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效系数法评价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

来源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以咸宁市为实证分析对象,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趋势和相对提升幅度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发展趋势与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联性;(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是提高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功效系数,咸宁市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4)06-0036-44 收稿日期:2014-05-25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强度也处在动态的系统变化过程中。城市土地用地功能具有综合性及多样性,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城市土地在空间上的安排、使用和优化,是给整个城市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总和。伴随着“两型社会”的开展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武京涛、涂建军等(2011)利用协同论思想建立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模型,在进行相关分析后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蔡滢滢、牟守国(2011)运用土地利用和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城市化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进而更好地制定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此外,也有学者立足于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的选择,并以某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是针对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言,对经济不发达、尤其是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还不够。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变异系数赋权与功效系数确定综合发展态势相结合,对咸宁市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增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咸宁市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鄂湘赣三省交汇中心,地跨东经113°32′-114°58′,北纬29°02′-30°19′,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的后花园。现辖四县一市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国土面积9831平方公里,占全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29%,截至201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47.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96万人,乡村人口132.54万人,城镇化率为46.45%,比2011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近年来,咸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12年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99亿元,比上年增加108.98亿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元的发展,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413.37公顷,其中商服用地97.74公顷,住宅用地475.17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43.59公顷,其他用地396.87公顷。
  2.2 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2013年《咸宁统计年鉴》和2004-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 研究方法和过程
  功效系数法根据系统工程目标规划原理提出,是指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该指标允许变动范围的相对位置,其基本思想是先运用功效系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同度量转换,然后再采用算术平均数或几何平均法,对各项功效系数求总功效系数,作为对总体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比较判定,总功效系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越好。城市土地利用涉及因素众多,运用功效系数法来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其计算过程如下。
  3.1 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允许范围
  根据选取指标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满意值是指在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优值;不允许值是指该指标不应该出现的最低值。对于具有正功效的指标而言,在选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值为满意值,最小值为不允许值,负功效的指标则恰好相反。允许变动范围的参照值就是满意值与不允许值之差。
  3.2 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
  
  
  
  
  
  式(1)中是现状值,和分别表示该指标的满意值与不允许值。
  3.3 综合评价指数
  
  (2)
  式(2)中I为综合评价指数,为权重,为功效系数。
  
  4 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核心工程,由于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反映和综合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咸宁市土地资源利用特点,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选取的指标中,由于各项指标对土地利用效益的贡献不同,因而有必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根据各指标包含的分辨信息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数,可有效消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如果某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上观测值的变异程度较大,说明评价对象达到该指标平均水平的难度较大,它可以明确区分各个评价对象在该方面的能力,应当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则应赋予较小的权数。若有某项指标的变异程度为零,则说明所有的评价对象在该指标上的观测值相等,该指标没有评价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3)
  
   (4)
  
  
  
   (5)
  
