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们的榜样邹德慈先生

来源 :城市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1年刚从美国念完博士回到香港大学郭彦弘教授成立的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工作时跟邹德慈先生认识的。1981年12月中,邹德慈先生,吴良庸先生和周干峙先生等,在经济改革刚开放后,出席了由我们中心、香港规划师学会及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师学会香港分会联合举办的"亚洲地区城市规划学术讨论会"。1986年通过他,我们中心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建设部在北京联合主办了"中国沿海城市规划发展研讨会"。
其他文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ntrol (TDC) schemes can clearly suppress the adverse influence of pressure variations on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of various distillatio
在这个被艺术品市场刺激得越来越功利的时代,人们似乎已习惯于用市场标准来判断和衡定艺术的兴衰。同样,当代艺术的繁荣和样式的多元化,也让一些人轻率而肤浅地断定绘画已走
2020年12月28日,当这个跌宕起伏的年份走到了尾声,邹先生也在这个世纪寒潮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想起来,因防疫的需要以及我的身体原因,竟已有一整年没能见到先生。寒潮中的八宝山冰冷彻骨,告别仪式上的匆匆一瞬,便是与先生最后的告别了。初识邹先生,是在我来中规院工作后不久,因项目上的事情需要向先生咨询,我有点忐忑地上楼去找这位"传说中"的院士老先生。没想到先生温和风趣,听闻我是浙江人,便用上海话打了
期刊
我们现在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这就是对汉、唐、宋、元正规传统的重新审视,对于恢复这种具备可持续发展先进性传统继承和学习的愿望和信心。这种热切企盼的现实原由在于传
我与邹德慈院士的相识可以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在此之前,他和一批文革中下放、转岗的老一辈规划师也陆续回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工作。当时的所长是周干峙先生。那一年这个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干峙任院长,邹院士任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我在总体所工作,所长是已故的胡开华先生。
期刊
1入院初识邹院长1986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怀揣同济大学的毕业报到证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报到。记得在南楼人事处办手续的时候,进来一位中年人,中等身材,腰板笔直,步履矫健。人事处长罗成章笑着对他说,"邹院长,这是新来的大学生王凯"。中年人走过来热情地和我握手,说到:"你就是王凯?老周和我说过你"。他说的老周是周杰民同志,一位老资格的规划师。第一次见到邹院长,他就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平和、儒
期刊
虽然我没有和邹先生在同一单位工作过,而且他年长我一轮12岁,但是一直觉得和他谈得来,每次见面,亲切如忘年交。2019年秋天回国时曾经探问先生的近况,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北京的朋友说,先生有病,但情况尚可。不料2020年底得悉先生去世的噩耗!不由惊叹:2020年是什么样的一年啊——又一位好人离去了……怀念邹先生,首先是怀念他这一代规划师。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本来就年轻,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
期刊
2020年12月底,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我敬爱的导师邹德慈先生走过了他87年不平凡的人生,静静地离开了我们。虽然先生病重住进医院已经两年,但当真得知先生离世的消息,还是不敢相信、不愿接受,总希望如先生这般曾坚强地历经了各种坎坷的长者依然能够度过这次难关,总希望还有机会在他的书桌旁再次聆听他的教导,就像这20多年来无数次发生的那样。
1.何谓"于其心不于其迹"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古迹保护,不仅注重其"迹",更重视对古迹所蕴藏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和传承,强调古迹保护应能激发临观者之精神,触动其心,实现古今人心的"相通",达到教化、融凝社会与文化传承的目的。正所谓"古人之迹,古人之心也""于其心不于其迹"。在历史文献中亦有"师其心不师其迹""法其心不拘其迹""在神不在形"等诸多记载,
期刊
本来祈愿邹先生能够度过这个特殊的年景,但还是良好的期望终不能抵抗凶残的病魔,不能抵挡残酷的现实。每次唤起回忆,总是被一种强烈的内疚感所冲击。我在先生身边的时间很少,更枉论伴随;学业上更负了先生所望,毫无成就,本来没有任何资格为纪念先生写任何文字。但转念想,作为曾经在先生身边学习过的最普通的学生,记叙下先生那些生活中零零星星的"碎片",和先生交往时的所思所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