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祭祀中看到的古代中国文化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孕育了人和人间世界,天支配着人与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这种信仰也植根于日本社会。日本人也敬畏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之灵。这种中国的自然哲学在某一时期与深深植根于古代日本人心中的基本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们把火、水、方位等看作神圣的东西。基于这种信仰,制定选择祭神的地点和时间的规则,决定如何建造及扩建部落和家园。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活动现象左右着人类和世界。以这种意识为基础将其宗教化并称之为信仰。这就是日本的原始信仰。其后从五世纪到六世纪,它创造了日本独有的神话,最终成为一种信仰。
  上述自然信仰对于水田耕作的经营是最为重要的。在东亚农耕文化圈中曾经有一个王朝在农耕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立并发展了一种稳定持久的文化。它就是拥有起源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并于公元前十七世纪建立起来的殷王朝。文化勋章获得者、文字学家白川静先生说,由于殷王朝过于古老,也许在日本难以找到相对应的古代王朝作为与之比较的对象,但殷与日本非常相似。在稳定的农耕社会的基础上会诞生怎样的文化和国家呢?这在分析一个典型史实上是十分重要的观点。殷文化后来影响到江南一带,甚至波及到东北亚地区并传入日本。据说我国构建的文化其源流多发端于此。这就是所说的东亚农耕文化圈。我国也包括在其中。殷的旧都安阳殷墟留下来的十三座地下王陵,可与我国仁德、应神天皇时代的诸王陵匹敌。从地域的规模来看,殷可直接控制的地域曾包括整个西日本。可以说除了绝对年代不同外,殷与日本是极其相似的。
  说到日本人的自然信仰,人的肉眼看到的形式是神社。人们认为众神经常从云间窥视尘世,为了与众神相会,就以神社为中心举行祭祀。这其中蕴含了日本人最根本的思想、禊(有罪、带有污秽或逢重大神事之时要先在河海中清洗自己的身体。——译者注)、祓(为祛除灾厄、污秽、罪孽等举行的仪式或诵读向神祈祷的经文。——译者注)、净(祛除不洁净的东西。——译者注)等。殷王朝实行神权政治,认为王即神的化身,有重大事件时举行祭祀活动,用占卜来卜问神的旨意。祭祀中为占卜而用的龟甲、兽骨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汉字。
  白川静先生说,作为咒术仪式形象化了的东西就是汉字。现在我们参加祭祀、神事时,不仅能够感觉到“神”与“人”的亲密关系,还能不时地发现神事中有汉字的身影。如果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祭祀民俗学的话,日本的祭祀中,存在着中国三千年前的样子。这绝不是牵强附会。
  例如,巫女(表演神乐向神祈祷进而传达神的旨意的人,以未婚少女居多。——译者注)为取悦神在神社的神殿上舞蹈时手持的铃铛的形状像似日文汉字的“楽”。其他的诸如祭祀时举行的神乐、田乐、猿乐中使用的弓、矢、戈、面等均可让人想起甲骨文的影子。
  现在日本各地有近20万处神社,里面分别供奉着800万位自然神。各神社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祭祀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祈祷五谷丰登的农耕典仪。被称为日本国技的相扑原本就是从神事典礼中发展而来的。在神殿里供奉的神馔主要是被称为御酒的神酒。甲骨文中“尊”、“召”、“福”“配”、“饮”、“翳”等的字形与其样子很相似。
   此外,神社入口处总建有“鸟居”(类似于中国的牌坊——译者注)。鸟居的形状类似于添加在殷代青铜器铭文上的氏族标识的图像,与《汉书·周礼》记载的两禾军门的形象相似。甲骨文中有实行“鸟占”的记录,“鸟居”的语源也许与此有关联。鸟居上常有鸟或鸡之类的装饰性雕刻。另外还有鸡冠形状的装饰物。轿子上也有不少与鸡有关的装饰物。
  神社屋顶的建筑样式取自“學”字的字形。其中的“”部分叫作“千木”(神社屋脊两端呈X型交叉的长木)。“学”被认为是殷代贵族子弟们接受特别教育尤其是军事礼仪训练的地方。
  “游”字在殷代表示举着旗杆出行。日本各地举行“祭祀”活动时经常会看到人们举着随风飘扬的旗帜排成队列,这情景宛如甲骨文的“中”和“游”的形状。
  中日两国在民俗学方面的相似点很多,越是从汉字的角度来看就越可以这样说:在祭祀上日本人也许就是殷人的后裔。
  日本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民族。它坚定不移地继承了中国已失传的、中国人已忘却的东西,并且在今天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和保护。也许可以说,是日本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表意文字——汉字3000年前的面貌,传承着古代中国的风采。
  (高慧 译)
其他文献
应对外友协邀请,美国华盛顿地区大主教西奥多·麦卡里克于2005年10月12日至14日访问了北京。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美友协会长徐匡迪会见或宴请。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也分别会见或宴请了麦卡里克大主教。  10月14日下午,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了西奥多·麦卡里克大主教。全国政协秘书长
期刊
应波黑中国友好协会、塞黑城镇会议常设委员会和保加利亚中国友好联合会的邀请,刘志明副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于2005年9月14日至25日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与三国政界和工商界人士广泛接触,达到了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的目的。   此次是波黑独立后对外友协首次派团访问该国。波黑主席团穆族成员蒂希奇、外交部副部长里奥、穆克联邦总理哈吉帕西奇、副总理格拉霍维奇、塞族共和国副