  式中表示各指标的平均数,和分别表示各指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4.3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公式,得到各指标权重值及功效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以上功效系数的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出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情况,并且由表3和图1可知,十年间咸宁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状态,与咸宁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基本相符。
  4.3.1 社会效益变化分析
  从表3和图1可知,咸宁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综合评价指数有一定波动性,但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0.6305上升到2012年的0.9868,年均增长率为5.10%,2003-2005年,社会效益指数有小幅波动,2005年之后则一直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幅度。
  从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各评价指标来看,2003-2012年间,随着人口增长,除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和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呈小幅度波动外,其他三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人口密度作为负向指标,在快速城市化的催动下不断增大,从2003年的282人/平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296人/平方米,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十年间咸宁市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从63人发展到133人;此外,居民生活质量中与土地利用相关的两个主要指标——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也呈不断增长趋势,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在2003年仅为5.61平方米,2013年提高到7.9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2003年的27.1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43.81平方米。从各指标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为8.56%,这与咸宁市的教育投入有很大关系,2012年,咸宁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总计为260406万元,2003年这一支出仅为31045万元,但已占到当年度咸宁市年度财政总支出的21.77%。
  咸宁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由2003年的6759.36元、5097元发展到2012年的18218元和14021元,年均增幅分别为11.65%和11.90%。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其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社会福利水平还有待加强,这一点从万人拥有的公共车辆数和万人拥有病床数上的波动情况即可反映出来。
  4.3.2 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因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的变化状况可以变相地反映经济效益发展情况,咸宁市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发展潜力巨大,研究年份内咸宁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数稳步提高,增长趋势阶段性较为明显:2003-2004年增长相对缓慢,2004-2007年加速增长,2007-2012年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出现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21世纪初也正是咸宁撤地建市的开局阶段,各项基础薄弱,发展较为困难,导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曲线在这一阶段较为平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咸宁市不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使该市经济不断发展,尤其2006年咸宁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为咸宁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后随着“1+8”城市圈试点工作的开展以及“建设鄂南强市”战略的推行,咸宁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各项评价指标来看,在研究时段内,以地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均财政收入为代表的士地生产率持续提高,2003年地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76万元/公顷、0.09万元/公顷,到2012年,两项指标分别发展到7.57万元/公顷、0.46万元/公顷,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59%和20.39%,表明咸宁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但工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以及土地利用粗放均成为经济效益上升到新台阶的瓶颈,制约了总体经济的发展。
  4.3.3 生态效益变化分析
  经济学家常把“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的现象称为“富饶的贫困”,咸宁是湖北省唯一一片红黄壤区,全市林深竹茂,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由表3和图1可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咸宁市生态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其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在2003-2006年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2007年出现小幅下降,2007年开始,其变化曲线急剧上扬,2011年达到最大值0.9810后,又出现小幅回落,究其原因,2006年之前,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咸宁市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投入相对匮乏,尤其2006年咸宁经济开发区建立后,经济规模不断增强,但是这种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生态效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2007年之后,咸宁市逐年增加环保投资,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能力逐年增强,使得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臻明显。
  自咸宁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后,咸宁更加关注土地的生态效益价值,其功效水平也不断提高,咸宁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改变,具体指标反映在市区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上,2003年,咸宁市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为9.65平方米,2012年发展到11.0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较快,从2003年的26.71%增加到2012年的41.61%,城市环境在评价区间内得到很大改观,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咸宁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源日趋多元化,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2003年咸宁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为7560万吨、8850吨,到2012年,两项指标数值分别发展到21768万吨和14168吨,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发展,探索找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将会对咸宁市土地利用总体水平的提升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4.3.4 综合效益变化分析
  土地对于人类的效益主要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短期来看,这三种效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从长远来看,三者是统一的,经济效益是核心,生态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对照表3和图1各年度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指数发展情况及变化轨迹后,不难发现2003至2012年间,咸宁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基本上呈同步增长趋势,可以说经济增长主导了整个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往往都是先考虑经济效益,然后才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使人口、技术、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逐渐向城市集中,直接导致城市规模扩大。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发挥最大的规模效应与集聚经济效应,将为城市土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全社会居住环境,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反映在不同层面各个相关指标的改善度上。总体看来,咸宁市土地利用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了地区社会事业的进步,基本实现了生态条件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第一,2003-2012年,咸宁市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呈上升态势。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迅猛发展的矛盾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缓解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压力,咸宁市先后实施出台相关政策,涉及加强土地统一管理、强化土地规划和计划的指导调控作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整合现有低效利用土地和严格土地执法等多方面的内容,此类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使得2003-2012年间咸宁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逐年增加,但土地利用三类效益增长幅度各不相同,根据本文的计算,咸宁市十年间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0%、5.47%和4.65%,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研究期内,咸宁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变化轨迹各不相同,其中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社会效益呈波动增长,生态效益总体上升,但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咸宁市经济政策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二者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
