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邪 东西问道的“垦荒者”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q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东西问道
  既学传统水墨,又学西方艺术与设计
  几经衝突、融和、矛盾、互补、选择、遊荡、明辩
  走出了一条东西融汇之路
  以文学为本,以设计为构理
  以传统价值观为根,以西方当代为表象
  传承立新,开创了崭新而独特的艺术面貌
  在香港画坛举足轻重,同时蜚声国际
  从文学到绘画,成就一代跨界水墨大师
  王无邪先生,香港画坛的著名人物,而其年少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小时候,家里有许多父亲的藏书,一直以来,我饱读诗书,当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诗人。”而他的名字,也是源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朱熹翻译说:“思无邪,诚也。”诚,即真诚,不虚伪。这种求真的态度,是王无邪先生今後在艺术路上的坚持与方向。
  抱以对文学的向往,王无邪先生早年开始学写散文新诗,投稿当时报章的学生园地版发表,後以英国的浪漫派为师,又转向英美的现代主义。中学毕业後,他即在1955年与友人出版了《诗朵》杂誌,1958年成立了“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出版《新思潮》杂誌,以“文化再造”为口号,可见其当时对理想的狂热。
  “之後,我发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追求文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我发觉自己的绘画能力还不错。”在喜欢文学之时,王无邪先生对绘画已有所倾向,自小喜欢想象绘画章回小说上的人物角色,竟还能无师自通,创作出一些新的东西。1956年,他开始自学绘画,並参加了香港美术会年展,正式活跃画坛。


  刚接触绘画艺术之时,他主要写实和水彩为主,跟随梁伯誉老师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训练。为跨入古典传统的门槛,他拜师吕寿琨老师,“所幸的是,吕老师设立新艺画苑,我得以机会投入其门下。”在其指导之下,王无邪先生临摹敦煌壁画、八大山人、吴道子等,继学郭熙、马远、夏珪、董源、巨然,再根据写生实景,以水墨方法画出。这种以水墨为媒介,进行多方面探索的学习之路,对其深受影响,决定了以水墨成为其最常用的创作媒介,“水墨所表现出来的广度与深度,可以纸上呈现无穷。”
  几个月前,王无邪先生的早期作品展“追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行,展览展出了他於1956年至1962年期间创作的22幅作品,这一系列与梦境相关的风景画,往往带有幻想世界或世外桃源的象徵,也流露出其当时追求文学梦的情怀。




  东西问道,愿做中西融汇的“垦荒者”
  为探求现代绘画道路,王无邪先生希望从西方艺术中寻求答案。
  1961年,他前往美国学习艺术及设计,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其所兼修的设计科目,对其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从理性观点处理视觉问题的习惯,同时对其思考能力大有裨益,“特别是约瑟·甘赞尼(Joseph Canzani)校长亲自讲授色彩概念一科,尤产生了深切的影响。”
  1965年,在美学习四年之後,王无邪先生受到西方艺术的熏陶,开启了自己求新寻異的新阶段。“在此时期,我虽有用油彩在油布上创作,但更喜欢用水墨和纸,在挥笔洒墨中融入几何及文学元素,以至人造物品形象。”自此,他的探索之路亦步亦行,开始有了雏形。
  回港後,他在当时的香港中文大学新成立的校外进修部谋得工作,负责艺术设计课程,这样的经历,令其对设计的感知更为深刻;之後又担任香港博物美术馆助理馆长,策划了每两年一次的当代香港艺术展,即香港艺术双年展的前身。
  “我想作深度的探索,不限於形式与技巧,不限於某时某地某一流派,不限於此时此地我可以到达的境地。我希望可以作出多方面的尝试,在东西之间,有太多未经探索的领域,而我或可成为垦荒者。”


  近半个世纪的探索,王无邪先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文学为情,设计构理,传统立根,现代求变。与此同时,热爱音乐的他,其作品中还流动着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人们发现:由他所创作出的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既能寻找北宋范宽的巨碑式山水结构的踪影,又有着包豪斯保罗?克利的几何分割造型之感,以及郭熙的旋动韻律,从而将中国传统的山水笔墨与西方的平面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融贯中西,独一无二,这标誌着:王无邪先生已成功地迈入了艺术生涯的新里程,与此同时,他更建立起了崭新而独特的香港艺术面貌。
  中西文化融汇之下,王无邪先生闯出了一片新的领域,他将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总结为一句话:“画西画时,很国画化;画国画时,很西画化。”而其山水情怀和设计理性的双重观念,影响了靳埭强、梁巨廷、毕子融等一代艺术家,开启了香港新水墨运动中设计水墨这条最为重要的分支,成为香港水墨界当之无愧的先驱之一。
  万事万物,偏爱画水
  水乃万物之源,王无邪先生对此亦有偏爱,在此他有自己的理由。
  一般而言,作品是艺术家的具象显情,在过往,王无邪先生的作品中,皆无特定的山、水、景,而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之神思篇所言,“登山则情满於山,观海则意溢於海”。“我写山是以耸向天际的巍峨之姿,来表达内心寻求超越的渴望。不过,我对水更有偏爱。”


