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201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调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政策调控究竟能持续多久?”、“地方经济是否已经伤及筋骨?”、“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限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百姓观望态度?”、“限购的‘篱笆’如何能够扎得紧?”等等问题,也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楼市发展走向,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吃了定心丸。
中央政府坚持政策调控不动摇
“两会”前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早已明确坚持调控的决心,不排除有关部门再度出台文件,强化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他强调,中央政府2012年房地产调控基调已经非常明确,“两会”后也不会松动。
盘点2010年至今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调控是无法绕过的关键词。从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国十条”、同年9月29日再次出台的“新国五条”,再到年底各部委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决心坚定,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新国五条”,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各地“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同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从“立即”、“细则”、“约谈”中,中央督办地方政府尽快落实新政策的力度和决心可见一斑。而这些措施也被业界公认为“最严厉楼市调控措施”。
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确实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是引发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的直接原因。正因为房价涨得快,才有这么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在这些调控措施的作用下,2011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房平均价格已有10%-15%降幅,如果调控政策继续持续,今年估计还会有15%-20%左右的降幅。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确给地方经济和个人投资带来不小的影响,投资受到限购、贷款受到限制、房价上涨受到抑制、地方土地财政也不那么好“张嘴”了。但这些“影响”的出现,恰恰是调控政策的目标所向,是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一些经济学家在分析调控政策后认为,政策调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打压房价,因为房地产调控是一揽子的政策措施,还包括一些制度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一方面要确保房价要合理回落;另一方面特别是对刚性需求,要降低他们的成本,包括税费的成本、土地的成本、银行贷款的成本,让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变成一个刚性需求占主导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由过分的炒房投资占主导的市场。要把该由市场解决的和该由政府解决的分开,政府要解决的是一部分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 建设,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这个发展阶段,供求关系还是主要矛盾,需求很大,供应不足。”
保障房促使地产经济实现“软着陆”
2010年中央政府在开始进行房地产调控的同时,整个保障房的建设规模明显加大,“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目标是3600万套,2011年开工了1000万套,今年是700万套。在2010年的时候,保障房占整个住房存量的比重只有10%,但是到2015年3600万套建完时,整个保障房的存量就占到了30%。“在房地产投资回落的情况下,加大保障房的建设来对冲投资下滑,使它对整个产业的冲击不至于太大。”巴曙松说。
如此之大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单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地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也都在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要低于市场均价,从而体现其保障性,但又要考虑到社会资本的合理的利润回报,所以又不能过低。因此,那些不以追求高利润为主,而更在乎风险规避的社会资本将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些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从而保证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到位。
保障房体系建设是实现房地产行业“软着陆”的当务之急,房价必须合理回归,这不仅是中央的决心,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和共识。但是回落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种回落又会带来多大的冲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资金怎么筹措、怎么保证质量、怎么合理分配、怎么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隔离?这些都是保障房建设中很重要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解决好。
“稳增长”是今年中国发展的目标之一,“稳”字当头尤需对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对房地产市场领域暴露出来的“土地财政”、房价过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坚决治理。只有进一步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一方面房地产调控的基调要坚持,另一方面房地产又是国民经济里面一个带动面很广泛的产业,它的调控不可避免地也会影响到建筑工人的就业、装修建材家电的销售,所以怎么在调控同时使房地产行业“软着陆”,既让房价出现一定的调整,又不会导致整个投资出现急剧下滑,这是下一步政府的很大挑战。
“微调”不等于“急于松动”
在今年年初地方召开“两会”的时候,就陆续传出了呼吁微调的声音,一些地方陆续推出了涉嫌“救市”的新政。一股开发商“上书热”正在暗涌。很多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期待全国“两会”后,中央政府能够出现一些松动性调控政策。
近一年来,市场观望气氛浓重,质疑声不绝于耳,小动作层出不穷。在开发商求松绑的同时,去年年底至今,不断寻求“微调”的城市比比皆是。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统计,已有逾20个城市从购房补贴、房贷微调、限购松动、公积金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政策微调。其中,有多个城市试图针对限购放松而遭政策叫停。
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调控政策要进一步采取一个比较灵活的“有保有压”的措施,“保”是保刚需求,“压”就是压投资性需求。
目前看来,限购政策显然是解决中国楼市“高烧”的有效手段,在打掉“地产泡沫”后,楼市才能继续在市场经济轨道上健康发展。用调控的手段使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一线城市可能房价调整的幅度会大一点之外,从全国情况看,中国及早地进行房价调整,还不至于出现像日本、中国香港那样房价跌去50%-60%的状况,总体来看将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价格下降幅度有限的调整。
长期限购后,需求主力必然回归中间阶层,房价也会回归到收入可支撑的水平,地方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公积金的松紧等政策灵活调整供求,其他手段可重归市场化。如,取消商业银行的差别化信贷,并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贷款上限,支持中间阶层置业;取消限价房,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体系从“以售为主”转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直至最终取消经济适用房;继续坚持国有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方向等等。
