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的狗变暴躁了 心理问题不是人类的专属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的猫咪忽然总喜欢独自蹲在房间的角落,你的狗狗忽然变得暴躁,把你的拖鞋撕碎摆在床边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它们正备受焦虑的摧残?
  当担任法国总统长达12 年之久的希拉克决意退出下一届总统竞选之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不但会改变他自己的人生轨迹,而且也会影响他的爱犬苏莫的狗生轨迹。
  苏莫是马耳他犬和比熊犬的后代,性情温顺,非常活泼。但当希拉克搬离豪华阔绰的爱丽舍宫后,苏莫很快变得食欲不振,郁郁寡欢。
  希拉克的夫人伯纳黛特认为,苏莫早已习惯了在总统府邸内大花园中的畅快生活,现在根本无法适应住在大公寓里的生活,从而陷入了焦虑和抑郁。兽医给它服用了百忧解,但却没起到什么效果。心烦意乱的苏莫先后两次咬伤了希拉克。最终,希拉克不得不将它送到乡下的一处农场。自由驰骋的生活让苏莫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乐趣,据说它再也没有咬过人。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宠物都会在转换环境后改变行为习惯,变得或忧郁、或暴躁、或不安。我们曾经听说过或看见过,一些宠物失去伴侣后变得很伤心。有时候,它们因为心理受伤太深而无法康复,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死去。但是,动物的心理疾病表现形式可能是多样的。有些宠物鸟类会中邪一样疯狂地拔自己的羽毛,有些宠物狗会猛舔自己的尾巴或爪子,就像有的人会像强迫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洗手。有的动物甚至还会自残。看起来,动物心理疾病的触发因素,许多都与人类相同,如失去亲人或伴侣,失去自由,受到压力、创伤或虐待。因此,那些被关起来的动物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那么,动物也会焦虑吗?
  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在焦虑失调症领域做出了重要研究。“动物有精神状态吗?我们不知道,也许永远无法知道。”他在2012年《大脑世界》杂志的采访中说道。对于勒杜教授来说,观察到动物的一些失常行为并不足以将其命名为“焦虑”,因为我们无法进入动物的主观世界。它也许是情绪,也许只是一种面对危险的自动反应。因为无法像我们通过语言了解其他人的感受一样,我们没办法了解动物的大脑,因此也无法做出结论。
  但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贾克·潘克斯普(Jaak Panksepp)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最著名的研究是给老鼠挠痒痒,实验中发现老鼠会发出高频率的,人类无法听到的“笑声”。他研究这种非条件的情绪系统。当说到恐惧,那是一种自觉的、天生的情绪,而不少是在实验室里经反复刺激制造出来的恐惧。通过对动物的扁桃核、下丘脑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人类大脑中控制恐惧的中心)进行深脑刺激,潘克斯普成功触发了恐惧,然后观察老鼠如何反应。他发现通过激活控制恐惧的区域,动物不仅会进入“或逃或战”的反应,也会试着关闭大脑中的恐惧。当深度刺激人脑时,人也会感到恐惧,他们描述为“我害怕死掉”,“一种不确定感,就像进入一条漫长而黑暗的隧道”(根据潘斯克普2012年的著作《大脑的构造》中的研究)。潘克斯普说受到相同刺激时,老鼠和人都会有种不适感。
  当然,恐惧和焦虑不是一回事。恐惧是一种原始的情感,而焦虑要复杂得多。“是一种你有所投射的东西,你和这世界的对抗,或者别人对你很差。”潘克斯普说,“我们没办法知道动物的想法。”但是,他猜测动物会经历它们“有所思的焦虑”。“我个人相信它们会这样是因为它们有足够多的脑内物质,位于和人类似的区域,控制思想,担心基本的生存问题。”
  其他科学家也认为,许多动物似乎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困扰。不管它们是宠物,还是动物园或马戏团里经过免疫处理的动物,它们都难免有心理上的问题,可能会变得异常伤心、焦虑,甚至会引起精神创伤。以前,我们曾经认为心理疾病是我们人类特有的问题,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种动物可能和我们人类一样会遇到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这些不幸的动物的研究,科学家们或许能够弄清楚人类患有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以及为什么这种疾病也会随着进化。
  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那些在实验中用于科学研究的黑猩猩、黑猩猩孤儿、被陷阱捕获或被非法贩卖的黑猩猩,都有抑郁或創伤后精神失调症状。一些精神压力较大事件也会在动物的基因里留下印迹。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独居的非洲灰鹦鹉比那些成双成对者基因创伤更严重。科学家用染色体端粒来解释这一现象。染色体端粒就是染色体端位上的着丝点,会随着年龄增长或压力增大而缓慢缩小。独居的9岁鹦鹉的染色体端粒,竟然与成对生活的23岁鹦鹉的染色体端粒一样短。看起来,社会剥夺问题已对鹦鹉造成了心理压力,就和人类的心理压抑一样。
  目前,所有的相关案例都来自圈养哺乳动物或宠物,人们还很难发现野生动物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而且也难于验证。原因很简单,患有心理疾病的动物在野生环境中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它们并不需要像人类那样,患病时需要照料和帮助,因为这并不是那种一定要紧急完成否则就无法生存的任务。更确切地说,很难判断一个似乎古怪的行为究竟是不是疾病的症状,也有可能是一次偶然出现的意外现象。
  科学家表示,目前为止尚不清楚这些动物心理健康问题意味着什么,要想完全弄明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基因研究表明,所有拥有大脑的动物都有可能失去某些方面的“精神”。许多治疗人类心理疾病的疗法和药物都是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的。
其他文献
本文对结构及胶结处木材破坏率测定方法的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木结构越来
本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法)测定中林46杨(Populus Xeuramericana(Dode)Guiner CL.Zhonglin -46)直立倾斜树干四种内源激素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赤霉
会议
本文介绍木质材料持续负载效应研究进展、应力与荷载持续时间之间关系的线性损伤积累模型,国外的相关测试和评价标准,分析比较了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持续负载影响系
本文以在竹地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类竹刨花为原料,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原料纤维素结晶度及其在漆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ROS自由基相对浓度,并用漆酶
会议
本文研究了蔗渣-木材纤维混合比对蔗渣-木材复合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蔗渣-木材复合中密度纤维板:蔗渣-木材复合中密
会议
绿色环保产品-植物纤维发泡材料包装制品是EPS发泡塑料包装材料的理想替代品,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内外还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本文主要对新型环保的植物纤维发泡材料制品的制作、
本文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规格材(40 mm×65mm、40mm×90mmI、40 mm×140 mm)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为例,介绍了一种建立规格材的强度性质间关系的方法。首先,建立规格材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物质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木材/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研究现状、结构表征以及复合机理做了深入的探讨,并且简要介绍了其他生物质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
本文以苎麻秆为原料,采用普通热压法和喷蒸热压法研制无胶碎料板,探讨了无胶碎料板的密度与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关系,对两种工艺条件下无胶碎
塑木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时需进行涂饰、贴面等二次加工处理,因此要求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本文建立了表征聚乙烯基/稻壳粉复合材料表面动态润湿性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