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数据库的甲状腺癌预后风险基因筛选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其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复发或转移而死亡.本研究旨在基于公共数据库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甲状腺癌的预后风险基因.方法:从癌症RNA测序关系(CRN)数据库下载甲状腺癌的蛋白编码基因RNA-seq数据,筛选甲状腺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分别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与ClueGO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并对核心基因进行功能预测.用UALCAN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通过GEPIA数据库对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分析核心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的生存时间有无影响.结果:筛选共得到91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调控小分子G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Z膜、结合肌动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药物代谢.构建互作网络后,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分别为TP53、ESR1、FOS、SYP、PPARG、ACTB、GRIA1、NRXN1、HDAC3和KIT,其中TP53得分最高,为62,它们均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预测显示核心基因TP53、ESR1、PPARG可能参与了基因沉默的负性调控,TP53、FOS可能参与了RNA聚合酶Ⅱ对pri-miRNA的转录调控过程.UALCAN数据库验证结果显示,除TP53外,其余核心基因均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均P<0.05),与CRN数据库中的表达结果一致.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IT的高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12),而对其总体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85).结论:本研究筛选的蛋白编码基因KIT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推测其可能成为甲状腺癌的预后风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为临床常见病,以严重的后遗神经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而备受关注[1~3].手术是诱发HZ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器官移植、三叉神经和脊柱手术等[4~7],而关节置换术后并发HZ非常罕见,目前仅见3例报道,早期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从而贻误治疗.本文报告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严重带状疱疹,以增加对其的认识.
[目的]对比单边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0年12月,对6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32例采用UBE术,32例采用PELD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UBE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均长于P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合并I度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7例合并I度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连续接受改良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椎体滑脱度(%)的差异,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法对术后1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1.22±4.78)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肝转移(BCLM)患者预后较差,其预后因不同因素而有较大差别.关于BCLM预后的研究很少,且目前缺乏准确预测BCLM的预后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初诊BCLM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OS)和特异性生存率(CSS),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6年的初诊为BCLM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病例共1994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为建模组(1398例)和验证组(596例),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乳腺慢性炎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目前对该病的误诊率较高,特别是治疗不规范、效果欠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致迁延不愈,俗称“炎症中的癌症”.为此,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甲状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乳腺甲状腺外科学组、湖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湖南乳甲外科联盟5个学术机构,联合省内从事该领域相关专家,就GLM诊治相关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已经是临床腋窝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诊疗手段,SLNB是否成功,与示踪剂的选择有密切关系.核素和亚甲蓝示踪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示踪剂,但由于中国的SLNB应用晚于国外,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仅14.55%的医院使用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62.73%的医院仍主要是亚甲蓝单示踪法.对联合使用示踪剂的汇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在国内乳腺癌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背景与目的:曲妥珠单抗主要作用在HER-2-HER-2同源二聚体,对配体诱导的HER-2异源二聚体信号通路的阻断作用很弱,吡咯替尼可以全面阻断HER家族同/异源二聚体下游通路.基于两者作用机制的不同,本研究探讨吡咯替尼联合TCb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首诊晚期HER-2阳性年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的32例首诊局部晚期HER-2阳性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16例患者应用吡咯替尼联合TCb
背景与目的: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是临床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年龄反映了患者的不同生理状态,由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缺失激素受体属于激素非依赖性,年龄是否影响该类患者的诊疗决策和预后有待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诊断年龄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6年经病理诊断为Ⅰ~Ⅲ期的TNB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乳腺癌的诊断年龄将病例划分为18~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5组,比较各年
背景与目的:男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一般确诊时分期较晚,预后差.目前其治疗上多参照女性乳腺癌.笔者通过对男性乳腺癌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03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就诊时均无远处转移,中位年龄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仅2例(5.7%)患者接受了部分乳腺切除术,其余均接受全乳房切除术或更大范围的手术.18例(51.4%)接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 (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