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a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介了现阶段新鲜茶树菇贮藏保鲜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安全无毒,经济可行,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使茶树在2~3℃的条件下保持30d货架期;在15~20℃的条件,可以保持10d的货架期。
  关键词:茶树菇;气调;保鲜
  中图分类号:TS2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40003
  引言
  茶树菇为原产于中国的食用菌,因其可在柳树、茶树、杨树等树种的枯树桩上生长,故又名柳松茸、茶树菇、杨树菇等。茶树菇还因其具有脆嫩的口感、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成分、种类繁多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生理功能活性成分而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4]。
  然而茶树菇在采后仍是一个具有强烈新陈代谢活动的有机体,其采后呼吸类型为跃变型。茶树菇采后的新陈代谢会引起菌柄伸长、菌体褐变、开伞、失水萎缩、风味质地下降,因此茶树菇属于难以储运的食用菌,新鲜茶树菇在采收后的3 d内,菇体就会因失水过多而萎蔫、菌体、菇褶开始褐变,根部和菌伞边缘开始腐烂。每年的出菇盛期,由于大量新鲜茶树菇集中上市,市场却没有适当扩大,因而鲜菇难以销售,价格低下,导致菇农利益受损,制约了茶树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远离种植区的区域,又因新鲜茶树菇难以储运而无货可售。因而对新鲜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 茶树菇主要保鲜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注重,市场对作为健康食品的茶树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科研人员以及菇农对茶树菇的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然而,国内的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科学管理水平低,企业化运作起步较晚,商业化程度有限,相关研究主要以休闲食品加工、有效成分提取、高产栽培技术、采后干制技术为主,关于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的研究鲜有公开报道,相关报道主要是冷藏保鲜、自发气调保鲜、O3保鲜及化学药剂保鲜。
  1.1 冷藏保鲜
  通过适当的降低温度来抑制茶树菇采后的新陈代谢和催化酶的活性达到延长茶树菇贮藏期和货架期的保鲜方法[5]。25℃恒温贮藏,茶树菇在2d内会发生腐烂,而在5℃茶树菇可以保持8d的货架期。因为适当的低温有效地减少了茶树菇采后的物质消耗,抑制了茶树菇的新陈代谢作用,延缓茶树菇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膜脂过氧化[6]。低温结合真空对薄膜袋包装的茶树菇进行预冷,对茶树菇的采后保鲜具有显著效果,具体表现为茶树菇在采后10d内不褐变、不开伞、不萎蔫、菌膜不脱落,失重率比常温贮藏减少7%,呼吸强度比常温贮藏低30%,Vc保存率比常温贮藏高20.5%[7]。
  1.2 自发气调保鲜
  以塑料周转篮为承载体,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采收7、8成熟的茶树菇整齐地摆放于周转篮内,置于5℃的低温下,并结合低压处理,抑制呼吸强度,可防止失水,阻止乙烯的形成和累积,降低营养基质损耗,抑制PPO活力,延缓菇体新陈代谢速度,防止微生物繁殖,延长菇体保鲜期和货架期,可以使新鲜茶树菇贮藏到25d时,好菇率仍为97.5%,菇体各项理化指标基本保持在采收时水平。
  1.3 臭氧保鲜
  将茶树菇放置于一定浓度的臭氧环境中,利用臭氧的杀菌作用来保鲜的一种方法。O3处理茶树菇30S后,在约20℃下贮藏,可以减弱新鲜茶树菇采后的呼吸强度,并且在不明显影响茶树菇失重率和电导率的情况下,减少茶树菇采后游离氨基酸的生成,然而O3的处理时间变为60~120S时,则不利于茶树菇的保鲜[8]。
  1.4 化学药剂保鲜
  Na2S2O5,柠檬酸、比久、NaCI和Vc有抑制菇体开伞、褐变和腐烂的作用,是食用菌保鲜过程中应用较多的化学药剂,除此之外茶树菇保鲜中还常用EDTA-2Na、L-Cys、CA或PA为保鲜剂。茶树菇用复合保鲜剂(浓度分别为2.5、0.5、1.0和3.0mg·ml-1的L-Cys、EDTA-2Na、PA和CA组成)处理后,在9~11℃下保鲜6d,贮藏期间无异味,不开伞,呼吸强度和褐变度显著低于对照[9]。
  上述保鲜方法对茶树菇的采后贮藏有一定地效用,但因各种保鲜及包装方法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因而未能在商业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低温保鲜单独使用保鲜期较短,土建投资大;化学保鲜的药剂浓度控制和残留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自发气调保鲜的前期降氧速度慢,随着贮藏期的增加,CO2的浓度会积累的越来越高,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茶树菇酒精中毒;单独使用O3对茶树菇进行处理的效果非常有限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延长茶树菇采后的贮藏保鲜期,延缓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成为了茶树菇生产经营者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2 茶树菇气调保鲜新工艺
  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一套安全无毒,经济可行,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新方法,以充分满足茶树菇现有的生产模式和采后贮运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采后损失,增加菇农和相关企业的收益,提高茶树菇产业整体效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与茶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中国西部食用菌博览园内多家公司联合改进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使得茶树菇在常温(25℃)下采后货架期延长至7d以上,为种植企业和销售公司减少了很大的损失。其保鲜及包装技术由以下步骤组成。
  2.1 选择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体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形一致、无虫害的新鲜菇体进行采收
  清除新鲜茶树菇根部基质,去除茶树菇基部老化组织。由于茶树菇根基部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病原菌,去掉其带基质的根部可以有效减少茶树菇菇体所携带的微生物和病原菌,有效降低茶树菇发病和感染病菌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2.2 将采收后的茶树菇进行紫外灭菌
  用9W紫外灯距离茶树菇菇体30~50cm处进行照射3~5min,进一步杀灭茶树菇菇体所携带的微生物和病原菌,经试验检验,经紫外杀菌后,茶树菇菇体所携带微生物将减少73%。   2.3 装箱
  将灭菌后的茶树菇装入塑料箱周转箱中,周转箱底部和四周垫两层木浆材质的白纸,白纸厚度为0.08~0.10mm,60~80g/m2,纸张大小根据周转箱进行定制或裁剪。所有茶树菇要求菌伞朝外,菌柄朝里放置,使得菌伞都是紧靠周转箱边缘,菌柄位于周转箱中部,茶树菇堆积高度不能超出周转箱的上部边缘,装箱过程中,每7~10cm的厚度盖两层白纸,用白纸将上下层的茶树菇分开,装箱结束后,最上层同样盖两张白纸,使得茶树菇不暴露在空气中。在茶树菇装箱后,白纸可以吸收掉茶树菇呼吸出的水分,使得茶树菇菇体不会接触到明水,在储运后期,潮湿的白纸还可以具有保湿保水的作用,所以,铺垫白纸不仅缓冲作用,还具有吸水保水效果,此处虽然简单,但是决定茶树菇储运过程中保鲜效果的重要步骤,在多种水果蔬菜采后贮藏保鲜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4 抽真空
  将装有茶树菇的周转箱放入气调包装袋中,然后将包装袋中的空气用真空泵抽空。
  2.5 往抽空的气调保鲜袋中充入调配好的保鲜气体
  其气体比例为氧气3%~7%,二氧化碳2%~5%,氮气余量;
