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您好!目前跨界已渗透各个行业多个领域,大到全球企业,小到个人实体,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演绎不同的跨界故事。听说您从教30多年了,能否谈谈您教育生活中的跨界故事?
袁爱国:从1985年9月进高邮师范学校读“普通师范”专业到今天,其实我没有“跨界”,或者说没有如今网络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跨界。如果要说跨界,大概只是所教学段的变迁。1988年8月,我在芦村中心小学教语文,教了四、五、六三个年级,一届学生毕业了,按理应从中年级重新教起,恰好一年级的女教师要生养小孩,于是我去教一年级,从“电灯”“电话”教起,陪着小朋友们“玩”了一年。1992年暑假,乡镇教育助理找我谈话,让我下学期到芦村中学教高一,因为我刚刚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课程,拿到了大专学历证书,也算是个大学生了,当时全乡也没有新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分配过来。高中教了3年,学校高中班撤并了,我就到初中教语文。2000年7月,宝应实验初中创办,我去参加应聘,考了第一名,就到了县城教书。1995年至今,从宝应到温州、南京,基本都是在初中任教。尽管后来也做了大学的硕士生兼职导师,所交流的领域也都集中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再回到初中教学,这一段职业“跨界”,皆是组织安排。无意之中,我将中小学语文教学走了一个全程,也把握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知识背景。30年来,我在意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玩的语文课,给学生考试带来好分数、好心情,让他们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喜欢读书,也爱好写作,如今我更喜欢上公开课。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我欢迎有更多的教师听课。不是炫耀,不为了比拼,只是为了和学生们共享语文的思与诗。教初中的20多年,我时时关注小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于永正的童心、孙双金的情智、王崧舟的诗意、窦桂梅的机敏,给了我关于好课的鲜活图景。高中语文课的智性让我深思,曹勇军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道出了小说教学的艺术,唐江澎的《白发的期盼》渗透了语言交际的智慧。我的课堂,力求小学语文课的简约和生趣,注重高中语文的理性和深刻。一个教师最好的作品就是他的课堂,家常课如果说是习作,公开课则是力作,但都应该有精品意识。
2018年春天,我在山西吕梁给高一学生上了一节写作课,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屡有创见,课堂上有智慧的交锋,有会心一笑的默契,有诗意的表述,有诗情的流淌。下课后许多语文教师与我交流,这样的写作课创新元素多,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极具启发意义。一节好课,就是一个立体的雕塑,就是一支旋律优美的乐曲,就是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可观赏,可吟咏,可咀嚼,学生陶醉其间,教师自得其乐。
懂得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语文教学的全景,才能绘好局部的小品。这样的学段跨界教学,是生命的接力,也是教艺的链接。王国维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语文”,建基于品质之上,也源于跨界之中。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刚才您介绍了从教30年来在中小学各学段跨界教学的经历,您作为一名在教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科研方面如何进行跨界研究,同时又是怎样融通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呢?
袁爱国:教书之余,一杯清茶,我常常发发呆,也想一些语文教学的事理,我教的是汉语言,我们的古人几千年来都在学汉语,有啥经验可以传承?民国时代的语文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借鉴意义?外国人学母语,有哪些新鲜的做法?有了这些想法,我就开始去琢磨这些事。
首先是古今的贯通。《古代阅读论》《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随园诗话》《曾国藩家书》《人间词话》等等书籍,给我们了解古代语文教育打开了无数个醒豁的窗口。古代语文教育集中于习字、阅读、写作等内容,旨在做人,其路径与宗旨和今天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我读古代文论,也兼及“诗学”,又涉猎“禅学”。我读《坛经》《金刚经》《心经》等,也读一读南怀瑾、骆玉明等名家的“说禅”。诗禅一家,都注重一个“悟”字。于是,我结合当下的语文教学,探究了“渐悟”“顿悟”“妙悟”的运用策略,发表了《涵咏体察:个性化阅读教学返魅》《顿悟: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妙悟: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可能路径》等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探索实践更具有启发意义。梁启超、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等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基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梳理了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的一手史料,弥足珍贵。除了语文教育的史料,现代杰出作家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也颇有借鉴意义。林语堂学贯中西,中英文写作皆有建树,我研究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撰写《林语堂写作理论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启示》;抗战期间,扬州中学迁址上海,于在春老师在战乱中进行“集体写作”教改实验,我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的困境,撰写《合理: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季羡林是大学者,也是好作家,我研究季羡林中学时如何学习写作的经历,撰写《融入血液的记忆——季羡林中学写作经历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其次是中外的融通。一是关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华语教学的经验。拥有共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却因地域以及政治体制的区别,语文教学呈现的样式各有千秋。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香港的“互联网 ”教育,新加坡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等,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二是借鉴欧美等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的《國外阅读研究》,21世纪初的《语文教育展望》,以及洪宗礼主持的国外母语教学研究,到近期,曹勇军老师与美国傅丹灵合著《中美写作教学五十讲》,近30年来,国人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落实也相当给力。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就借鉴了当今母语教育的最新成果。在研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同心出版社翻译的《美国语文》教材,给了我更真切的认识,我曾经就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撰写了研究论文:《微型写作课:透视作文教学高效的可能途径》。 借古鉴今,融通中外,需要一副热心肠,还要能坐冷板凳,潜心阅读,静心思考,精心实践,虚心总结,这样才能为我所用,才能给语文教学立下根基,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
本刊编辑部:跨界从表象上是形式的变迁,内在的意义在于融通。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之外,还通过哪些跨界的行动提升专业素养?