  第三,研究时段内咸宁市土地利用虽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以发挥土地利用最大潜力;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还有待加强。
  5.2 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时序变化研究,借鉴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实际经验,本文就如何提高咸宁市土地利用整体水平,增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5.2.1 控制人口数量,处理好土地利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这两种关系表现得尤为紧张,两种关系的核心——“人”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咸宁市2003-2012年人口逐年上升,人口密度也不断增加,成为制约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应从理智的角度并带有社会责任感来认识土地,尊重自然规划,控制人口数量,一方面要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5.2.2 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虽然咸宁市2003-2012年经济效益指数不断提高,但是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尤其咸宁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利用结构不合理且城市土地大量空置的现象,需全面盘点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产,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在建设用地方面,要在招商引资及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导企业投资有利于土地高效利用的项目,如先进技术的应用、对环境生态保护的投入等,在不依靠土地利用规模扩张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5.2.3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内涵
  研究期内,咸宁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虽然有一定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环保投入资金利用率不高,环境管理能力弱以及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结合咸宁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咸宁市生态优势,优先布局生态屏障用地;其次应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环保的投入力度,积极进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空间;此外,还应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城市污染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
  5.2.4 提高土地管理水平,重点抓好整体效益的协调提高
  咸宁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在研究时段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2007年的生态效益有所波动。分析表明,随着咸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但是对生态条件的改善力度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全市的整体土地利用系统看,今后要解决好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和谐中逐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洁 林鸿.宜宾市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四川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2.刘喜广 刘朝晖.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兆福.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1
  4.张旺峰 林志明.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5.査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浙江统计.2009.4
  6.佟香宁 杨钢桥 李美艳.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王筱明.基于熵权法的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2
  8.王琼 高敏华 瓦哈莆·哈力克.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4
  9.冯科 吴次芳 刘勇.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2
  10.李明月 江华.广州市土地效益评价.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
  11.吕洪波.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
  12.李刚 金盈戎 常友玲.基于变异系数赋权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21
  作者简介:
  李菁,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房地产管理。
  匡兵,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
  姚文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土地金融。
  冯银静,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土地金融。
  注: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103068)和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编号:2013WT014)共同资助。
  The Evaluation of Land Use Efficiency of Xianning City Based on 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
  Li Jing,Kuang Bing,Yao Wenzhen,Feng Yinjing
  Abstract: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many factors’comprehensive effect.This paper is taking advantage of Xianning city as actual analysis object,construct city land utilization benefi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social,economic and ecology,attempt to making a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ime series and the relative increase scope of Xianning city land utilization benefits based on 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Xianning city land utilization benefits has appear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between 2003 and 2012;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comprehensive benefits development trend linked with city land using economic benefits closely;adjust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ynchronized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Xianning city land using benefits.
  Keywords:Land use,Efficiency,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Xianning city
  李求军/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在监理制度建立后,监理企业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监理企业转型出发,分析了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现
2010年,财政信息化建设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遵循财政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全力推广实施应用支撑平台,深化财
北京:5月楼市继续升温,环比继续上涨rn进入2016年,开发商冲刺年终业绩后推盘乏力,开局楼市明显降温.分月来看,1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遇冷,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继续下滑,3月楼市迎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将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扩增,并检测细胞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然后以此作为种子细胞,分别以2×106个/ml和1×106 个/ml两种密度接
本刊讯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在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创新评价激励制度、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等方面做出明确
期刊
一、回顾2004年2004年,全行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按照中纪委和总行党委部署,紧紧围绕全行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
摘要:住宅是一种异质性商品,它的构成使用价值的各个特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特征价格定价模型广泛用于住宅的价值评估。但是由于住宅数据中常常表现出空间问题,使得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不再适用,空间效应在不动产领域的存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空间分析在住宅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回顾和阐述,首先分析空间效应的来源和影响,讨论了在传统模型中纳入空间效应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如何对这些空间效应进行有效建模和
从资信行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角度,首先对创立并继续发挥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美国资信评估业进行分析介绍,其后对世界若干国家对应行业进行概括介绍,并较详细的分析亚太地区的
众所周知,在我国广泛运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里面有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装置那就是继电保护装置,这个重要的装置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讲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整个电力系统
一、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工作rn2010年,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完成预决算项目评审、重大科技专项评审及各类专项资金核查共涉及资金589.31亿元.其中,评审预算项目12个,送审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