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筏起源及其风俗流变考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皮筏渡水、运载是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水上交通运输风俗,本文就流行于黄河沿岸的黄河古筏的起源与制作,羊皮筏子的漂流运输及筏子客的生活与禁忌进行了必要的梳理与考证。
  [关键词]黄河古筏;筏子客;水上交通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021-02
  作为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古老的羊皮筏子历史悠久。以皮筏渡水、运载是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水上交通运输风俗,沿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河羊皮筏子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山东境内黄河沿岸,尤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一、皮筏的起源
  皮筏,古称“革船”,是一种古老简易的渡河、运载工具。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致龙门,入于海。”文中所指的“积石”,是今天黄河上游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积石山,黄河从这里穿过,河面最窄处仅有10多米,名曰狐跳峡。这种地理环境促成了最早“皮筏”雏形的诞生。居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黄河上游两岸的保安、撒拉、东乡等民族,依旧使用此方法渡河。为了互通有无、交换物产,两岸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以羊皮囊渡河的方法,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杀羊后,将羊皮囫囵剥下,制作成袋状羊皮囊,将物品装入其中。人以胳臂将皮囊抱夹住与它一起渡河,到对岸后再放气取出物品,接着背上皮囊与物品一起上市交易,之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渡河而归。这种渡河的皮袋,经过逐渐演变与发展,便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羊皮筏子。
  从有关历史文献来看,皮筏最早见于《水经注·叶榆水》记载:“不韦县汉建武二十三年(46),王遣兵来,乘革船南下。” 《后汉书》中说:“护将校尉邓训,缝革囊为船,在青海贵德载兵渡黄河。” 以后历代文献也有相关的记载,《旧唐书·东女国传》:“用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从这些早期记载,足见此风俗由来已久。
  皮筏的地域分布也较为广泛,古人氐羌、室韦、东女国、喁子族、蒙古族、满族都曾使用过皮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蛮子朝》诗有句云:“泛皮筏兮渡绳桥,来自西酅州道路远。”这说明当时在山东一带,也有用皮筏作为渡河工具的。现代的纳西族、普米族、藏族、羌族、保安族、撒拉族、回族、土族、汉族依然使用着皮筏。
  二、皮筏的制作
  自古以来,在黄河上漂着两种皮筏子,一种为牛皮筏,编圆木为排,下拴10多个牛皮筏囊,载重可达数10吨,多用于货运,从兰州直达包头。到达目的地后,不仅将船上的货物卖出,连架船的圆木也卖掉。然后,筏客子们雇骆驼驮牛皮囊返回,以备下次再用。另一种是羊皮筏,形制较小,负重亦轻,以客运为主。
  张九铖《陶园诗集·洛中行》亦有制作皮筏的记载:“以大羊空其腹密缝之,浸以麻油,令水不透。”笔者所看到的剥制羊皮的方法和文献记载非常接近。以实考为据,笔者曾多次到甘肃省景泰县老龙湾村,对羊皮筏子风俗进行调查。这个村以羊皮筏子多而闻名,被誉为羊皮筏子村,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羊皮筏子。在调查访问中,笔者认识了不少这方面身怀绝技的筏子客,与他们一起交谈并亲眼见到了制作羊皮筏子的过程。
  首先,做好羊皮筏子的关键在于剥好一张完整的羊皮囊。剥羊皮时要从头部开始,整体下剥,皮与肉组织整体脱离,不能使羊皮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所以,制作者在剥皮子时,十分谨慎、小心,一般情况下很少用刀,而多用手去剥,用撕、压、拉、捶、捅等手法进行剥离。
