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选择了非外包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进一步完善特藏期刊的回溯建库工作,还需要加强与其它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上的沟通合作,加强建库后特藏期刊数据维护,加强建库后特色期刊数据的整理工作。
  〔关键词〕特藏期刊;回溯建库;非外包模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3.02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3-0096-03
  Considerations on Retrospective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Journal Collections
  ——A Case Study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iesGu Qinghua
  (Librar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Library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did not take an outsourcing method for the non-retrospective database of special journal collections,and achieved some success.To further improve the work quality of retrospective database construction,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libraries work,to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data of special journal collec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journals data.
  〔Keywords〕special journal collections;retrospective database;non outsourcing
  
  特藏期刊是指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期刊,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刊物历经战火的磨难,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4],然而高校图书馆的特藏期刊因存量少,年代久远,一直不受重视,其回溯建库工作也比较滞后。近年来图书馆纷纷意识到特藏期刊的珍贵性,先后对特藏期刊进行了回溯建库,为实现特藏文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在图书馆工作掀起了“业务外包热”的风潮下[5],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此次特藏期刊的回溯建库工作却改变了以往全外包或半外包的模式,采取了由馆内专业编目人员独立完成的非外包模式,即从贴条码、编目数据、添加馆藏项、审核数据和数据库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由馆专业人员完成,目前本馆的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1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选择非外包模式的缘由1.1 特藏期刊著录情况较现代期刊复杂,具有与现代期刊不同的特征特藏期刊出版于历史的特殊时期,具有与现代期刊不同的特征,首先版本较多,有版次版本,如原版本(初版本)、重印本(补印本)、再版本、影印本;有形态版本,如合订本、签名本、毛边本、伪装本,改版本;还有地区版本、语种版本等[3]。其次休刊、复刊、停刊情况较多;出版发行地变化多;社会影响力大的期刊多;由名人担任主编、编辑及由名人题写刊名的期刊多。以上特征使特藏期刊著录比现代期刊著录复杂,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藏期刊特色品种又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图书馆的部分特藏期刊属地方文献,流传甚少,CALIS上根本没有其原编数据。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期刊CALIS数据命中率不到40%,而且从套录源下载的部分期刊数据版本信息、出版发行信息标识、个人责任款项著录不全,外包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有些只是经过短期的MARC格式培训后就匆匆上岗,学科知识面狭窄,对期刊分类不熟,对期刊版本、特别刊号也无法从经验上准确判断,因此无法胜任民国期刊的著录工作,加上特藏期刊纸张陈旧,易出现老化脱期现象,如果外包就更容易使期刊受损。
  1.2 期刊回溯建库外包模式导致了期刊数据差错多
  近年来高校的合并、扩招现象使图书馆文献采购量大幅度增加,馆内编目人员无法完成急增的编目工作量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一些高校新书编目、回溯建库纷纷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外包模式[5],从2005年起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先后将图书编目、建国以来的过刊回溯工作承包给几家数据商,由于外包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工作量密切相关,他们是按照著录文献的数量领取薪酬,部分外包编目人员为了赶工,常常忽视主要字段的检查,比如题名、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字段,导致读者无法检索到或识别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因为期刊相同或相似题名较多,外包人员偶尔会将期刊馆藏数据也挂错地方,所以建库后数据的质量控制任务很重,这些重任实质上全部落在图书馆内部的编目员身上。
  1.3 馆内专业编目人员业务水平高,职业责任感强
  馆内专业编目人员由于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对期刊的文献特征很熟练,对编目原理及CNMARC数据各字段功能比外包工作人员理解得更透彻,能准确判断和分析套录数据源中的错误,外包工作人员却无法发现数据源中分类和主题上的错误。他们的编目方式普遍采取参考国图和CALIS上的数据,如果没有则完全照搬在版编目的信息。馆内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仅高,而且工作的源动力与外包人员不同,他们对图书馆充满热爱,有一种职业归属感,因此责任心更强,对待期刊的著录工作也就更耐心、细致一些。
