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原谅吗?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裴丽丽
  整理/秦昌汉
  
  15岁那一年,正在县城一所中学读初三,老师重新给我换了位同桌。他是一个高高瘦瘦满脸痘痘的男同学,小眼,长脸,尖头,说他相貌平平还算夸他。但他学习成绩倒是遥遥领先。
  全班几乎没有男女同桌的,怎么偏偏安排我们俩坐一起?据说是班主任受我那位在教委工作的父亲之托,而且校长又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想必是为了让他在学习上帮我一把。就他?一个农村孩子,我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他总是沉默寡言,几乎不和我说话,我也很少注意他,上课时我依然低着头偷偷看小说。我虽然从没掏钱买过书,但却天天有书看,每天跟老师们一个门出进,哪个老师的办公室我都敢去,不管谁的书只要我喜欢就随便借。除了课本,无论什么书我都会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大到长篇小说上中下三本,小到各类书刊杂志。有时即使被老师没收,下课后我再去要回来,全仗父亲的面子,老师们也拿我没办法。
  偶尔他会用胳膊碰我一下,提醒我要认真听讲,我根本不理他,再碰我就会冲他通红的脸上怨恨地斜一眼,他马上低下头更加面红耳赤了。就这样我成绩能好吗?每当不得不做练习题时,我便只能求助于他了。我拈笔在手颠来倒去就是不开始写,他会意地把自己做好的习题推过来,我就照搬不误地抄下来,竟没一点羞耻之心。
  有一次我有好长时间不下笔,他像没看见似地不理不睬,气得我“喀嚓”一声折断了手中的铅笔。他的脸顿时红了,慌忙把作业本推向我,我生气地又给他推回去。他红着脸讨好道:“你有什么不懂的我给你讲?”说这话时,我打赌他的声音在发颤。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我终于自己做完了那几道让我头疼的几何题。
  以后的日子他除了给我讲题外,从来不说一句多余的话,并且每次都是低着头,从没正眼看过我。有一天他给我讲完题后,总算说了一句题外话:“其实你很可爱,也很聪明,就是没有明确的学习态度,如果你好好学,不会比任何人差的。”说这话时他仍然低着头红着脸。
  我听了心里虽然高兴,但又怕他是为了激励我才故意这么说的,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很聪明,在学习上我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真正做到了上课专心,作题认真。很快,成绩明显提高了,特别是英语和化学,进步之快称得上是神速了,不过这两位老师对我管得也比较严,节节课都让我到黑板上做题或回答问题,如果不会就只能站着上课了。数学和物理由于底子薄,一时半会还赶不上来,我想,如果我们就这样相处下去,也许我的成绩会慢慢全优起来,他的成绩也会永远名列前茅。
  十一要放三天假,我正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他突然递给我一沓叠成三折的长方形信纸,什么也没说就快速离开了教室。我的第一反应是“情书”,但马上否定了,怎么会呢?就凭他!
  那时我的书桌里经常有男生往里塞纸条,我从不理会他们,他可能多少也知道一点。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我打开了那沓信纸,竟写了满满七页之多,从一开始不想跟我坐,原因是我不好好学习又骄傲自大,到最后又怎么喜欢上我,其中的细节说得一清二楚。原来我的一颦一笑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真看不出一向寡言少语的他内心却这么“阴暗”,我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后面的内容更让我气愤,他劝我不要跟年轻老师走得太近,以免别人说闲话,尤其是黄老师和张老师。这简直是对我的侮辱!
  三天假很快就过去了,第三天晚上要上晚自习。他见了我连头也不敢抬,我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一整晚没给他好脸色,他如坐针毡,一下课就溜出了教室。第二天在没申请班主任的情况下,我搬走了我的书桌,坐到了最后一排。顾老师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去问他吧!聪明的老师可能也猜出了原因,第三天班主任找我谈话,说他什么都如实“交代”了,认识到自己的莽撞,并诚恳地向我道歉。可我就是不依不饶不肯搬回去坐,更不会原谅他,结果引来了不少同学的风言风语。
  那几天他走路总是不敢抬头,很伤感很无助的样子,整天独来独往,萎靡不振,也没对我再说什么就悄悄地离开了学校。顾老师也舍不得这么优秀的学生,便捎信让他快点来上学,带信人说他病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来学校。我却一点歉意也没有,甚至在心里说他是自作自受,在以后紧张的毕业复习中我很快把这件事忘了,把他忘了!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县里的一所中专,三年后被分配在市里的一家效益不错的工厂上班。有一次坐在公交车上,无意间看到一个骑着三轮车的乡下人,驮着满满一车菜,驼着背正吃力地向前蹬着。我靠窗而坐,他就在我的视线内,公交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时,我模糊地看到了那个人的脸,竟是他!依旧是寒酸的打扮,显得与这座美丽的城市格格不入。我心里闪过一阵酸疼,尘封的往事一下活了过来,要不是那封可恶的信,要不是我的自傲,要不是我的年幼无知,今天的他会是什么样呢!自责和愧疚一下淹没了我。是的,是我害了他,是我毁了他美好的前程!他的成绩那么出色,他本不该如此落魄啊!