  其二,剥下的羊皮须去毛、去脂肪,熟皮,灌油,使皮囊光亮可鉴,既结实又防水。经过这几道工序,一只成品的羊皮囊就算做好了。值得一提的是灌什么油是有讲究的,“浸以麻油,令水不透”的麻油,是指百姓家里食用的胡麻油,而不是蓖麻油或芝麻油。这种油不易变质,对防止阳光对皮囊的暴晒和黄河水对羊皮的浸泡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其三,一般做一只羊皮筏子按大小不同需要9~12个羊皮囊。羊皮筏子的扎制比较简单,先将数十根三四厘米粗的圆木棍用绳子扎成约6尺宽、1丈长的由许多方格子组成的长方形框架,再把制好的皮囊整齐地排列拴于架下,这样一只完整的羊皮筏子就做成了。
  三、皮筏的漂流与运输
  乘坐皮筏子漂流时,首要一点就是要筏子保持平衡,不管乘筏人或坐或蹲,都必须排列均匀,不得站立或乱动,以免皮筏翻倾。渡河时,皮筏基本上是顺流而下,以木浆用力划向对岸,羊皮筏子返回原地时,则由筏子客扛于肩头,步行于上游处,再放筏从河中急划过来,返回原处。故兰州有句俗语:“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被誉为“报道西北第一人”的范长江在他的《中国西北角》一书里详细记载了20世纪30年代他由兰州乘坐羊皮筏子漂流至内蒙古采访时的心情和见闻:“西北水上运输,皮筏较木船更普遍……筏上如设帐幕,则立即可以布置成宽敞的水上行宫,空气与阳光皆十分的美好……兰州以下黄河,在离城六七十公里以后,有长六十里的大峡,险水最多,故普通水手不易通过,于是应运而产生一种专门驾驶大峡一段险水为职业的水手,名曰峡把式……”
  1930年前后,兰州一带共有兰州帮、靖远帮、青城帮筏户三帮,共有羊皮筏子百余只,从事一些短途客货运输。随着羊皮筏子驾驶技术的改进,1932年以后,兰州至包头的水上航运业务就完全由羊皮筏子担任了。据《甘肃省志·航运志》记载,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靖远建立了红色武装,从兰州搞到2700单军衣、100多支步枪、2万多发子弹,还有一些其他物资。这些物资都是由筏客子们星夜从兰州顺黄河而下,上岸后又用驴马驮到目的地的。这些物资对当时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和重庆都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陆路运输线基本瘫痪,重庆燃油紧缺,汽车、飞机没有汽油可加,前方告急。1941年夏,国民党政府玉门油矿局总经理孙越琦专程来到兰州,对皮筏子运输很感兴趣,并通过当时的兰州市政府找到了从事筏子运输业务30多年的王信臣先生,要用皮筏子试办从广元到重庆长达700多公里的运输。油矿局购买了羊皮筏2000个,编成每只近500个羊皮囊扎制成的皮筏5只,每只载重60吨,共装载300吨汽油。聘用筏子客20多人,由油矿局成立的“兰州皮筏运行队”专门负责运送汽油。1942年夏,装载了300吨的5只巨型羊皮筏子历经两个星期(木船需一个月)从广元浩浩荡荡到达重庆时,整个山城轰动了,当地官员和扶老携幼的群众如潮水般涌来参观兰州羊皮筏子。油矿局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皮筏子航运大会”并摄制电影留念,有许多外国记者参观后要求带走羊皮筏子到国外展览,重庆各报也都用显著篇幅刊发了皮筏运输的新闻。由于各种报刊都以“羊皮筏子当军舰”为题进行了大肆渲染,兰州一带人从此就有了有名的“洋芋花开赛牡丹,羊皮筏子当军舰”的俗谚,流传至今。   四、筏子客的生活与禁忌
  旧时,黄河河道既无水文资料又无导航设备,羊皮筏子能否将乘客与货物送往目的地,全凭筏子客们的经验与胆识,因此筏子客们都很“迷信”,也就形成了这个行当很多的禁忌风俗。每次开筏漂流之前筏子客们都要沐浴净身,并且不得近女色,选好“黄道吉日”,然后杀鸡宰羊,祭祀河神或龙王,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他们十分忌讳讲“破”、“沉”、“撞”、“没”等字眼,只许乘客称呼他们“掌柜的”或“把式”,不许称呼“筏子客”或“船家”。在筏子路过一些“事故多发地点”,他们禁止乘客询问地名。漂流途中每见河神庙或龙王庙,都要停下筏来,进庙烧香磕头,祈求一路平安。
  在筏子客生活中还有许多讲究、规矩和禁忌。漂流过程中,筏子不免有搁浅的时候,筏子客就得赤身裸体下水,推动筏子,乘客中年轻力壮的人也要下水推筏,虽然脱光了衣服,但筏子上的乘客不许讥笑,必须保持严肃镇静。除此之外,筏子绝不运载新婚夫妇,但对运送死者的灵柩十分欢迎,他们认为送殡是一种吉兆,而新婚夫妇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因为社会的原因,筏子客当时的地位十分低下,清朝时,他们的子女连入学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民国时,他们的地位虽有了些改变,由以前的“单帮漂流”到有了统一的组织,但随之而来的是数不尽的苛捐杂税。筏子客得向官府缴纳“筏捐”、“浆捐”以及“统税”(全国统一税款)和“壮丁款”等十多项税款。除此之外,每到一个关口还要报关验单,免不了被各道关卡勒索。这些还不是筏客子辛酸生活的全部,路途遇险,魂归西天,则不必说。要命的是,在一些漂流地段当地的土匪与官府勾结,时常抢劫筏子上的货物与钱财,被劫后,筏子客得倾家荡产来赔偿货主,赔不起的也就只能隐姓埋名漂流他乡了。
