合议制,集体行使职权,人大代表的会外活动是为开会作准备,不宜个人发指令、作决定;理顺人大同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依法决定重大事项,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防止不适当地干预“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
现在,很多人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获得幸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去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幸福感也就越强烈。助人为乐不仅是人类的美德,同时科学和医学试验也证明了,助人为乐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消除或者减缓忧郁症、孤独感等心理阴影,同时也让人感到精力更加充沛,更加健康長寿。  助人为乐,或者利他主义,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做“互惠”,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双赢”。也就是说,当你帮
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更是对教育者思想观念的体现,源自于对幼儿的关爱。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赏识教育,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赞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入,中国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口号,高中政治教师,作为筑梦者中的一份子,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找准自我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