  一方面,山有定形,得水而活。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有深重的无根感,而无根感常是我的艺术作品的内涵,我的山水是幻梦中呈示的形与影,有时受割裂,支离破碎,藏於暗淡光中。”而迁居香港之後,常见辽阔的海面,更希望将水能海纳百川的一面描绘出来。为此,水的无定与浩瀚,正成为了王无邪先生抒发内心感受的载体。
  近年,他最有代表性的两幅作品,为“水长流”系列。此系列作品,由水流形态所构成的交叉对角线,将山石分割成不同的几何平面,展现出一种抽象与写实之间的空灵美感,以及左右纵横的磅礡之势。
  2016年3月,“水墨跨界:王无邪绘画历程回顾展”在香港理工大学展出,其展出王无邪先生32幅画作。此次展览集结了他倾心绘画半世纪以来的心血之作,既有早年作品《残碑》《路遥》(1965),更有最新力作《上善若水》《秋山六连屏》(2015)等,展出了他在中西文化结合的绘画造诣,意境高远。当天的开幕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国际及香港艺术界数百名家共同出席。


  另外,多年来,王无邪先生不断出版著作,著有《平面设计原理》、《立体设计原理》、《Principles of Color Design》,这些书籍,大多是以立体思维,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处理形象、立体、平面的变化,是设计师、建筑师热衷的读物,因而出版之後,迅速成为畅销书籍,一度被翻译成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印尼文等多国文字,风靡中外。
  今天,年过八旬的王无邪先生,仍坚持几乎每天都去画室,“只要有精力,我会在艺术方面不断地追求、探索、深入、求新求变。”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如王无邪先生这样的艺术家,“问道於东,问道於西,问道於古,问道於今”,用半世纪时间踏出一条新路,不愧为东西问道的“垦荒者”、香港水墨先驱,更是香港艺术界的未来。

其他文献
對蘭花,他情有獨鍾  悉心培育,為市民送出一片雅致芬芳  對書法,他潛心鑽研  參詳名家,自學所成紙上的筆酣墨飽  對醫學,他認真員責  耕耘多年,寄希望今日業界精益求精  古人視君子如蘭  賴榮春先生亦具有同樣的品行  心繫社會,推崇國粹  高潔馥雅引春回  苦心建議導青年  作為香港曾經的新移民,赖榮春先生經歷了一段由奮鬥到逐漸美滿的過程,原本在内地供職於醫療系統的他,擁有優越的事業單位待遇,
期刊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  總會遇到一些溝溝坎坎  關鍵是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  他親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  於最谷底,他未曾氣餒  再出發,他抱着屢敗屢戰的決心  積累經驗,鋪就成功之路  他言,不念過去、不計將來  把握現在,即是最珍貴的  淡看起落 一往無前  改革開放如一股春風,吹遍全國,内地經濟的發展势頭吸引了眾多港商前來投資。郭偉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郭偉良先生是香港本地人,一直對經商頗感興趣
期刊
從一名普通義工  到傑出義工代表  梁秉堅先生磨勵了整整十年  懵懂、熱情、學習、沉澱、成長  他言:愛,讓内心強大  做義工,讓生命非同凡響  從一顆純粹服務的初心,到挖掘出義工世界的浩大廣博  讀完社工專業,剛出校門的梁秉堅先生在香港工會聯合會謀得一份工作,專注於地區事務,平日裏多接觸基層民眾,工作之餘,他抱着打發閒暇時間的心態,加入了義工服務——香港青年動力協會。  據了解,香港青年動力協會
期刊
第八届世界华人经济峰会16日在马六甲举行。此次峰会由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主办,主题为“中国——东盟:掌握契机,强化合作”。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以及华人精英齐聚一堂,共商世界各地的华人如何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掌握更多的商机。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世界华人经济峰会特刊中指出,马来西亚与中国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在过去10年来已经大幅度提升,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协定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战略夥伴关係,
期刊
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位於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又一个日子被载入史册。执行飞行任务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此次是今年50岁的景海鹏第三次完成太空飞行任务。两人刷新了中国人在太空驻留时间最久的纪录——33天,这是中国自2003年以来的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十一号飞船於10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是中国自2013年之
期刊
她獨立  在英國十八年  開闊眼界,磨礪心智  練就了篤定和堅強  成為命運的強者  她努力  與香港闊別十八年  試着在香港重新開始時  扛過了所有的彷徨與不安  在歲月中從容踱步  做最美的自己  獨立自强 激活了她的人生  曾有人說:女性獨立,則意味着她一生處在人生主戰場。自强自立女性模範——李荔芳女士,就是這樣一個獨立的女性。  三十年前,李荔芳女士來到英國,一待就是十八年,從求學到結婚生
期刊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正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会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有37个国家的3533家参展商、23334个项目参展和入库,涵盖了AR/VR、物联网、智能製造、互联网+、大数据、节能环保、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平闆和现代农业等领域。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万人次观众参观了主会场和分会场,331家海内外媒体的2441名记者参
期刊
1 1月1 9日消息,经过两天的奋战,港珠澳大桥桥樑工程CB06标钢桥面铺装首件製工程铺装施工顺利完成。这标誌着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正式实施,为全面完成标段施工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首件製工程施工段落为左幅K 2 1 + 4 2 3至K22+083,施工总长为660米,施工总面积为8976平方米。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表示,项目部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凖备,通过两次试验段的实施和验证,在人员
期刊
为期3天的首届“一带一路”建设暨“开放新格局下的港澳与内地经贸关係”学术研讨会20日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内地、港澳地区20所高校和智库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港澳经济转型,开放型经济与全球价值链等前瞻性议题研讨交流、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由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是“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後举办
期刊
中国首个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揭牌暨签约仪式18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司长雷振刚,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党委书记林如鹏等出席揭牌仪式。  暨南大学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是在该校此前已投入使用的“WE创空间”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而成立的。该众创空间与暨南大学“赢在创新”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协同运作,致力於打造一个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