袁爱国:成长为名师,意味着需要经历光荣的荆棘路,但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过苦行僧的生活。在专业成长的同时,需要守得住寂寞,也需要享受生活的快乐。在专业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以及研究的同时,可以通过专业交往结伴而行,分享专业成长的智慧与真情。每每遇到“师陶杯”“五四杯”等论文大赛,我都积极参与,希望能够拿到一等奖,这样就有机会参加颁奖会,聆听专家报告,结识各路语文人。“师陶杯”论文大赛我断断续续参加了8次,拿了6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长三角”语文论坛论文大赛,我连续三年获一等奖第一名。后来,省里的专家也来找我,要我去上省级的公开课,上全国的公开课。我一直以为,一个教师论文写得好,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品位。当我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演员,“我”的语文便逐步成为“我们”的语文,由此,我的教学连同“境界语文”,逐渐有了回音,有了共鸣。
黄庭坚曾云,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专业成长需要趣味的介入,高雅的情趣陶冶性情,也能体现慢生活的雅致。我爱好书法,30多年来临池不辍。一轮明月,四壁清风,几帧古帖,眼摹手追,书写数行,不亦快哉!真草隶篆,苏黄米蔡,时有所爱,对联、扇面、册页、立卷一一写来,后来以《融通》为名印制了以书法作品为主的个人“名片”,每结识新友便赠送一册,自有古人的一份雅趣。
现在条件好了,观影或看戏更便捷了。看一部大片,既是精神享受,也能提供教学的资源。遇到有意味的电影,我会写写影评,看了王家卫的《2046》,我写了随笔《烙印时光》;看了《无问西东》,我写了随笔《素心若雪无问西东》。我还和教师们围绕《神秘巨星》《无问西东》《百鸟朝凤》等电影,一起上電影写作课。旅游时遇到有些文化意蕴的景点,也会写写游记,《驻足岳麓》《兰亭惠风》《黄鹤之约》《岳阳楼映像》《柳湖心影》等一篇篇散文也相继发表。
观影、看戏、下棋、习字、旅游,可谓闲情逸致所为;品茶、钓鱼或与新朋旧友小酌半晌,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为名利,图个自在,悟点禅机,也算是修行。行走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这边缘地带,往往培植创新教学的慧根,触发拈花一笑的灵性。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看来您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最后,您能否从理性的角度谈谈跨界与融通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何在?
