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學技术的进步,中学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重要元素都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变化最为鲜明和积极的,是由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它由传统的教学媒体“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逐渐转向多媒体。本文主要从微课这一角度,结合微课的内涵、特点,设计原则,分析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力求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精彩。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补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既能开发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微课操作简单,且其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使教学内容更加活泼丰富,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专门针对某个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或者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而录制成视频,主要应用于学生课前的预习活动,教师教学时课堂上的某个教学环节,以及课后学生的复习巩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知识教学视频,它可以是单独的知识讲解,也可以应用于教学系统中,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某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微课进行相关的学习。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使用的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媒体等教学资源,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
  微课的录制的时间长度基本为5—10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能够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注意集中阶段来组织教学,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听课效果和教学效果。
  (二)成果简化、传播途径多样
  由于微课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所以,微课所研讨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表达、研究的成果也较容易转化;而且微课的容量较小、所用时长较短,而且它传播形式多种多样。
  (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微课是根据某一个课程中的一个主题,或者说针对课程中的某一个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与讲解。微课主要讲述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或是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思考、教学方法的反思、教育观点的研究等,或是突破难点、强调重点、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研究等。
  三、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教学性原则
  微课所录制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学策略都要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微课时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也要具有教学性。
  (二)目标性原则
  微课是精简的课堂,不能超过十分钟,所以微课的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必须围绕某个重难点展开,并且所选用的教学语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都要按照实现教学目标的标准进行筛选和运用。
  (三)趣味性原则
  在进行微课讲授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幽默又具有教学意义的教学语言,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启发式教学策略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师的讲授思路,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四)重用性原则
  微课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微课的内容要不断补充与完善,而且主题突出;其讲授内容应经典深刻,可供学生和教师反复利用。
  四、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微课教学方式新颖且生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将它应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利用微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新课。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观看关于鲁迅生平介绍的微课,对鲁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主题鲜明、内容短小精悍、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叶圣陶认为,应“在习惯未养成之前,取个正确适宜的开端”。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自身学习特点自主选取微课内容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微课引导学生逐步“深造自得”。
  (三)用于教研交流
  传统的有效语文教研一般通过公开课、说课、教师集体备课等形式开展教研讨论。但这些形式都要经过几天的精心的安排和组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时还会趋于形式。而凭借微课进行教研,语文教师可通过制作优质的微课,阐述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虽然微课只有几分钟,但它同样是一个完备的教学过程。凭借微课进行教研交流相对于传统教研来说更加方便快捷,微课教研不仅可以现场开展,也可通过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而进行。
  总之,微课的出现,激活了语文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微课作为一种冉冉升起的教学新手段,必然会越走越远。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盎然。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合作探究,发现并挖掘教材美的内涵,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蒙养”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动态课堂;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以朗读感受情境美  小学语文课
【摘要】王昭君和李香君的命运是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从历史剧《汉宫秋》《桃花扇》中的儿女情长中不仅可以感慨红颜们“一片芳心徒悲壮”的命运,更能感受到历史剧给我们带来的兴亡之思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红颜二君;汉宫秋;桃花扇;兴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汉宫秋》和《桃花扇》成功塑造了红颜二君——王昭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认知却渐渐减弱,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而语文教学正弥补了这个空缺,语文是学习传统文化、集成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笔者将通过对现如今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提出高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拓展;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語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也有重要的关系和联系,随着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改革,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我国明确提出了以读促写的,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目标。本文以此为研究目标,客观分析以读促写,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优势,同时客观论述当前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以读促写,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以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短小精悍的古诗文,更是小学课堂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少小学教师仅仅停留在口头讲解后能够背诵即可,学生读得少,学得没兴趣,甚至一看到古诗文就头疼。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如教师明确吟诵训练的目的、保证充足的吟诵时间等。旨在能够通过教师的古诗文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谓“戏剧”其实就是指“剧本”,但戏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戏剧教学应以剧本为本,立足剧本的文体特征開展教学,学习有关的文体知识,聚焦剧本的文学特征,设计适当的读写任务,才能把戏剧教得像戏剧。  【关键词】剧本;文体特征;戏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谓“戏剧”其实就是指“剧本”,包
【摘要】叶圣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目标,《新课标》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素养最基础的内容。在新时代新教改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体会“听说读写”的要义,突出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建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言教学的核心地位  《新课标》将语
【摘要】通过一节《孤独之旅》的教学课例,经过试教、修改、再教、反思,思考了长文短教这个问题。处理好教材中的一些长文,做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要巧设问题,同时也要找准长文短教的正确切入点去领会整篇文章的精髓所在,要对精读句子细品语言,以读代讲,这样才能做到长文短教,甚至可以趣教。  【关键词】《孤独之旅》;长文短教;巧设问题;找准切入点;细品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培育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往的高职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之下进行有效的高职教学的创新显得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开展高职语文的教学活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问题;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职院校也在紧随改革步伐不断对自身课程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中职语文这一课程的弱点也就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各中职院校应该在改革过程中,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中职语文的特点,使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真正适应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特点,使改革能获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现存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