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拜师”热闹下的冷思考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曲艺,于是便有热情、胆量去思考、谈论这样一个敏感话题:圈子里的“收徒拜师”。为何说它敏感?因为曲艺人血统的纯与不纯,所谓正宗不正宗都以是否有师父、而师父往上数有没有门户为凭;这,似乎已经成为曲艺界乃至整个社会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普遍认知。但这里我却想说,它无非就是一把“切菜刀”,正常人拿它切菜,不正常者用它行兇。曲艺行界大多数皆是用刀切菜的正常人,但大多数并不代表它与不正常没有关系,真相是曲坛并不乏走向、趋势向之靠拢者。刚刚在曲艺行界某个庞大的微信群里,看到有人提及已故去的某某某知名曲艺家的名字,接着另一位名家当即留言“大学生型的艺术家,他没有旧习气……”我看罢笑了,这种赞美来自于它的真实与稀缺,在“他没有旧习气”背后我读到的话外音是,旧习气在他之外还是有的。于是,便不觉得拜师收徒,在曲艺行界是一个“无病呻吟”“隔靴搔痒”的话题。当然本质上我不否定曲艺行界拜师收徒式的传承传统。只想说,它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热闹”,却让我联想到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那些动辄便有十几、几十、近百数量徒弟的师父,其弟子到底有几个让老百姓真正熟悉的名字与作品,莫忘记曲艺可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在加强行风建设成为中国文艺界之共识、大势所趋的当下,觉得它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冲它问个究竟的时候。单刀直入,本人拟从四个方面论述近期所思考、认识的曲艺师徒观:
  其一,收徒拜师话方向。收徒也好,拜师也罢,彼此方向理应一致,即旨在传承、弘扬民族曲艺艺术。平心而论,今天某些收徒拜师,传承艺术只是其堂而皇之、光彩体面的幌子,师徒心底则是揣着心照不宣、各取所需的私念。前几年与某曲艺名流一起担任评委,有位熟悉我的年轻人获此信息,便与我通话,希望我能为之牵线搭桥拜在这位名流麾下学艺。不想被我直言说穿本质:“你是不是想靠他的人脉找家地方落脚呀?!”对方虽连连更正“也包括这样的意思”,但因对他实际处境有所了解,故而直觉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一语中的。今天的收徒拜师,不少都没有“师父看徒弟三年,徒弟看师父三年”的门槛,更没有徒弟检验师父教学能力、师父判断徒弟学艺禀赋的过程。只要二人你情我愿,皆可以通过一场摆知,立即完成“资格认领”。这类的收徒拜师,错在了彼此心底真方向的迷失。曾应邀出席一场豪华隆重的拜师仪式,当时便在发言中提醒二位师徒,艺谚说“口传心授,以问当先”,师父需要因材施教,弟子则应主动质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位心底的目标与作为若是冲着名利使劲,无疑便是小人两个;若是为了曲艺事业薪火相传之大道而相交,当然是君子一对了。
  其二,演谁像谁不是谁。它,是一条最贴近曲艺艺术本质性规律的曲艺艺谚。曲艺人嘴里的“谁”个个都像谁,但最终却是演员自己眼与心里的“谁”。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而从艺者的感情意向、审美素养和个性因素,往往可以在艺术实践中转化成艺术家的独创性和与众不同。最近在微信视频上,看到原海政文工团李洪基先生表演的山东快书《武松装媳妇》,他独具韵味的表演在让我尽享其美的同时,又一次领略到“演谁像谁不是谁”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源于李洪基对说书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亦表现在他对高派(元钧)艺术的把握与理解上。我当年曾与所敬仰的另一位高派山东快书名家孙镇业先生交流,孙先生对我说,高元钧的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他的脑袋、眼神天生都是“戏”,你根本不可照搬,他是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由此我便想到了当下的拜师收徒,若承认世间没有绝对的相似,而承认“演谁像谁不是谁”是曲艺艺术的传承法典,那么收徒拜师的形式,就远不如师父的“因材施教”、徒弟的“化他为我”重要。曾经在自己日记式的微信里写过这样的师徒观:最终拯救或改变命运的“太阳”不是上苍而是自己,它是自己心底的爱及其点燃爱的热忱,寄希望于名师者最终的结局一定如马三立的单口相声《偏方》,“自己挠挠”是治愈“痒症”的不二法门。
