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与融通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您好!目前跨界已渗透各个行业多个领域,大到全球企业,小到个人实体,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演绎不同的跨界故事。听说您从教30多年了,能否谈谈您教育生活中的跨界故事?
  袁爱国:从1985年9月进高邮师范学校读“普通师范”专业到今天,其实我没有“跨界”,或者说没有如今网络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跨界。如果要说跨界,大概只是所教学段的变迁。1988年8月,我在芦村中心小学教语文,教了四、五、六三个年级,一届学生毕业了,按理应从中年级重新教起,恰好一年级的女教师要生养小孩,于是我去教一年级,从“电灯”“电话”教起,陪着小朋友们“玩”了一年。1992年暑假,乡镇教育助理找我谈话,让我下学期到芦村中学教高一,因为我刚刚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课程,拿到了大专学历证书,也算是个大学生了,当时全乡也没有新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分配过来。高中教了3年,学校高中班撤并了,我就到初中教语文。2000年7月,宝应实验初中创办,我去参加应聘,考了第一名,就到了县城教书。1995年至今,从宝应到温州、南京,基本都是在初中任教。尽管后来也做了大学的硕士生兼职导师,所交流的领域也都集中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再回到初中教学,这一段职业“跨界”,皆是组织安排。无意之中,我将中小学语文教学走了一个全程,也把握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知识背景。30年来,我在意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玩的语文课,给学生考试带来好分数、好心情,让他们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喜欢读书,也爱好写作,如今我更喜欢上公开课。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我欢迎有更多的教师听课。不是炫耀,不为了比拼,只是为了和学生们共享语文的思与诗。教初中的20多年,我时时关注小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于永正的童心、孙双金的情智、王崧舟的诗意、窦桂梅的机敏,给了我关于好课的鲜活图景。高中语文课的智性让我深思,曹勇军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道出了小说教学的艺术,唐江澎的《白发的期盼》渗透了语言交际的智慧。我的课堂,力求小学语文课的简约和生趣,注重高中语文的理性和深刻。一个教师最好的作品就是他的课堂,家常课如果说是习作,公开课则是力作,但都应该有精品意识。
   2018年春天,我在山西吕梁给高一学生上了一节写作课,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屡有创见,课堂上有智慧的交锋,有会心一笑的默契,有诗意的表述,有诗情的流淌。下课后许多语文教师与我交流,这样的写作课创新元素多,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极具启发意义。一节好课,就是一个立体的雕塑,就是一支旋律优美的乐曲,就是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可观赏,可吟咏,可咀嚼,学生陶醉其间,教师自得其乐。
   懂得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语文教学的全景,才能绘好局部的小品。这样的学段跨界教学,是生命的接力,也是教艺的链接。王国维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语文”,建基于品质之上,也源于跨界之中。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刚才您介绍了从教30年来在中小学各学段跨界教学的经历,您作为一名在教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科研方面如何进行跨界研究,同时又是怎样融通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呢?
   袁爱国:教书之余,一杯清茶,我常常发发呆,也想一些语文教学的事理,我教的是汉语言,我们的古人几千年来都在学汉语,有啥经验可以传承?民国时代的语文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借鉴意义?外国人学母语,有哪些新鲜的做法?有了这些想法,我就开始去琢磨这些事。
   首先是古今的贯通。《古代阅读论》《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随园诗话》《曾国藩家书》《人间词话》等等书籍,给我们了解古代语文教育打开了无数个醒豁的窗口。古代语文教育集中于习字、阅读、写作等内容,旨在做人,其路径与宗旨和今天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我读古代文论,也兼及“诗学”,又涉猎“禅学”。我读《坛经》《金刚经》《心经》等,也读一读南怀瑾、骆玉明等名家的“说禅”。诗禅一家,都注重一个“悟”字。于是,我结合当下的语文教学,探究了“渐悟”“顿悟”“妙悟”的运用策略,发表了《涵咏体察:个性化阅读教学返魅》《顿悟: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妙悟: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可能路径》等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探索实践更具有启发意义。梁启超、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等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基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梳理了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的一手史料,弥足珍贵。除了语文教育的史料,现代杰出作家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也颇有借鉴意义。林语堂学贯中西,中英文写作皆有建树,我研究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撰写《林语堂写作理论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启示》;抗战期间,扬州中学迁址上海,于在春老师在战乱中进行“集体写作”教改实验,我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的困境,撰写《合理: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季羡林是大学者,也是好作家,我研究季羡林中学时如何学习写作的经历,撰写《融入血液的记忆——季羡林中学写作经历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其次是中外的融通。一是关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华语教学的经验。拥有共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却因地域以及政治体制的区别,语文教学呈现的样式各有千秋。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香港的“互联网 ”教育,新加坡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等,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二是借鉴欧美等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的《國外阅读研究》,21世纪初的《语文教育展望》,以及洪宗礼主持的国外母语教学研究,到近期,曹勇军老师与美国傅丹灵合著《中美写作教学五十讲》,近30年来,国人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落实也相当给力。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就借鉴了当今母语教育的最新成果。在研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同心出版社翻译的《美国语文》教材,给了我更真切的认识,我曾经就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撰写了研究论文:《微型写作课:透视作文教学高效的可能途径》。    借古鉴今,融通中外,需要一副热心肠,还要能坐冷板凳,潜心阅读,静心思考,精心实践,虚心总结,这样才能为我所用,才能给语文教学立下根基,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
   本刊编辑部:跨界从表象上是形式的变迁,内在的意义在于融通。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之外,还通过哪些跨界的行动提升专业素养?