  这么多年了,可能我们就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再也没有见过面。我忘不了那件事给他造成的伤害,同时给自己带来的永远的疼痛。我有时会为此失眠,甚至想找到他,向他当面表达我的忏悔。然而,对于一个已经错过了自己生命季节的人,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人啊,花季中的少年,有时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方向,甚至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编辑乌耕
其他文献
想着和男孩的点点滴滴  月月曾经是个快活的女孩,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基本没有大的挫折。  月月的命运也的确不错。本来学习中等,但高考时发挥出奇的好,竟上了北京一大学,毕业时留在了北京。  月月一直住在机关宿舍,同宿舍的女孩姓刘,早她两年上班,已经到处混了个“脸熟”,导师般地给她指点人生。  那天,小刘领来一个男生,说是哥哥的同学,也是从外地来北京工作的,让月月认识一下。在一起扯了些天南地北,男孩就
期刊
有洁癖的女人总是过分谨慎,生活刻板而固执。她有一种装在套子里的爱情,一切都按部就班,重视情爱中的规则,忽略了创造的乐趣。   你必须一开始就定出游戏规矩,她有洁癖是她自己的事,家庭却不能患洁癖症。当然,有时你可以允许她把卧室变成洁净的天堂,像孩子过家家,待一切洁净无瑕之后,赤身体验那种身心的无尘之感。  编辑陈莹
期刊
女人对男人的依赖一直被旧道德推崇,以为这样一来天下太平。但依赖其实是人格不健全,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长久地体验无助感,害怕不能照料自己,无力实现承诺,易于陷入孤独或被遗弃的恐惧。 严重的依赖表现为一种依恋饥渴,对关爱贪得无厌,不惜扮演可怜的人,用弱势控制和缠绕所爱的人。  周期性地分离可以培养她的独立性,鼓励她与社会接触,获得良好的社会身份。有些女人在事业上也是非常独立的人,但在情感上却非常的依赖
期刊
大学一年级,她见到了亲生父亲。  晚上她回到家,夜已经很深了,继父和母亲仍在客厅等她。    1  爸爸走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   爸爸从手腕上摘下手表递给她,是爸爸最喜欢的“上海牌”手表,她下意识地接过来了。  然后,爸爸提着旅行袋头也不回地出了门。她的心中突然有不祥的预感,立即跑到阳台。片刻,爸爸从楼里出来,仰着脸朝这边看了好一会儿。她张了张嘴,大声问爸爸要去哪里。可是,她嘴里只吐出暗
期刊
她的声音甜润柔美,让他心里某一个隐秘的念头苏醒过来,如春草般疯长。    他打电话给她,细细地说明民政局的具体地址和约定的时间。  她轻轻地说:“我知道,10年前,我们在那里拿的结婚证。”他一时无语,她问:“还有别的事情吗?”  他说没有。她问:“今天可以让我先挂电话吗?”  他还来不及思索,那边已挂断了电话,只留下刺耳的忙音。房间里的空气忽然变得茫然。  大学毕业后,他和初恋女友因为工作的缘故,
期刊
陈放了多三十年的茅台酒,颇有些“历史文物”的味道,据说时下这样一瓶能卖到八千多元。去年老爸过80岁生日,打开了一瓶珍藏了33年的茅台酒。  1972年,16岁的我从济宁只身来到省城济南工作。第一年我的工资每月只有21.50元,第二年才涨了一块钱。春节,我回家看父母,想给父母买点礼物。斟酌再三,用8块钱给喜欢喝酒的父亲买了一瓶茅台酒。8块钱,已经差不多是当时我一个月的饭费了!周围的同事对我买茅台酒送
期刊
小强在课堂上出怪声,  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  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  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他是“多动症”。     那一次,在小强的心里埋下了报复的种子  小强的父亲是有名的商人,由于生意做得很大,平时很少回家,但只要回家,就给小强带来大量吃的、穿的、玩的,物质上有求必应,没求也给,而对小强的学习和其他问题,父亲基本不过问。  优越的家庭环境,加上父母的宠爱,小强在别人的眼里是幸
期刊
我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不管他养不养这个孩子,  我都想自己走到底。    故事缘起    我的电子邮箱里,前几日悄悄地飘进了女孩小湘的一封来信:  十天前,我从医院白色的大门里走出来,恍恍惚惚,分不清自己是惶然还是高兴。20岁的我,没有结婚的我,怀孕了。  医生拿着化验报告狐疑并有些轻蔑地看着我:“没结婚吧?没人陪你来?”我觉得手指尖凉冰冰的。又听到医生说,“还在读书吗?那就赶快做手术吧。”人工
期刊
母亲去世那年,我只有15岁,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为了能让我们上学,家里已经欠下了不少的钱,母亲的去世,更是雪上加霜。  初中毕业的那年夏天,我对父亲说:“我想出去打工,多少能挣一些钱”。父亲听完我的话,气得抽了我一顿,然后下田了。就这样,我读完了高中,并上了广西的一所大学。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读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在一些报刊和杂志上发表文章。每次看到我的一份份样刊,父亲的脸上总是挂满着难得的笑。有一
期刊
柴草被烧得噼口拍作响,  大锅发出咝咝的响声,  里面的馍馍发出甜香……    那天,老家的侄子打来电话,想在老宅上重新修建五间新房,我们儿时居住的老屋就成了“绊脚石”。我心里尽管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看着大哥负疚的眼神和侄子祈求的目光,我只能默认。  迈进晦暗逼仄的老屋,心里不禁生出无限感慨。那个污黑破败的土灶,那张快要散架的木桌,靠墙立着的烧火棍和母亲生前用过的几件农具,一切还是老样子。我席地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