  其三,走进历史寻真相。传统是一个中性词,它不是为“好”而代言,优秀传统才是一个富有积极、美好意义的词汇。如此当然也可以说,唯有弘扬、传承曲艺艺术意义上的收徒拜师,我们才有自信去大力弘扬与推崇,否则我们理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与否定。在曲艺艺术的发展中,曾出现过诸多丰碑式的大师级人物与经典作品,其中历史有记载、为人们世代口口相传的莫过于古代诗人陆游那首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所写陆游听的是盲人说书家演唱的曲目《蔡中郎》(即《赵贞女蔡二郎》),此故事在宋朝的温州民间广为流传。今天之所以理直气壮地引用它,是想强调曲艺休想例外,唯有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才能走进历史与永恒。包括收徒拜师在内,所有没有佳作的热闹,只能博取一时的眼球。口传心授是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得以传承的重要方法,而收徒拜师却不是抵达于此的必须渠道。走进中国曲艺发展史里的曲艺艺术大家,虽皆有师承,与富有伯乐眼光的恩师发现、培养不无关系。但他们艺术、人品的超凡脱俗,最本质的理由却不是“师出名门”,而是“自强不息”,由此才得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何辨别文化传统的优与劣呢?我认为,凡是有益于推动今天新时代向前发展的,其传统必是优秀的,与之相悖的理所当然便在所要唾弃的糟粕之列。当收徒拜师成为曲艺传承唯一或者重要标识的时候,我觉得它显然是在历史前进中“开倒车”。自从曲艺由撂地的杂耍迈进艺术大院的门槛,收徒拜师并不被当时的新曲艺人所倚重、高看,而它似乎也没影响“刘宝瑞们”向侯宝林的弟子“马季们”传授相声技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有些文化传统需要摒弃,有的则可以允许存在与包容。窃以为收徒拜师的形式,只在“包容”而不在大力弘扬、积极推广之列。
  其四,出人出书走正路。这是革命家陈云同志当年对评弹艺术的题词,如今感觉它依然亲切无比,因为它仍能切中曲艺行风存在的弊端,对曲艺艺术的传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曲艺“走正路”的标识是具备高峰品质的“出书”,而创作新时代新佳作的前提条件,则需要与新时代高素养匹配的“出人”。因为工作缘故,我参加过无数次不同规格的行界收徒拜师仪式,亦曾为曲艺圈子的添人进口、扩大队伍而振奋不已。这些年,许多曲艺家进入了少儿口才艺术教育的领域,我亦曾为之欢呼雀跃、呐喊助威。直到有一天我在微信里发现某些学龄前儿童或小学生,竟被师父称为入室弟子或嫡传弟子,联想起参加过某些的收徒拜师仪式,其中亦不乏那些不太明事理的年幼孩子,于是,心灵从此便再也兴奋不起来。深想,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究竟与“出人出书走正路”间有多大的联系。出新人、出好书,才是曲艺发展的唯一途径。还想起那些曾被解放后的新曲艺人所唾弃的“春典”“行话”,又被某些自以为是正宗圈子的人挂在嘴边而得意洋洋;甚至我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的正常发言,却被一位业内老者讥讽为“黄点不清”。这些事令我惊醒出了一身冷汗:这就是某些人天天叫喊的“回归传统”的规矩吗?历史上我曾有幸采访过侯宝林、马三立、骆玉笙、高元钧、李润杰、马季、袁阔成、姜昆、赵连甲等诸多曲艺大师、名家,即使他们没有传授、说过一句“春典”,却没有一人敢否定、怀疑他们的曲艺身份。因为他们的富有往往是那些热衷收徒拜师者的缺失,即他们从来不缺证明自己“走正路”的“出书”,而这些走进历史的佳作又反过来为中国曲坛的“出人”验明正身。曾写过这样几句反思、反省自我的话语:曾那么渴望结派拉帮,因为聚到一起可以互相借力、借光,以遮掩内心的恐慌,只是,艺术的传承、弘扬,最终是靠作品的力量,而作品创造则往往是一个人的担当。
  记忆中美学家李泽厚曾说过这样的话,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并不重要,而比它更重要的是热爱、读书及时间的积累和对其方法的不断总结。诚然,它只是李泽厚个人的学术总结;从因材施教的意义上说,收徒拜师绝不是一无所取、一无是处的行风陋习。只想说,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学习包括曲艺在内的艺术,愈发具备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开放品质,所谓“墙高万丈不挡想进之人”。若把学习曲艺推到“收徒拜师”“非此不可”的极端,学习者便永远不会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享受。所以把拜师学艺当作一个行风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来,就是觉得它被某些人做得极端化、单一化了。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曲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责任编辑/邓科)
其他文献
19 05年8月13日下午1点时分,东京富士见楼会场室内外已无空地,就连台阶上都站满了人,放眼望去,人头涌动,少说也有千人。后面来的人被告知已满员,不得入内,他们又不忍离去只得踮起脚尖朝前望去。拥挤不堪的环境难以抑制住这群留日学生的热血,他们得知孙中山先生7月抵达日本后,为了能够亲睹他的风采、聆听他的演讲,决定举办本次欢迎大会。  中山先生向在场学生简单表达谢意后,开始他的演说,首句便是,“日本与
期刊