   袁爱国:成长为名师,意味着需要经历光荣的荆棘路,但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过苦行僧的生活。在专业成长的同时,需要守得住寂寞,也需要享受生活的快乐。在专业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以及研究的同时,可以通过专业交往结伴而行,分享专业成长的智慧与真情。每每遇到“师陶杯”“五四杯”等论文大赛,我都积极参与,希望能够拿到一等奖,这样就有机会参加颁奖会,聆听专家报告,结识各路语文人。“师陶杯”论文大赛我断断续续参加了8次,拿了6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长三角”语文论坛论文大赛,我连续三年获一等奖第一名。后来,省里的专家也来找我,要我去上省级的公开课,上全国的公开课。我一直以为,一个教师论文写得好,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品位。当我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演员,“我”的语文便逐步成为“我们”的语文,由此,我的教学连同“境界语文”,逐渐有了回音,有了共鸣。
   黄庭坚曾云,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专业成长需要趣味的介入,高雅的情趣陶冶性情,也能体现慢生活的雅致。我爱好书法,30多年来临池不辍。一轮明月,四壁清风,几帧古帖,眼摹手追,书写数行,不亦快哉!真草隶篆,苏黄米蔡,时有所爱,对联、扇面、册页、立卷一一写来,后来以《融通》为名印制了以书法作品为主的个人“名片”,每结识新友便赠送一册,自有古人的一份雅趣。
   现在条件好了,观影或看戏更便捷了。看一部大片,既是精神享受,也能提供教学的资源。遇到有意味的电影,我会写写影评,看了王家卫的《2046》,我写了随笔《烙印时光》;看了《无问西东》,我写了随笔《素心若雪无问西东》。我还和教师们围绕《神秘巨星》《无问西东》《百鸟朝凤》等电影,一起上電影写作课。旅游时遇到有些文化意蕴的景点,也会写写游记,《驻足岳麓》《兰亭惠风》《黄鹤之约》《岳阳楼映像》《柳湖心影》等一篇篇散文也相继发表。
   观影、看戏、下棋、习字、旅游,可谓闲情逸致所为;品茶、钓鱼或与新朋旧友小酌半晌,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为名利,图个自在,悟点禅机,也算是修行。行走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这边缘地带,往往培植创新教学的慧根,触发拈花一笑的灵性。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看来您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最后,您能否从理性的角度谈谈跨界与融通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何在?
   袁爱国:这个栏目是访谈,除了我们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有听众意识或者读者意识。空洞的说教吸引不了听众和读者,所以生活化、趣味性、寓理于事,才是合理的话语方式。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且行且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为常态。
   教师跨界不是转业,跨界是为了专业,为了通晓你的教艺,让你能够教学相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至少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发散与聚焦的关系。跨界,可以越界,但多元有界,一切的修炼必须有一个圆心,否则,泛泛而为,劳碌终身,收获甚微。
   二是处理好创新与坚守的关系。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加速,各种教育理念一波波涌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坚守基本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常识,恪守正道。
   三是处理好多元与个性的关系。跨界可以吸收更多的信息,当不可盲从,食而不化。亦步亦趋,只能让你迷失方向。教学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博观约取,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阅读共同体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技能的提高。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在进行“语文教师灵动型读书沙龙建设”活动中,突破时空和人员的限制,打破沙龙清谈形式,制定不同的阅读内容,重视文化的引領作用,为教师拟设目标,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师;读书沙龙;灵动型;阅读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
他们把自己的音乐比作糖农炮弹,先甜后苦;他们说很多暴烈酌摇浓只是让人发泄而已,发泄完了什么都没留下,而希望自己的音乐能让人在发泻之后还可以体会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层出不穷,如教学流派的研究、“苏派”教学的研究、“苏派”中生代名师的研究等,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通过对其成长规律的揭示,促进广大教师对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的自觉追求,实现当代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一、中生代教学名师成长规律的全面揭示  瞿德良老师2016年“教海探航”的获奖征文《成长在“苏派教育”独特的文化息壤上——“苏派”中生代名师成长规律探
目的研究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治疗的MD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成分输注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输血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O-1、
目的探讨小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皖北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3例DTC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33例行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为对照组,30例行小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第1、3天免疫抑制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肿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
目的研究急性高眼压诱导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血-视网膜外屏障的破坏情况。方法选取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57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眼压组,其中对照组25只,高眼压组32只,剔除建模失败或建模不佳的小鼠后,每组最终纳入20只,均选取左眼为实验眼。高眼压组采用质量分数0.9%氯化钠溶液前房灌注法建立小鼠急性高眼压诱导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仅作前房穿刺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每天只会哭闹。妈妈从不会因为我哭闹而生气,总是耐心地呵护我,逗我开心。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我一点点长大了。  记得刚开始上幼儿园时,我总是哭闹着不愿去,妈妈温柔地告诉我:“宝贝,你长大了,要学会独立,要和小朋友们好好相处。”渐渐地,我喜欢上幼儿园了。有一天,放学了,突然下起了暴雨,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一个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接走,我心里非常难过,心想:下这么大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孤立性肺结节(SPN)的疗效以及影响其良恶性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经VATS切除并经由病理确诊良恶性的317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情况,分析患者手术疗效以及相应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17例患者中,行单孔VATS 124例(39.1%),多孔VATS 193例(60.9%),肺叶切除术195例(
【摘 要】学科项目化学习是提升学生学力的有效手段,是落實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主题型项目化学习围绕主题梳理核心知识,提炼大概念,通过概念分化和勾连形成完整的知识图谱和学习链条;按照目标任务化的思路,设计驱动性问题,进而理清项目化学习的路径;聚焦项目主题和目标,以“想象、阅读、实践、表达”能力素养为指标,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改革引领项目学习深化。   【关键词】语文学科;主题型项目化
目的探讨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329例孕妇的羊水标本送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行CNV-seq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共检出异常染色体53例,异常检出率为16.11%(53/329),其中26例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