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其特别的含义与现实价值。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从革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意识教育 式微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感恩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质的现象,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感恩意识的缺乏与淡薄。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因此,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式微的原因,并找出有效对策已成为现实之需。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范畴界定及其教育的现实价值
所谓感恩意识,是指人们知恩、识恩、欲施恩,既人们从主体自我的内心对于他人或它物给予帮助或恩惠的一种肯定,并由此产生谢意甚至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和情感活动。感恩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可概括为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乃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做到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达到施恩不求报的境界。
感恩意识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是和谐社会应有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开创性的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并将其放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的高度上。胡锦涛此后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可见,和谐与社会个体息息相关,个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感恩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进行。感恩则是人性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必须健全人格,感恩则是健全人格重要的部分。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式微的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不同思潮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和建立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却因此让大学生价值观念包括感恩意识具有了“功利”的现实面,如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以物质或金钱来衡量、享乐主义观念等。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意识较缺乏。
同时由于多元文化与不同思潮的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重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让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价值观混乱,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他们来说,有弃旧从新的倾向,传统感恩等美德观念被抛之脑后。
(二)家庭教育的错位。
家庭教育是大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家庭教育在现实操作面上多是注重智力开发、特长训练和升学文化课程,淡化甚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感恩等人文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受应试教育的模式化的影响,在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未大力进行感恩等教育内容的氛围影响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看重与升学相关的文化课程学习、特长训练等,忽视了孩子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这种错位的家庭教育导致大学生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甚至进入大学之后感恩意识都很淡薄。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基于高校自身的利益的考虑,高校教育重视就业率,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再者,大学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更加注重政治教育等方面,高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多有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现状,缺乏系统的感恩意识教育课程设置,同时教育方式陈旧,途径单一,因此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薄弱。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但自我教育能力较差。延续着人格形成期受到的局限性教育观念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认为接受家人、朋友甚至社会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强烈的感恩意识,甚至是报恩、施恩行动。
三、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革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
高校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将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实效性,首先要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树立或调整感恩教育目标,确立感恩教育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
(二)拓展感恩教育渠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挖掘传统感恩意识教育资源首先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感恩意识教育的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积极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让学生不仅感恩父母,也感恩母校、老师、同学、社会、国家以及大自然;其次可拓展校园网络渠道,通过校园BBS等渠道传播感恩文化,将校园网络发展成感恩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式。
纵观近期的各高校感恩意识教育实际操作中的方式,多采用感恩主题班会、感恩爱心捐赠活动、感恩实践活动等形式。这类活动多以班级或者院系为单位,形式上参与的人数众多,但正因如此,参与者的参与程度和受到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总体受益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过程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可塑性,在面向全体教育的同时兼顾个别特殊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涂纯英,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王飞,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与CIS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2][英]亚当·斯密著. 蒋自强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6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意识教育 式微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感恩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质的现象,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感恩意识的缺乏与淡薄。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因此,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式微的原因,并找出有效对策已成为现实之需。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范畴界定及其教育的现实价值
所谓感恩意识,是指人们知恩、识恩、欲施恩,既人们从主体自我的内心对于他人或它物给予帮助或恩惠的一种肯定,并由此产生谢意甚至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和情感活动。感恩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可概括为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乃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做到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达到施恩不求报的境界。
感恩意识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是和谐社会应有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开创性的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并将其放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的高度上。胡锦涛此后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可见,和谐与社会个体息息相关,个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感恩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进行。感恩则是人性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必须健全人格,感恩则是健全人格重要的部分。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式微的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不同思潮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和建立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却因此让大学生价值观念包括感恩意识具有了“功利”的现实面,如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以物质或金钱来衡量、享乐主义观念等。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意识较缺乏。
同时由于多元文化与不同思潮的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重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让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价值观混乱,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他们来说,有弃旧从新的倾向,传统感恩等美德观念被抛之脑后。
(二)家庭教育的错位。
家庭教育是大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家庭教育在现实操作面上多是注重智力开发、特长训练和升学文化课程,淡化甚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感恩等人文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受应试教育的模式化的影响,在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未大力进行感恩等教育内容的氛围影响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看重与升学相关的文化课程学习、特长训练等,忽视了孩子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这种错位的家庭教育导致大学生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甚至进入大学之后感恩意识都很淡薄。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基于高校自身的利益的考虑,高校教育重视就业率,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再者,大学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更加注重政治教育等方面,高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多有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现状,缺乏系统的感恩意识教育课程设置,同时教育方式陈旧,途径单一,因此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薄弱。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但自我教育能力较差。延续着人格形成期受到的局限性教育观念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认为接受家人、朋友甚至社会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强烈的感恩意识,甚至是报恩、施恩行动。
三、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革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
高校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将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实效性,首先要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树立或调整感恩教育目标,确立感恩教育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
(二)拓展感恩教育渠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挖掘传统感恩意识教育资源首先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感恩意识教育的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积极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让学生不仅感恩父母,也感恩母校、老师、同学、社会、国家以及大自然;其次可拓展校园网络渠道,通过校园BBS等渠道传播感恩文化,将校园网络发展成感恩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式。
纵观近期的各高校感恩意识教育实际操作中的方式,多采用感恩主题班会、感恩爱心捐赠活动、感恩实践活动等形式。这类活动多以班级或者院系为单位,形式上参与的人数众多,但正因如此,参与者的参与程度和受到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总体受益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过程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可塑性,在面向全体教育的同时兼顾个别特殊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涂纯英,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王飞,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与CIS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2][英]亚当·斯密著. 蒋自强译.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6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