因日本厚生劳动省违规使用统计方法,导致近2000万人保险金缩水的“统计门”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针对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6项基础统计项目中,有22项存在漏查、延迟发布、没有公布等问题,占比近40%。其中21项基础统计的方法涉嫌违反统计规则。换句话说,日本大约有40%的经济数据涉嫌造假。  而由于日本央行在决定是否继续缩减或扩大量化宽松(QE)政策时,正是参考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这些
期刊
马克思关于认识过程从抽象到具体和从具体到抽象的“两条道路”的论述具有普遍的指引意义.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抽象和具体的循环往复中表现出更加鲜明的特色.
曲艺作为传播性极强的艺术品类,在智媒时代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出现,更是为曲艺艺术拓展出前所未有的传媒生态景观。其中,曲艺作品内容百花齐放,蜂飞蝶舞,受众审美介入更为主动,观众开始从单一的内容接收端转型为内容制造方。多屏传播的模式为曲艺作品价值观传播提供了倍数化裂变的空间,与传统曲艺颇为不同的是,网络新世代成为曲艺观众的主流群体,以垂直化圈层聚集的方式,为曲艺艺术围观应援,摇旗呐喊。
期刊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工作自2007年正式开展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7届,推选出了几百名全国道德模范人物。2008年以来,在中央文明办、中国曲协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曲艺艺术家对道德模范人物中的若干人物进行艺术再加工,将他们的光辉事迹搬上舞台,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再现他们的感人故事。  2008年,“中华好人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向全国听众宣讲50位道德模范人物的故事。从2010年始,则冠以
期刊
曲艺作为我国一门传统的民族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亘久以来都是自然生长、自发传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曲艺才逐步成长为当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曲艺,党的领导给曲艺事业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力量。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党领导下的曲艺事业和曲协工作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艺轻骑兵”的曲艺,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历史新发展阶段和重大机
期刊
近日,南京公安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件,潘某与儿子双双被抓。之前,潘某就因入室盗窃被判过刑,如今重操旧业,是因为兒子欠债又无经济来源,想跟着潘某学“手艺”。结果,“手艺”还没学会,便已被警方刑拘。  二马点评:这种“手艺”最好失传。
期刊
96岁高龄的张尚元先生,是重庆曲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在全国享有盛誉.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曲艺家协会顾问,数十年热心曲艺,笔耕不辍,著有《张尚元曲艺作品选》《四川清音》《曲艺艺术概论》等专著,在全国及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论文300余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曲艺作家、理论家和活动家.
期刊
1979年的夏天,上海的弄堂里传出来了非常热闹和欢快的笑声,两个北京的相声演员分两天在弄堂居民的家里表演了新编的北方相声,那是28岁的我和51岁的李文华,在上海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曹家堰”“张家宅”“延安路”……这些颇具海派色彩的地名,从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十六团三连认识一批上海知青起就常听到。这一次我真正走进弄堂。  1978年年底,我和李文华老师刚刚演出完《如此照相》不久,便到新疆伊犁去
期刊
一想到这个伟大的梦想,普利策就会感到“激动和紧张”。学新闻、做新闻的估计没有人不知道普利策的大名。1883年,普利策收购了《世界报》之后,凭借他坚定的采编理念和高超的经营手法迅速让该报发展壮大,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棵“摇钱树”,过上了富豪生活,直至1911年10月去世,享年64岁。最近看完了《普利策传——一代新闻大亨的传奇人生》,发现终其一生,除了权力之外,普利策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