  2.6 将包装后的茶树菇放入2~3℃的条件下
  可以放置30d,在30d时,茶树菇失重6.3%,腐烂率3.8%;放置15~20℃的条件,可以放置10d,在10d时,茶树失重7.2%,腐烂率2.5%。
  3 总结
  茶树菇的气调保鲜新工艺在实验室小试以及车间中试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下一步将会在企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并结合其他食用菌的特性,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气调保鲜新工艺,为食用菌产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志兰. 茶树菇[J].湖南农业, 2001(11): 11-12.
  [2] 张彩菊,张慜.茶树菇超微粉体性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4,23(3): 92-94.
  [3] 邓超,邬敏辰.茶树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5, 26(8): 104-106.
  [4] 李铁华,张慜.硅窗气调保鲜贮藏茶树菇的化学及生理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9, 30(6): 255-259.
  [5] 王林贵,丙康林,韩永斌等.贮藏温度对茶薪菇新鲜度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4,23(5):4648.
  [6] 吕作舟.食用菌保鲜与加工[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7] 石小琼,邓金星,张映斌.真空预冷技术在茶树菇冷藏保鲜上的应用研究[J]制冷学报,2001,(3):41-45.
  [8] 段颖,耿胜荣,韩永斌等. O3处理对茶薪菇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4,25(9):124-125
  [9]段颖.茶薪菇贮藏特性和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花卉众多,各地分布花卉有其各自的生态习性和不同的栽培技术要求,了解各气象因子与花卉的关系和花期基础原理的掌握,可以更好、更规范的科学化栽培管理,为花卉种植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达到科学种植的目的。关键词:花卉生长发育;环境气候;生长期;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土地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地跨3带——热带、温带、寒带,使得我国花卉形成了极多的种类,有热带花
摘 要:为了精确预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播始期长度,本文以南京地区2004-200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不育系播始期资料为基础,对培矮64S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判别培矮64S的光温特性,选取和比较了净效积温法和水稻“钟”模型的预测效果,并利用南京地区多年的气象资料,用水稻“钟”模型进行南京地区培矮64S播种期的预测。结果显示,培矮64S的感光性较弱、感温性较强,播始期长度为89d,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通过具有合理性、多样性和适用性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以植物乳杆菌ZR09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酵上清液的抗菌谱、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ZR09的发酵上清液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抑菌活性,其中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率均达90%以上,对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抑菌率稍差,为80%左右。初步推断植物乳杆菌ZR09的抑菌机理是通
摘 要: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果树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能够栽培生长的果树达七百余种,果树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和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代表性的果树栽培管理和种植技术,对果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果树栽培;管理措施;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
摘 要:果蔬商品化过程是指将果蔬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果蔬整个商品化处理过程是指果蔬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技术处理过程。本文对于果蔬商品化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大致论述。  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生产线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完整的果蔬商品化处理大致需要以下10个生产流程,配以相应机械设备,设置合理的技术参数,
摘 要:通过对2015年4月2日辽宁东南部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影响系统为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低空激流将暖湿气流输送降水区。产生暴雨要有充沛水汽的供应和深厚的湿层。暴雨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和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关键词:4月暴雨;天气形势;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有时会涉及到一些概念的教学,小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上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相关知识。本文将站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视角,简要分析怎样教学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希望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051-01  在
摘 要:灾后城镇社区重建规划设计,对加快灾后民众的心理恢复,促进灾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概述灾后景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后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伦理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灾后景观设计;人文伦理问题;解决对策;心理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45  灾后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伦理就是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被称之为“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日趋严重。这里以吉林省科技人员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关键词:关注;解决;科技人员;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8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