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微课就目前教育变革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数学的散发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引言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具有着简短精炼的优势,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微课教学属于网络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具有着全程记录、互联网教学相整合的优势,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1]。本文通过对微课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索,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对提升我国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微课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微课的使用实现了老师教学时从演说到引导学习的重要转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较为枯燥没有活力,通过现代化的微课视频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色的教学模式,引导着小学生跟着微课视频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更大程度上面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发散性思维,对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应用有着积极地意义[2]。传统的数学教学较为枯燥难学,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并且学习的积极性较差。通过对数学教学引入微课进行改变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数字的大小认识”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这样开启新的课程,“今天我们的数学小精灵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同学们认真观看,寻找到我们需要的数学知识”然后播放微课课程,然后数学小精灵登场,给小朋友打招呼,并引导进入新的数学课程教学短片,影片当中出现几位小朋友并逐一介绍,视频当中的小朋友每个人拿着不同数量的水果,并对水果的数量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数学小精灵与小朋友产生互动,向小朋友们进行询问,引导小朋友进行解答,并使小朋友认识大于号“>”与小于号“<”。老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为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里面。通过微课与老师的双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数学思维[3]。
  二、微课与“课程重点”的融合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需要老师对数学课程进行各种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各个知识点。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学习效率不高,学生也难以理解各种知识点的重点问题,导致教学时间的及大浪费,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能有着良好的提升,但是微课对于“课程重点”讲解有着重要的帮助[4]。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课程中,有着很多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理解乘法的意义,及时学会了乘法但是在对乘法的应用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通过微课方式的教学就能很好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的前段部分介绍乘法的意义,中段对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后端进行乘法的应用,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得學生更够更好的掌握住乘法知识的重点。首先,数学小精灵进行课程的开场引导学生进入乘法数学课程教学里,并对乘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中段对乘法口诀进行简单复习,后端为情景模拟以及应用扩展,通过帮助“小朋友”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小朋友到农庄去游玩,看到有很多的笼子,里面有着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想知道这些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但是由于小动物一直在移动,小朋友每次都数不清楚,然后向数学小精灵进行求助,然后数学小精灵就向各位学生提出提出问题,寻求小朋友的帮助。
  三、微课与“课后复习”的融合
  微课对数学课程的课后复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入“数学小精灵”这一元素,通过数学小精灵与小朋友做朋友,能够引导小朋友进行课后的复习以及总结。其次,目前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有了电脑等网络设备,老师可以对家长进行指导,引导小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学习,通过微课网络视频课程能够链接起校园与家庭,课堂与课后的学习互动,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在“玩中学习,学习中玩”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学以致用。
  四、微课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够学以致用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最终的目的[5]。小学的数学所传授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知识的前提,所涉及到的知识的应用也较为的广泛,涉及到了较多的方面。传统的数学数学教学模式有着其局限性,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思维开发不足,课堂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底下,不能良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微课就有着精简、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知识拓展一直都是传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所缺乏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不能使得学生自主的深入的进行学习与应用。但是,微课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讲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复习,学校以及家庭串联在了一起,使得学生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你能够不受限制的进行知识的掌握与拓展,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的知识拓展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散性,提升其应用能力[6]。
  五、结束语
  时代的进步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目前应用的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表现出了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微课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建议,首先,通过与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融合,通过微课与老师的双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数学思维。其次,通过与掌握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融合,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掌握住数学课程存在的难点,激发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后能够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开春.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43+145.
  [2]周太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68-69.
  [3]何拴成.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8):136.
  [4]王成菊,王怀伟.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44.
  [5]成希国.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75+86.
  [6]修洁.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135-136+151.
其他文献
“虚实二分”最早始于宋,是当时为了讲求修辞和鉴赏语言方便而提出的一种相当灵活的说法,属于修辞学范畴。清代以《虚字说》为代表的虚词研究专著继承这个说法,《马氏文通》
教材在"免疫调节"一节的叙述相对简单,有些问题学生难以理解,而且还存在很多争论。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了整理和总结,以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期刊
<正>1引言近五十多年来,福建省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尤其以暴雨、台风、低温、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事件造成的灾损为重[1]。因此,研究福建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变化
本文以凤凰卫视建筑类节目《筑梦天下》中的客家民居专题为例,从电视专题节目的文本叙事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古建筑的传承与保护的视野下,客家土楼在电视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概述了天然气燃烧利用的过程,介绍了不同燃烧过程热效率和有用能效率的计算结果,并就天然气燃烧利用过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木质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往往能在室内空间营造出安静、温馨、亲切的装饰效果.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而亲切、舒适的室内环境能给人带来放松和愉悦感.木质材料所呈现的质
2008年12月8日,国内特种计算机企业研祥集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共同签署了嵌入式技术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就研祥特种计算机与“龙芯”CPU的应用
职业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有着其特殊性,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因为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