袁爱国:这个栏目是访谈,除了我们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有听众意识或者读者意识。空洞的说教吸引不了听众和读者,所以生活化、趣味性、寓理于事,才是合理的话语方式。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且行且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为常态。
教师跨界不是转业,跨界是为了专业,为了通晓你的教艺,让你能够教学相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至少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发散与聚焦的关系。跨界,可以越界,但多元有界,一切的修炼必须有一个圆心,否则,泛泛而为,劳碌终身,收获甚微。
二是处理好创新与坚守的关系。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加速,各种教育理念一波波涌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坚守基本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常识,恪守正道。
三是处理好多元与个性的关系。跨界可以吸收更多的信息,当不可盲从,食而不化。亦步亦趋,只能让你迷失方向。教学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博观约取,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明显提升。
袁爱国:从1985年9月进高邮师范学校读“普通师范”专业到今天,其实我没有“跨界”,或者说没有如今网络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跨界。如果要说跨界,大概只是所教学段的变迁。1988年8月,我在芦村中心小学教语文,教了四、五、六三个年级,一届学生毕业了,按理应从中年级重新教起,恰好一年级的女教师要生养小孩,于是我去教一年级,从“电灯”“电话”教起,陪着小朋友们“玩”了一年。1992年暑假,乡镇教育助理找我谈话,让我下学期到芦村中学教高一,因为我刚刚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课程,拿到了大专学历证书,也算是个大学生了,当时全乡也没有新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分配过来。高中教了3年,学校高中班撤并了,我就到初中教语文。2000年7月,宝应实验初中创办,我去参加应聘,考了第一名,就到了县城教书。1995年至今,从宝应到温州、南京,基本都是在初中任教。尽管后来也做了大学的硕士生兼职导师,所交流的领域也都集中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再回到初中教学,这一段职业“跨界”,皆是组织安排。无意之中,我将中小学语文教学走了一个全程,也把握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知识背景。30年来,我在意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玩的语文课,给学生考试带来好分数、好心情,让他们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喜欢读书,也爱好写作,如今我更喜欢上公开课。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我欢迎有更多的教师听课。不是炫耀,不为了比拼,只是为了和学生们共享语文的思与诗。教初中的20多年,我时时关注小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于永正的童心、孙双金的情智、王崧舟的诗意、窦桂梅的机敏,给了我关于好课的鲜活图景。高中语文课的智性让我深思,曹勇军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道出了小说教学的艺术,唐江澎的《白发的期盼》渗透了语言交际的智慧。我的课堂,力求小学语文课的简约和生趣,注重高中语文的理性和深刻。一个教师最好的作品就是他的课堂,家常课如果说是习作,公开课则是力作,但都应该有精品意识。
2018年春天,我在山西吕梁给高一学生上了一节写作课,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屡有创见,课堂上有智慧的交锋,有会心一笑的默契,有诗意的表述,有诗情的流淌。下课后许多语文教师与我交流,这样的写作课创新元素多,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极具启发意义。一节好课,就是一个立体的雕塑,就是一支旋律优美的乐曲,就是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可观赏,可吟咏,可咀嚼,学生陶醉其间,教师自得其乐。
懂得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语文教学的全景,才能绘好局部的小品。这样的学段跨界教学,是生命的接力,也是教艺的链接。王国维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语文”,建基于品质之上,也源于跨界之中。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刚才您介绍了从教30年来在中小学各学段跨界教学的经历,您作为一名在教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科研方面如何进行跨界研究,同时又是怎样融通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呢?
袁爱国:教书之余,一杯清茶,我常常发发呆,也想一些语文教学的事理,我教的是汉语言,我们的古人几千年来都在学汉语,有啥经验可以传承?民国时代的语文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借鉴意义?外国人学母语,有哪些新鲜的做法?有了这些想法,我就开始去琢磨这些事。
首先是古今的贯通。《古代阅读论》《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随园诗话》《曾国藩家书》《人间词话》等等书籍,给我们了解古代语文教育打开了无数个醒豁的窗口。古代语文教育集中于习字、阅读、写作等内容,旨在做人,其路径与宗旨和今天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我读古代文论,也兼及“诗学”,又涉猎“禅学”。我读《坛经》《金刚经》《心经》等,也读一读南怀瑾、骆玉明等名家的“说禅”。诗禅一家,都注重一个“悟”字。于是,我结合当下的语文教学,探究了“渐悟”“顿悟”“妙悟”的运用策略,发表了《涵咏体察:个性化阅读教学返魅》《顿悟: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妙悟: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可能路径》等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探索实践更具有启发意义。梁启超、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等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基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梳理了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的一手史料,弥足珍贵。除了语文教育的史料,现代杰出作家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也颇有借鉴意义。林语堂学贯中西,中英文写作皆有建树,我研究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撰写《林语堂写作理论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启示》;抗战期间,扬州中学迁址上海,于在春老师在战乱中进行“集体写作”教改实验,我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的困境,撰写《合理: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季羡林是大学者,也是好作家,我研究季羡林中学时如何学习写作的经历,撰写《融入血液的记忆——季羡林中学写作经历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其次是中外的融通。一是关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华语教学的经验。拥有共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却因地域以及政治体制的区别,语文教学呈现的样式各有千秋。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香港的“互联网 ”教育,新加坡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等,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二是借鉴欧美等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的《國外阅读研究》,21世纪初的《语文教育展望》,以及洪宗礼主持的国外母语教学研究,到近期,曹勇军老师与美国傅丹灵合著《中美写作教学五十讲》,近30年来,国人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落实也相当给力。最近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就借鉴了当今母语教育的最新成果。在研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同心出版社翻译的《美国语文》教材,给了我更真切的认识,我曾经就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撰写了研究论文:《微型写作课:透视作文教学高效的可能途径》。 借古鉴今,融通中外,需要一副热心肠,还要能坐冷板凳,潜心阅读,静心思考,精心实践,虚心总结,这样才能为我所用,才能给语文教学立下根基,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
本刊编辑部:跨界从表象上是形式的变迁,内在的意义在于融通。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之外,还通过哪些跨界的行动提升专业素养?
