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完美的结构,不完美的说教

来源 :国外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珠》是乔叟时代"《珍珠》诗人"一部非常重要的宗教梦幻诗。叙事者因痛失"珍珠"而哀伤嗟怨,郁郁入梦。梦中在仙境偶遇"珍珠",与之展开神学对话,并在"珍珠"指引下看到了天国之城新耶路撒冷。梦醒以后,叙事者心情归于平静,并决心谦卑地侍奉天国君主,成为他的忠实信徒。这一"完美结局"在学界赢得广泛认可,诗歌完美的圆形结构更加强了读者对这一"完美结局"的认同。本文通过对梦前序曲和梦境中叙事者的详尽分析,认为梦醒之后叙事者的宗教"宣言"违背了其叛逆而世俗的个性,太过突兀、牵强而不足信。本文因此得出结论,《珍珠》一诗虽然结构精巧完美,但就其声称对叙事者达到的劝诫效果而言,却并未完美实现。
其他文献
艾丽莎·沃尔的自传体小说《失窃的纯真》讲述了作者自己作为摩门教原教旨主义信徒在摩门教社区悲惨的家庭和婚姻遭遇。摩门教社区固化的金字塔社会结构等级森严,教会居于顶端,“以神的名义”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尽管早已公开宣布废除,但根据神的“启示”.暗地里仍然实行与美国婚姻法背道而驰的神所“配置”的“永恒婚姻”——一夫多妻制,导致伦理生态恶化,造成了严重的性别创伤、家庭创伤、儿童创伤和宗教创伤,使人们失去质朴纯真的本性,陷入婚姻、家庭和宗教的三维伦理困境。
印度古典艳情诗是典型的具有印度文学文化特征的题材。一方面,艳情诗以浓烈而直白的手法描绘了男女之间世俗的欢爱;另一方面,一些学者相信它们包含着某种宗教哲学的隐喻。本文从印度历史文化的语境入手,从爱欲与爱神、爱欲与苦行、世俗即神性三个方面探讨艳情诗世俗与神性交融的文化隐喻。
爱尔兰剧作家弗兰克·麦吉尼斯的历史剧创作手法与加拿大学者琳达·哈钦提出的"编史元小说"概念相似,可以将其称为编史元戏剧。本文拟以此为框架来分析其代表作《看那些前往索姆河的厄尔斯特子弟兵们》中的编史特征、元戏剧性以及历史、纪念与迷思的关系。麦吉尼斯作为南爱作家以跨界的身份来创作此剧,试图弥合南爱与北爱历史回忆差异的鸿沟,引导观众批判性地重访历史,关注历史编写的方式。该剧通过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索姆河战役,呈现历史叙述的分裂:一方面是多重、冲突、各种不可靠、充满竞争的叙述,构成流动、可协商的历史,而另一
2018年5月19-20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文学》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8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北京大学出版社张黎明总编辑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会教师的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本次论坛采取专家讲座与互动交流的形式,邀请了六位国内英国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座嘉宾。专家学者理论视野开阔,研究功底深厚。
沃尔特·佩特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理论奠基人,其代表作《文艺复兴》因宣扬为艺术而艺术以及艺术至上而招致严厉批评。佩特并非完全将艺术与道德分离,在《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中力图说明唯关主义原则与道德的一致性。本文首先阐明佩特的相对精神,在此基础上解释其唯美主义理论的真正含义,继而分析其唯美主义与道德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古典诗学有用味道来评价诗歌的传统。在该传统的影响下,出现一系列提倡诗歌语言空灵含蓄、韵味深远的文论,形成了以“味”为核心探讨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理论体系。巧合的是,以味论诗的传统也可见于高度发达的波斯语古典诗歌。虽然在伊朗(波斯)没有形成关于这一传统的理论体系或诗论专著,但用甜味、成味、滋味以及芳香味来评论诗歌的现象大量存在于波斯古诗中。通过考察众多例证,可以发现两国的诗学味论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约翰逊在《诗人传》中丰富和发展了由“作家生平、人物素描和作品评介”组成的、以“人物素描”为核心的三元一体结构。《蒲柏传》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篇。在这篇传记中,约翰逊塑造和呈现了蒲柏的核心性格“明慎”及其双重表现。无论是拣选传主的生平信息,还是检视蒲柏诗歌的“优美”风貌,他都试图揭示它们与诗人性格相对应之处。约翰逊在保持“三元结构”各部分功能相对独立的同时,用一条线索贯穿传记始终,让各部分相互渗透、交融和阐发,使整篇文学传记成为浑然一体的结构。约翰逊所借鉴和完善的这种三元一体结构,对18世纪英国文学传记书写具
乔治·爱略特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对犹太形象的塑造与其对“音乐趣味”的讨论密切相关。通过犹太音乐家克莱斯默尔与中产阶级女主角关德琳在“音乐趣味”上的冲突,爱略特一方面再现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另一方面则凸显了犹太文化的情感力量。在她看来,“情感”所蕴涵的道德力量不仅能与中产阶级商品文化中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相抗衡,而且能修复物化了的人类本性所产生的冷漠与狭隘。可见,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音乐趣味”不只是一个趣味问题,它折射了爱略特对19世纪中产阶级道德观与价值观的
《格比尔百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著。泰戈尔对格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格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格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格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格比尔百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格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听到高莽同志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同时也为中国的俄苏文学界失去这样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多才多艺的研究家、翻译家和画家深感惋惜。论年龄和资历,高莽同志是我的长辈,应该说,我是读着他翻译的俄苏文学作品走进俄苏文学界的大门的。但是,我习惯地称他高莽同志,心里怀着一种敬意,感到一种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