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特征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共体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中的冰芯资料揭示末次间冰期气候具有快速变化的不稳定性特征,而美国格陵兰冰盖计划(GISP2)却不曾发现其不稳定证据。本文通过黄土高原诸剖面的古气候代用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末次间冰期,特别是早期气候曾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气候波动,存在不稳定性特征,支持了GRIP结果,表明中国黄土含有极地北大西洋的气候信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记录。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西秦岭南亚带弧形构造控矿的新认识,初步探讨了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及控矿机制。两组斜列的弧形构造发育于白龙江复背斜东、西两端,并分别控制了两个Au(U-As-Sb-Cu)矿集区。弧形构造顶
论文从龙蟠地区的基本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的地貌地质特征,以此获取了客观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在现今应力场作用下工程坝肩边坡的稳定性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并对模
在华北盆地南缘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包括交代假象和交代残余枯内的一系列足以支持磁铁矿与的矿之间发生双向交代作用的确凿矿物学证据,甚至在同一个磁性矿物颗粒内,还辨认
大陆地壳的形成及其演化是地球动力学或大陆动力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用一种动力学的思想论述了原始大陆的形成和原始大陆的分裂与漂移。
本文介绍了大茅隧道岩石三轴实验和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了隧道围岩体应力作用特征。作用于该区的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量值不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W。这与我主要断裂为压扭性的力学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几个显著特点,并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谈了几点体会和看法。
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我校多年来在国际合作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国际合作项目中科研管理过程、医学伦理学问题、科研经
2012年2月10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合肥隆重开幕.我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教师陶玲作为连任多心的省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委员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关注民计民生。会议期间,陶玲
乌拉山群的变质-变形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认识^「1~3」。该文以固阳地区3幅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90年代以来周边地区1∶5万区调成果,提出晚太古宙乌拉山群经历了两期主要的构造变形。第一
首次在内蒙克什克腾旗增内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发现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花岗岩石林是在特殊的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中的节理和裂隙是形成石林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