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依且研且动且思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当下优质课堂已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追求,也成为每位学生渴望的课堂。为此笔者在构建《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堂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究,认为优质课堂是师生共同塑造的艺术成果,优质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构建《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堂,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即根据课程内容目标,从准确把握课标,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有效教学;深刻理解教材,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灵动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标 教材 学生 策略 优质课堂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已实施了多年,课标也修改了多次,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课标、教材、学生游离的状态。为此笔者就构建《历史与社会》优质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构建《历史与社会》的优质课堂必须把握好课标、教材、学生三者关系,教师应根据课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一、研读课标,依标施教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基础
  课标为总纲,明确叙述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思路的内容标准及教学建议评价,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为此,要打造优质课堂,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刻领会课标,然后依据课标目标达成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学生成就标准及重难点。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掌握的内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为例,如何落实打造优质课堂的基础——研读课标,依标施教呢?
  首先教师通过研读课标,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对应的课程标准是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课标的学习要求、内容要求及重难点,并在投影片(或导学案)上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要求
  1.让学生明确抗日战争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程的一件重大事件;
  2.能理清本课教材的重点内容,即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分为日本侵略中国和中国抗战两条线索)、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通过学习,知道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内容要求
  1.掌握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及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2.中国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重大事件,如“一二.九”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战中重要的战役及方式;
  3.掌握标志抗战胜利的史实及原因;
  4.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
  2.难点:根据材料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及对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情感体验。
  二、依托教材,优化策略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关键
  有人认为,教材内容几段、插图、几句话,一看明白,有什么可钻读的呢?如果抱这样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在运用教材时,往往单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教材就会成为一个摆设品。教材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蓝本,是联系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桥梁。读懂教材、钻研教材,确定本课内容在整体教材中所处的地位,然后确定教学策略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静下心来,在新课标的基础上,深刻钻读教材,理解教材,理清线索抓住重点,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路,使《历史与社会》真正成为一门集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另一方面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优化教学策略,以亟更好了达成教学目标,即完成学习要求和内容要求,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例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辅助目标的达成。
  策略之一:教材内容重组策略
  通过研读课标,教师可以依据课标要求,可以对教材进行分析并重新建构,把自己形成的独特理解作为一种资源传递给学生,成为课程的构建者。如“中国的抗日战争”一课,教材“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的顺序排列,其中“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采用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抗日混编的方式,内容较杂而乱,为此我对这两框的教材进行重建,以“日本侵华”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主要事变”、“主要会战”、“滔天罪行”,重点讲这三部分内容,把中国人民的抗战简单介绍,仅为全民族抗战作下铺垫。在学习“全民族的抗战”内容时,先学习前两框涉及的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事例,再过渡到全民族抗战,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新颖,内容清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策略之二:教材时政链接策略
  2014年3月,全国人大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日子的来历与本课时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教师用此时政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而且可增强学生对时政的敏感性,在和平年代,正确认识战争,有助于达成“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的学习要求。
  策略之三:播放音像资料策略
  播放音像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感怀历史沧桑感和脉络,把一个真实、全面、生动、具体、形象的历史事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如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播放电影《南京!南京!》,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南京沦陷后的历史瞬间,直观地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帮助学生感受日军的残暴。   策略之四:自主阅读史实策略
  贯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史实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快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阅读史实的方法主要有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
  为了了解日本侵华的主要事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70第二自然段、P70-71的图3-1、3-2、3-4及说明,P73第一、二自然段、图3-9、3-10及说明,疏理出以时间为纲的历史史实,即“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并指出各自地点、经过及造成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图中感受的历史信息,培养读图能力。
  策略之五:鼓励问题探究策略
  罗杰斯认为,安全、自由是人们创造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发扬民主精神,鼓励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见解就能达到兴趣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在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探究感悟历史的策略,能比较好地化解本课的难点问题。
  为了分析抗日胜利的意义,教师鼓励学生探究两大问题。
  问题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到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结果如何?结合前两 问题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问题2: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师团在中国,有力地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
