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育工作者困惑:为什么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的问题越来越少,到高中竞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其关键原因就是问题意识淡薄。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未知的客观事物做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性,其表现为好奇,喜欢探究。问题意识强烈的学生才可能积极思维,勇于探索,進步显著,才有可能在未来工作中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更有力的推动社会发展。
  一、当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分析
  1.不会问。也就是不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需要会生疑,并能克服某些障碍,用清晰的信息传输媒体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对现在中学生而言,生疑能力越强,提出问题越有新意和深度。而某些学生生疑能力弱,无疑怎能问?另外某些学习虽然有困惑,但由于基础差和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提出来。
  2.不愿意问。一是他们感觉自己知识能力储备不够,不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怕别人笑话自己无知,怕受到嘲笑和指责;二是以应试为目标的学生往往对于应试相关的数学问题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而对考试范围外的问题认为没有价值。某些学生由于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否“超考试范围”而不愿提出这些问题;三是部分教师“填鸭式”教学,剥夺了学生问问题的时间和权利。
  3.无机会问。老师频频发问,梯度小,难度低,或老师只和个别尖子生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问。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孩子们天性就好奇,心中有很多的为什么,可就是不敢提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学生自身有着许多的心理顾虑,如“大家都没提问题,就我一个人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呢?”或者是“老师会不会觉着我笨呢?”等等。如此前后一想,学生的问题就不敢提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发问。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就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做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2.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激发其兴趣,产生想问问题的欲望
  从生活情境人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2)利用录音、录像、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
  (3)学生排练小品,再现问题情境;
  (4)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
  (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合理有趣的情境会使课堂一下子生气盎然,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
  3.营造快乐、民主的学习气氛。一位学生曾经跟我说:“老师,你灿烂的笑容让我想起了邻家姐姐,和你探讨问题一点压力也没有。”又如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和他们一起解决或探讨,就像朋友一样。
  4.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渴望成功,成功能激发其问题意识。因此老师可以设置不同档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同时对课上能提出不同问题的学生要加以及时鼓励,并让其自己试着解决所提问题,或引导学生一块儿解决。对不合理的成分首先肯定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让其他同学再分析问题所在,共同解决。成功快乐相伴.提问和解决问题变成了如此美妙的事。
  5.教会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老师必须对提问的方法加以指导,立口数学命题条件的减少与增加,条件的部分变更,结论的开放,四种命题的关系,命题间的类比与概括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产生许多问题。
  6.把问题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如讲课过程中问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联想?你有其他问题吗?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相关知识问题,自己解答。
  7.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假设。数学史上的著名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七桥问题、费玛大定律等等都是大胆设问猜想的典型杰作。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就在我们学生中产生。
  8.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源于生活,又是生活实例的高度抽象。这样找问题其更能明白学数学的重要意义,并对问题意识的培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还要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才。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代加大,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课改新教材在我省中小学的实施。使用课改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广阔性,师生的互动性明显增强,但思维的严谨性,推理的逻辑性显得有些不足。加上高中教材未与课改新教材接轨,教学内容上有明显“脱节”。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出现明显“不适应”现象。因此解决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问题势在必行。  一、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点  1.立方和与差的公
期刊
摘要:“作文作文难以成文”,很多同學看到作文题后,眉头紧皱,半个小时过去了,纸上才落下寥寥数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学生当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思路闭塞。思路为什么会闭塞呢?归其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课内课外巧积累是一篇“言之有物”的作文的前提。  关键词:作文 积累 课内 课外 摘抄本  一个学生才思再敏捷,词汇再丰富,如果腹中没有素材,那么也只能写出华而不实、空洞无物之
期刊
在新课改教学中,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变,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发展语文创新性思维能力。现已列举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创设情景,唤起创造欲望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
期刊
传统的教学是教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丧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要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实施了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一般来说,探究能力强的学
期刊
“你幸福吗?”随着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对基层民众的调查访问,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引发了当代人对“幸福”的思考。  中国人从古到今的幸福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尽相同。我们剖析、研究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幸福观的理解与追求,对于我们学习历史大有裨益。  古人的幸福观  如果用词汇来阐释古人的幸福观,那么,“安贫乐道”、“丰衣足食”、“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等等成语则一定会在人们的谈论中显得最为重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应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进步、成功的阶梯。  一、“时尚文化”、充满校园  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可是现在“快餐文化”、“校园文化”、郭敬明小說系列的兴起,充斥
期刊
阅读完《教师月刊》李海林老师《课堂教学的“最近改革区”》一文后,深为李老师的研究之细,讲解之精所折服,讲授与活动的结合,竟然存在如此之多的变数。然而,若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按此执行,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以学为主的课堂产生?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容易形成风格的,你若是长期以讲为主,学生也就容易成了以听为主,循序渐进地从一个教学区到最近改革区,这都是对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定势风格的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l—2年级达到5万字,3—4年级达到40万字,5—6年级则达到100万字。保质保量地实现上述目标,就要研究如何让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这一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教师只习惯于向学生推荐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目,而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忽视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检
期刊
初高中教学各自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化学教师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不熟悉,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脱节,知识出现断层。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鉴于以上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找准
期刊
摘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走进课堂,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等。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成绩都得到良性发展,是每位一线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信息;思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已走进课堂。但如何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