中央政府坚持政策调控不动摇
“两会”前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早已明确坚持调控的决心,不排除有关部门再度出台文件,强化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他强调,中央政府2012年房地产调控基调已经非常明确,“两会”后也不会松动。
盘点2010年至今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调控是无法绕过的关键词。从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国十条”、同年9月29日再次出台的“新国五条”,再到年底各部委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决心坚定,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新国五条”,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各地“立即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文件的实施细则”。同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从“立即”、“细则”、“约谈”中,中央督办地方政府尽快落实新政策的力度和决心可见一斑。而这些措施也被业界公认为“最严厉楼市调控措施”。
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确实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是引发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的直接原因。正因为房价涨得快,才有这么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在这些调控措施的作用下,2011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房平均价格已有10%-15%降幅,如果调控政策继续持续,今年估计还会有15%-20%左右的降幅。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确给地方经济和个人投资带来不小的影响,投资受到限购、贷款受到限制、房价上涨受到抑制、地方土地财政也不那么好“张嘴”了。但这些“影响”的出现,恰恰是调控政策的目标所向,是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一些经济学家在分析调控政策后认为,政策调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打压房价,因为房地产调控是一揽子的政策措施,还包括一些制度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一方面要确保房价要合理回落;另一方面特别是对刚性需求,要降低他们的成本,包括税费的成本、土地的成本、银行贷款的成本,让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变成一个刚性需求占主导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由过分的炒房投资占主导的市场。要把该由市场解决的和该由政府解决的分开,政府要解决的是一部分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 建设,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这个发展阶段,供求关系还是主要矛盾,需求很大,供应不足。”
保障房促使地产经济实现“软着陆”
2010年中央政府在开始进行房地产调控的同时,整个保障房的建设规模明显加大,“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目标是3600万套,2011年开工了1000万套,今年是700万套。在2010年的时候,保障房占整个住房存量的比重只有10%,但是到2015年3600万套建完时,整个保障房的存量就占到了30%。“在房地产投资回落的情况下,加大保障房的建设来对冲投资下滑,使它对整个产业的冲击不至于太大。”巴曙松说。
如此之大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单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地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也都在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要低于市场均价,从而体现其保障性,但又要考虑到社会资本的合理的利润回报,所以又不能过低。因此,那些不以追求高利润为主,而更在乎风险规避的社会资本将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些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从而保证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到位。
保障房体系建设是实现房地产行业“软着陆”的当务之急,房价必须合理回归,这不仅是中央的决心,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和共识。但是回落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种回落又会带来多大的冲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资金怎么筹措、怎么保证质量、怎么合理分配、怎么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隔离?这些都是保障房建设中很重要的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解决好。
“稳增长”是今年中国发展的目标之一,“稳”字当头尤需对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对房地产市场领域暴露出来的“土地财政”、房价过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坚决治理。只有进一步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一方面房地产调控的基调要坚持,另一方面房地产又是国民经济里面一个带动面很广泛的产业,它的调控不可避免地也会影响到建筑工人的就业、装修建材家电的销售,所以怎么在调控同时使房地产行业“软着陆”,既让房价出现一定的调整,又不会导致整个投资出现急剧下滑,这是下一步政府的很大挑战。
“微调”不等于“急于松动”
在今年年初地方召开“两会”的时候,就陆续传出了呼吁微调的声音,一些地方陆续推出了涉嫌“救市”的新政。一股开发商“上书热”正在暗涌。很多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期待全国“两会”后,中央政府能够出现一些松动性调控政策。
近一年来,市场观望气氛浓重,质疑声不绝于耳,小动作层出不穷。在开发商求松绑的同时,去年年底至今,不断寻求“微调”的城市比比皆是。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统计,已有逾20个城市从购房补贴、房贷微调、限购松动、公积金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政策微调。其中,有多个城市试图针对限购放松而遭政策叫停。
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调控政策要进一步采取一个比较灵活的“有保有压”的措施,“保”是保刚需求,“压”就是压投资性需求。
目前看来,限购政策显然是解决中国楼市“高烧”的有效手段,在打掉“地产泡沫”后,楼市才能继续在市场经济轨道上健康发展。用调控的手段使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一线城市可能房价调整的幅度会大一点之外,从全国情况看,中国及早地进行房价调整,还不至于出现像日本、中国香港那样房价跌去50%-60%的状况,总体来看将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价格下降幅度有限的调整。
长期限购后,需求主力必然回归中间阶层,房价也会回归到收入可支撑的水平,地方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公积金的松紧等政策灵活调整供求,其他手段可重归市场化。如,取消商业银行的差别化信贷,并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贷款上限,支持中间阶层置业;取消限价房,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体系从“以售为主”转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直至最终取消经济适用房;继续坚持国有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方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