  通过学生合作分析、探究问题1,由问题1中史实由史实得出结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通过分析问题2的材料得出结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可激发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学会根据史实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正确把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策略很多,除了上面运用的五种外,还有设置情境问题策略、鼓励质疑策略等都有其独特的功效,但我们在运用教学策略时,应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策略,使其充分体现其优点,真正起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以生为本,灵动教学是打造优质课堂的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文思想。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虽然教师都明白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但由于课程标准、学习要求、知识要求、重难点的把握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教师在上课前总会有一个总体的框架,一种总体思路,在上课时不由自地沿着准备的思路进行,忽视课堂出现的“意外”因素,使课堂缺乏生成性和灵动性,这样课堂不能算是优质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自己每天新的成长和进步,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乐园。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灵动起来,教师不仅要增强“以生为本”的意识,还要培养捕捉学生课堂动态的能力。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时,学生归纳了“不久,日军侵占了东北全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时有一位同学插嘴补充一句,“九一八”事变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也许老师对这一补充没有反应,也许生气地批评学生多嘴。由于学生的“多嘴”、老师的“疏忽”,给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九一八”事变。真正灵动的课堂是教师能捕捉到这种信息,并及时纠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个教学环节充分说明了以生为本,灵动教学是打造优质课堂的核心。
  为了课堂灵活起来,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易于学生参与的好方法,如设问置疑法、鼓励质疑法,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对同学、老师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
  综上实践所思,构建《历史与社会》的优质课堂,让课堂出彩, 要准确依托把握课标,教材;研读课程的内容目标,课堂的内容目标达成,制订教学策略;始终以学为中心,创设好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程序,完成教学内容目标,要编设好活动讨论过程,设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心中的问题得以解决,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优化课堂;要夯实基础、把握关键、抓住核心,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尝到优质课堂高情趣、高效率的甜头。让学生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优质课堂中成长、提升、总结及进步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2011版).
  [2]赵亚夫. 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第五讲、第六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年第1-2期.
  [3]韦冬余. 论学科探究教学的基本含义【J】.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11期 .
  [4]历史与社会【DB/OL】.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回顾了导热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以填料的分类为线索简要介绍了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在当前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在热导率提高的同时力学性能的下降制约了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具有高热导率,同时具有理想的力学性能的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本工作选择了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基体、氧化铝纤维为填料,使用双辊开炼机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添加聚乙烯接枝丙烯酸(PE-AA)或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MA)作为增容剂来改善两者的界面。对
【摘要】和学生谈谈感情,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发现”、重视、尊重,让他(她)从心里尊敬你、喜欢你、崇拜你、欣赏你、听从你。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之间情感关系,感情到位了,还会有什么是问题呢!  【关键词】心爱 发现 重视 听从 感情  黑格尔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产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明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感情、没
期刊
在新疆加强双语教学是形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需要,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新疆南疆地区双语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已经形成锐不可当的趋势。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热情高涨,关心支持双语教学,想尽办法送子女到双语学校就读。双语教学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如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根据本人的工作
期刊
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整合来提高复习效率  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 林伟指导老师:蒋尚燕  【摘要】铁元素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中考查的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从认识铁三角开始,我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建立铁元素知识网络,随着知识的增加并结合题目不断完善铁元素知识的整合工作,从而在解题中发挥着有效的指向性作用。  【关键词】铁元素 知识整合 网络  1 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铁元素  在苏
期刊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
期刊
【摘要】要想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结果,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幼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现实出发,主要探讨了幼师生物理教学中延伸教学目的、延伸教学内容、延伸教学方法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延伸性 幼师 物理课题教学  前言: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社会对民生发展如学前教育等方面关注程度非常高,而要想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结果,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幼师团队是
期刊
【摘要】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我国业余训练改革发展之路, 它既是竞技运动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遵循普通教育规律,强调运动训练规律的前提下,切实可行的把教育和训练有机地结合贯彻于业余体育训练之中。  【关键词】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中小学 文化教育 实效  一、云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中小学文化教育现状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是优秀运动员的接班人,承担着在国际竞技场为祖国争光的光荣使命,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随处可见。基于此,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高中教学当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在高中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期刊
构造法作为一种数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方法,一步一步的去寻求需要的条件,直至推导出结论,它属于非常规的思维,其本质特征是“构造”。用构造法解题,没有一定的常规。构造法就是用已知条件为载体,以所求结论为方向来构造一种新的形式,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好构造法解题对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下面结合一些实际应用题,谈谈构造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构造函数  思维升华:构造法的实质就是高中数学思想
期刊
【摘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高中化学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实现创新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获得知识和智慧,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针对高中化学课的设问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理论学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高中化学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 化学课堂 设问 教学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