  2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特藏期刊回溯建库过程遵循的原则2.1 著录标准化原则
  本馆在特藏期刊回溯建库前参照《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3792.3-85制定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细则》,在参照编目规则的基础上还根据特藏期刊的时代特征总结了著录要点,即注意版本的识别与版本信息的客观著录,注意对出版发行信息的完整描述等,以达到著录标准化原则,其次所用的编目语言也实行规范化,如出版地不使用简化词“该组”,“该刊社”等,附注字段也要用高度概括的精练语句来描述。
  2.2 字体繁简原则
  清末、民国时期字体大部分使用繁体字,为了体现时代特征,可采用繁简结合的方法,题名、责任者等主要检索字段用繁体字,其它字段用简体字,当题名使用繁体字时,要在518字段著录与繁体字对应的简体字题名以提供检索,防止读者检索不到的现象发生。
  2.3 期刊信息详简著录原则
  特藏期刊编目数据是详是简不能机械化,期刊信息详简著录原则一定要建立能确定具体文献的基础上,基本的检索字段都不能省。根据文献具体情况灵活利用现有的编目规则对期刊数据进行可详可简的设计,如对读者利用率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特藏期刊精心进行详细著录,除了基本的检索字段外,还需要增加附注字段的著录,用以描述发刊主旨、刊物主要栏目等内容;对读者利用率低的特藏期刊如理科类刊物,可以简单著录。
  2.4 添加馆藏项数据准确性原则
  馆藏信息是读者检索期刊目录的一个重要部分,馆藏项信息包括馆藏地点、索取号、条码号、收藏年代、卷期及缺藏情况等,特藏期刊因其年号为光绪或民国时期年号,馆藏项中要著录其对应的公元年,其次特藏期刊容易出现期号不连续,断期,脱期等情况,而简装本封面上人工手写的年卷期标识有些不正确,在添加馆藏项前一定要先核对好年卷期号再录入。
  3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采取非外包模式取得的成效3.1 特藏期刊数据的准确率、完整率高
  期刊回溯建库外包模式完成的数据准确率低,2007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检查外包期刊回溯建库数据,发现数据的准确率还不到70%,容易出现部分期刊CNMARC数据不完整、馆藏添加项挂错或年卷期号录入错误等,给审核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此次由本馆编目人员独立完成的特藏期刊经过反复自查数据准确率及完整率都很高,在著录过程中编目人员做到了4点注意:(1)注意对期刊版本的识别及版本信息的客观著录;(2)注意对出版发行信息的完整著录;(3)注意对社会影响力大的期刊进行详细著录;(4)注意对个人责任款项及名人题写刊名情况的著录。因此在馆藏书目检索页面特藏期刊读者检出率满意度高,每条CNMARC数据反映的期刊信息较全面。
  3.2 特藏期刊的文献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馆编目人员在回溯建库过程中根据期刊工作经验对创刊号、复刊号、休刊号、终刊号、纪念号等特别刊号在CNMARC数据及馆藏添加项中进行了标注,例如期刊合订本中的某一期为纪念号,在CNMARC数据中用315字段说明纪念期号和纪念分册题名,在517字段作一个纪念分册题名检索点,在馆藏添加项中具体期号后也作纪念号标识。这样读者在书目检索页面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刊号的馆藏,发挥了机读目录多元化的检索优势。对一些经查证存世量少思想进步的期刊,经考证后在在200字段正题名后标注了“[新善本]”[6]。对一些除正题名外的其它有检索意义的题名在517字段作了检索点[2],特藏期刊的文献特色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期刊CNMARC数据对文献特色表达清楚,大大满足了读者对特藏期刊多方位多角度的检索需求。
  3.3 馆内编目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工作效率取得了双效提高特藏期刊与现代期刊特征有着较大的差别,工作人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特藏期刊的历史特征,了解近现代期刊版本的变迁,提高期刊版本的识别能力,建库前要针对特藏期刊的时代特征总结著录要点,完成回溯建库工作后编目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充满了工作的成就感,其次特藏期刊回溯建库不采取外包模式,体现了馆领导对特藏文献的重视,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对特藏期刊回溯建库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4.1 加强与其它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沟通合作
  各高校图书馆很重视文献资源共享,但在工作过程中各图书馆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只能通过自己摸索解决,各个馆都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和工作管理特性,有专门制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细则,如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回溯建库前先参照编目规则制定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著录细则》,在细则强调了修改套录数据时应该注意的关键字段,做原编时应该重视的检索字段等,各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这些工作流程、工作细则,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使回溯建库工作更完善。沟通的方式可以选择现代网络,也可以通过座谈,总之在回溯建库过程中加强探讨,可以缩短建库时间,早日实现特藏文献的资源共享。
  4.2 加强建库后的特藏期刊数据维护
  清末至解放前的期刊很多是内部发行的,从部分期刊题名页、版权页上根本找不到编辑、出版者等规定的著录源信息,而且从网上也无法考证,如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期刊《人间》属内部发行的文献,与1929年在上海创刊沈从文、丁玲编辑的《人间》题名相同,但杂志出版地为湖北汉口,期刊上却完全没有编辑者,发行社等记录,编目人员对这些期刊临时做了简编数据供读者查询,并做了登记。回溯建库完成后如果从工具书及参考资料上查到了这些期刊的出版信息,要及时对这些期刊数据进行补充。回溯建库完成后,也要对全部的特藏期刊数据反复审核,及时修改不准确的字段,补充不完整的字段。
  4.3 加强建库后特色期刊数据的整理工作