期刊
2005年11月14至15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乔治·布什政府和公共事务学院、布什总统图书馆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美关系研讨会“中美关系:外交、贸易、科研”在北京举行。美国前总统布什率美方代表团与会。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布什前总统并出席闭幕晚宴,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开幕式、开幕晚宴并作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出席开幕式和开幕晚宴。  出席会议的中方人士包括
期刊
以加蓬总检察长、加蓬中国友好协会第二副主席皮埃雷特·朱阿萨女士为团长的友好代表团一行应我会邀请于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访问了北京、四川和贵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贵州省副省长王正福和对外友协副会长王运泽会见和宴请了代表团。代表团参观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成都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贵州生态旅游村和黄果树瀑布。与四川和贵州的检
期刊
应对外友协邀请,塞舌尔国际友好协会主席玛丽-纳拉·阿兹米娅率代表团于2005年8月18日至26日对北京、辽宁和吉林进行了友好访问。中非友协会长杨福昌、辽宁省对外友协副会长王永贵、吉林省对外友协副会长王刚会见了代表团,双方就如何促进文化交流、开展妇女工作交换了意见。代表团还拜会了全国妇联、全国青联,参观了北京市佑安医院,辽宁省鞍山市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塞舌尔国际友协是非政
期刊
应我会邀请,比利时中国协会主席范·汉斯偕夫人黄文芳于2005年7月25日至8月2日对北京和西藏拉萨市、江孜市、日喀则市和泽当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  在北京,范·汉斯夫妇受到陈昊苏会长热情友好的会见,双方回顾了两个友好组织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充满信心地展望了相互交往的广阔前景;刘志明副会长设宴款待主席夫妇,共同回顾了刘志明副会长在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任公使衔参赞期间与比中协会保持的良好关系,深入畅谈
期刊
应对外友协邀请,肯尼亚地方政府部部长科姆博率代表团于3月19日至25日来华,对北京和广东进行了友好的访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会见了代表团。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王运泽等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代表团拜会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建设厅、广州市环保局等。    高度评价中肯友谊
期刊
应美中友协邀请,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一行于2005年10月7日至10日出席了该会在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市举行的第20届年会。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驻纽约副总领事匡伟森应邀出席,周大使作主旨发言,李副会长发表讲话,上海市对外友协副秘书长陈龙兴也应邀讲话。美联邦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希拉里·克林顿、联邦众议员约翰·斯威尼、纽约州众议员休·法利和纽约州阿尔伯尼市市长杰雷里·詹尼斯等分别向大会发了贺词。年会选举
期刊
2005年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市长协会、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行。来自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市长、专家和学者再度携手南通,参加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共同商讨促进和谐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课题。  10月22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宣布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开幕。中国建设部部长、中国市长协会执行会长汪光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江苏
期刊
应奥地利奥中友协和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的邀请,由我会组派的以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王孝榆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于2005年6月22日至7月3日访问了上述两国。代表团成员主要来自青海、重庆等西部省市。访问期间,代表团同两国议会人士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了访问国的议会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深友谊、促进合作的目的。  6月23日,代表团抵达奥地利的次日,奥联邦议会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