袁爱国:成长为名师,意味着需要经历光荣的荆棘路,但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过苦行僧的生活。在专业成长的同时,需要守得住寂寞,也需要享受生活的快乐。在专业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以及研究的同时,可以通过专业交往结伴而行,分享专业成长的智慧与真情。每每遇到“师陶杯”“五四杯”等论文大赛,我都积极参与,希望能够拿到一等奖,这样就有机会参加颁奖会,聆听专家报告,结识各路语文人。“师陶杯”论文大赛我断断续续参加了8次,拿了6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长三角”语文论坛论文大赛,我连续三年获一等奖第一名。后来,省里的专家也来找我,要我去上省级的公开课,上全国的公开课。我一直以为,一个教师论文写得好,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品位。当我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演员,“我”的语文便逐步成为“我们”的语文,由此,我的教学连同“境界语文”,逐渐有了回音,有了共鸣。
黄庭坚曾云,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专业成长需要趣味的介入,高雅的情趣陶冶性情,也能体现慢生活的雅致。我爱好书法,30多年来临池不辍。一轮明月,四壁清风,几帧古帖,眼摹手追,书写数行,不亦快哉!真草隶篆,苏黄米蔡,时有所爱,对联、扇面、册页、立卷一一写来,后来以《融通》为名印制了以书法作品为主的个人“名片”,每结识新友便赠送一册,自有古人的一份雅趣。
现在条件好了,观影或看戏更便捷了。看一部大片,既是精神享受,也能提供教学的资源。遇到有意味的电影,我会写写影评,看了王家卫的《2046》,我写了随笔《烙印时光》;看了《无问西东》,我写了随笔《素心若雪无问西东》。我还和教师们围绕《神秘巨星》《无问西东》《百鸟朝凤》等电影,一起上電影写作课。旅游时遇到有些文化意蕴的景点,也会写写游记,《驻足岳麓》《兰亭惠风》《黄鹤之约》《岳阳楼映像》《柳湖心影》等一篇篇散文也相继发表。
观影、看戏、下棋、习字、旅游,可谓闲情逸致所为;品茶、钓鱼或与新朋旧友小酌半晌,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为名利,图个自在,悟点禅机,也算是修行。行走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这边缘地带,往往培植创新教学的慧根,触发拈花一笑的灵性。
本刊编辑部:袁校长,看来您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最后,您能否从理性的角度谈谈跨界与融通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何在?
袁爱国:这个栏目是访谈,除了我们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有听众意识或者读者意识。空洞的说教吸引不了听众和读者,所以生活化、趣味性、寓理于事,才是合理的话语方式。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且行且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为常态。
教师跨界不是转业,跨界是为了专业,为了通晓你的教艺,让你能够教学相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至少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发散与聚焦的关系。跨界,可以越界,但多元有界,一切的修炼必须有一个圆心,否则,泛泛而为,劳碌终身,收获甚微。
二是处理好创新与坚守的关系。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加速,各种教育理念一波波涌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坚守基本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常识,恪守正道。
三是处理好多元与个性的关系。跨界可以吸收更多的信息,当不可盲从,食而不化。亦步亦趋,只能让你迷失方向。教学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博观约取,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专业水平的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