  划着筏子去黄河捕鱼,是龙湾村又一特色风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谁家婚丧嫁娶,筏客子们都要到河里打几网鱼,以表心意。那时,一网打下去足足能打二三十斤黄河大鲤鱼,最大的鲤鱼有一二十斤重,最小的也有1斤多重。长着长胡子的鲤鱼又好看,又好吃,自己家吃不完,还送给邻居家分享。
  旧时黄河两岸操此业的水手很多,常用嘴对皮囊吹气,所以当听到有人夸海口、说大话时,往往以“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讥讽,意思是到黄河边上吹羊皮囊或牛皮囊,俗语“吹牛皮”即源于此。
  五、古老的羊皮筏子与现代水上交通工具共生并存
  如今,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取代了许多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也失去了当年黄河水上运输的主导地位,昔日的辉煌和荣耀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在水上交通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羊皮筏子作为一项古老的水上交通民俗工具,与现代先进的水上交通工具同生共存,依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现象。
  为了发展和丰富西北的民俗旅游事业,羊皮筏子村被甘肃省有关部门定为黄河民俗风情旅游景点,村里人也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发展羊皮筏子旅游项目。古老的羊皮筏子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民俗学者和游客,不少筏客子重操旧业,重振往日雄风。
  从调查中和老筏客子们的言谈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羊皮筏子的感情依旧,对昔日岁月的感情依旧,人世间有许多难以割舍的情感,传承了千百年的羊皮筏子风俗便是其中之一。
其他文献
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2005年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
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著的《乐记》深刻体现了儒家的音乐观——"中庸"和以"和"为美的思想,对我国传统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现当代钢琴音乐文化的产
重视党员的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列宁有句名言:“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980年,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
在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文化价值建设总体滞后,因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进而出现信仰的异化、扭曲,甚至缺失。本文就当今人们信仰的变迁展开
辽宁省北镇市从2005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目前,全市上岗的农民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无职有责、无职有为的目标,为北镇市社会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A、B 2
当政要们遇上认死理的交通警察,会是谁让步呢?是法律的尊严,还是官员的权威?
经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想大洗礼,通过重学党章,我感触颇深。古人云:“学而不用,无异于两足书橱。”按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要当好一名党员,我感到在实践中,应在三“心”二“意”上狠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