  馆内编目人员在完成特藏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后,对特藏期刊的馆藏特色已经很熟悉,可以做一些特色文献目录,将图书馆特色文献推荐给读者,如本馆正在整理《特别刊号目录》,将特藏期刊的创刊号、休刊号、复刊号、终刊号、纪念号等有特殊意义的刊号收集在一起,制成电子版和纸本目录供读者查阅,其次对一些读者需求量大、馆藏不全的特藏期刊进行信息采集,通过其它图书馆复印或采购等途径补全这些期刊。
  参考文献
  [1]谢琴芳.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源蒸,富平.中文连续出版物机读目录著录细则[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3]聂家昱.晚清、民国期刊的版本类型[J].图书馆杂志,2001,(3):50-53.
  [4]许彬.浅谈中国近代期刊的收藏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1):48-49,54.
  [5]李园贞,冯彩芬,郑建瑜.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和思考——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71-74.
  [6]吴德志.近现代期刊善本类析[J].图书馆建设,2003,(2):11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了解淹水条件下茄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耐淹水性,研究了不同淹水时间(1、3、5、7、9 d)对茄子生长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时间越长,茄子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降低越明显,当植株淹水处理3 d后,便和对照出现显著性差异;同样,茄子净光合速率也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降低,淹水5 d后,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呈相似变化。非气孔因素是淹水茄子光合作用降低的主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课中的一课,师生一起讨论了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后,我把孩子们带到了学校的操场,说实在的,我有些担心,因为,可供孩子们寻找的场地实在太小,我们学校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场地小,学生多”,全校2000多名学生,就在那巴掌大的一块小天地里,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都被充分利用了,仅有一些边边角角种植了品种有限的几株植物,他们能有很多发现吗?可学生并不在意,他们一下子四散开来,趴
“选出最美花”活动刚刚开始,选美专用店便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花香重塑店;  ——花瓣美容店;  ——花叶美发店;  ——花根沐足阁;  ——彩色扎染厅;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校企“双主体”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按照教育部“四合作”要求进行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具有“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
摘 要: 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很高,对人体保健和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同基因型不同倍性的西瓜果实为材料,分别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确定简便准确测定西瓜番茄红素的方法。结果认为: HPLC法用甲醇-乙腈-二氯甲烷(20 ∶ 75 ∶ 5)为流动相,502 nm为检测波长能较好的对西瓜样品中番茄红素做定性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番茄红素含量
“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铁盒子四壁已经变成了闪烁的金色和银白的水、炽热的火和沉稳的土,大家耐心地等待着,希望给出新的启示,寻找到最后一个“木”。  可等了许久,盒子一直静悄悄的。孩子们从顶部看到底部,根本没有任何图案浮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
周三是我校数学组的教研日,一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  教学片断:  创设情境:孙悟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给八戒,八戒嫌少。孙悟空只好把这块饼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2份给八戒,八戒仍然嫌少。孙悟空第三次把这块饼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3份给八戒,八戒满意地笑了。  师:八戒赚到便宜了吗?  生:没有。  师:请大家在3个圆纸片上涂色,看看有什么发现。(课前发
〔摘要〕针对研究生在缺乏科研经验和课题知识积累的状况下却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课题发展概况的问题,以循环经济为例,利用CNKI的数据挖掘和知识服务功能,通过对论文的发文年度、主要学者和学术机构、学科热点、基金资助和出版物等5大方面的分析,迅速掌握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关键词〕研究生;CNKI;学科热点;循环经济  收稿日期:2011-03-23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愈加被社会和家长所重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情境教学融合到小学英语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如何将情境教学融合小学英语课堂,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情境教学融合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其融入的作用以及策略,强调小学英语课堂融合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一、通过多媒体辅助,融合情境教学  融合情境教学
哇!这么多鱼,真漂亮呀!  你猜猜看,海底还有什么?  没错,海底的确有泥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