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uqiu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旨在揭示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反映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挖掘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打破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的新闻报道旧框框。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要把好选题关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在电视新闻宣传中,经常会出现选题不准、小题大做、起点低的平庸之作,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记者缺乏宏观意识,缺乏把握全局的本领,因而在捕捉新闻时吃不透精神,掂不准分量。
  所以,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其为深度报道。
  如中原油田电视台新闻部制作的《中原油田科研单位薪酬改革:激活一池春水》,报道在企业薪酬改革中,以前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因为薪酬分配不合理,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离开了单位,科研单位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题材,深入挖掘内在的原因,由点带面,报道了现在随着企业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打破了原来的薪酬分配模式,实施项目负责制,按劳分配,薪酬坚持向高技术岗位倾斜、向专业技术骨干倾斜、向创新人才倾斜,吸引大量人才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搞好深度报道,取决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基本功是否扎实
  
  电视新闻记者是用摄像机去观察世界、反映社会的,他必须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用摄像机把发生、发展、变化的事态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制作出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并通过现代化的传送技术手段,传播到千家万户。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因此说记者在采访中既要“身”入又要做到“心”入,做到扎实、深入、理性。在采访中,要围绕问题的核心,从侧面、反面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采访基本功扎实的记者既不会出现让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走的终身悔恨,也不会出现把重大新闻处理成一般消息的终身遗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
  
  注意理论的思辨性,彰显新闻力量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以报道内容的分解式为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开,并具有整体的内在联系,就其报道的层次来说,都有递进性的特性。因此,报道的信息容量大,结构完整,给观众以较大的视听冲击,从而产生强势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盖子不能揭》是一组连续报道,从马路下水道窨井盖丢失,一些群众深受其害开始,记者跟踪报道窨井盖丢失的原因,采访了市政管理局、废品收购站、公安局特业科等,使人民群众了解了窨井盖为什么会丢失,问题出在哪里,主管部门采取过哪些措施,现在的态度怎样,下一步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事件有始有终,结构完整。
  
  创新思维,给深度报道增添活力
  
  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还在于记者能否以创新意识采访到更多更鲜活的新闻。
  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要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生活,挖掘鲜活题材使之有所创新。一条新闻线索,有几家甚至上十位记者到现场采访,此时创新思维强,用心专注的记者所得到的往往与众不同。不仅报道形式上选择适宜,而且用语贴近社会,走近观众,画面精美,感染力强,让观众品味到新闻中的视觉艺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记者对每一条新闻线索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深入采访,努力运用好有限的新闻资源,把新闻报道做深、做精。
  新闻的活力是创新的着眼点,创新为新闻活力供给养分。记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抓住新闻的“焦点”,并进行深度的挖掘,就能深刻反映出鲜明独特的个性,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注重各种表现电视手法的综合运用
  
  全方位调动电视的所有特长,充分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兼容视听多种表现形式,调动资料、图表、字幕等各种功能,满足观众的多元信息需求,都是搞好电视的深度报道的重要保证。
  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显然过于古板,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正常报道的同时,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不用另外配音和解说,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结合,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
  深度报道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总之,深度报道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搞好深度报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炼,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和能力也
探讨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美容美发专业的学科特点,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质性操作进行分析、归纳,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低效和评价的不合理。 This paper
言语交流传播既强调张口说,更强调侧耳听,所谓“闭目吟诵者有,掩耳朗读者无,就是这个道理”。如何让人更好地听必然牵扯到对象的信息接收问题,而播音创作中的对象是虚拟的,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播音创作中对象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播音学著作中对播音创作中的对象、对象感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论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觉得关于对象感的有些问题仍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比如说,对象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在播音活动中,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以及现阶段对高职机电人才的相应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信息化教学
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讲故事”、“设悬念”之风横扫全国各家电视台,“悬念”这个原本属于电影艺术手段之一的元素,一下子在中国电视界风靡一时,瞬间变成了攫取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现在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都能看到主持人拧着眉头问观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时,几乎每个“选秀节目”现场都会回荡一个声音:“究竟谁会成功晋级(或遭到淘汰)呢?”电视市场这种新的变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悬念营造的能力和水平提
成长中的青少年很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赞赏,他们总是希望自已的某些想法和做法能得到教师的肯定.而一旦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他们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更加奋发向上,以良
电视新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一贯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姿态,它开始试着俯下身来,亲近观众:不仅在内容上更贴近受众的生活,主持人也都变得和蔼可亲,像邻居或好友一样,开始以拉家常的形式“播”新闻了。新式电视新闻以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即新闻娱乐化,将新闻信息与娱乐相结合,在现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挽回了不少受众的目光。  作为西方商业化媒介代表的美国,他们将被娱乐化了的新闻称为“娱讯”,指的是将新闻事件化
中职专业课程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面向所有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升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在各个阶段都学有所乐、学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院校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校科学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探究士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力求寻找完善评价
近年来,随着网上交易以及国际交易等经济交易的发展,我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培养现在市场所需的专业物流人才成为物流专业课堂上的只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