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多与骨质疏松有关。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或四部分的粉碎骨折,因伴有明显的移位和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愈合多不理想,以往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和T型钢板固定,这些固定方法对于一部分骨折和二部分骨折固定较好,但对于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由于骨折粉碎,骨折的固定往往不牢,术后往往依靠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来达到骨折的愈合,术后骨折移位较多,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术后不能早期锻炼,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较差,术后患者的肱骨头坏死率较高。而以往的内固定技术又使肩关节能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治疗效果较差,我科自2008~2010年应用解剖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23例该种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跌落伤14例。按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5例。
方法: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三角肌及胸大肌,将头静脉牵向外侧加以保护,显露并清理骨折端,撬拨复位骨折,复位时尽量减少骨折端反复撬拨造成骨质流失,保护骨折块附着软组织和关节面。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对于折端有缺损的酌情行人工骨的移植,X线透视骨折复位佳后,将AO解剖型锁定钢板安放于肱骨大结节的下方5mm,结节间沟后方5~10mm。肱骨头骨折的固定采用多根锁定螺钉多角度固定,骨折远端的固定根据情况采用拉力螺钉或锁定螺钉,尽量使用锁定螺钉。透视确定螺钉未穿出关节面,修补损伤的肩袖。
结 果
术后患者上肢行悬吊固定,3天后即行主动屈肘,肩外展、上举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幅度。结果本组患者随访5~15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6个月。采用Neer的百分制评定标准: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随访患者中优1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该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有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为可。功能差的1例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合并严重的肩周炎。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以往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和T型钢板固定,因老年患者多有骨质疏松,且骨折多有粉碎,以上方法固定往往不牢,术后需依靠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来达到骨折的愈合,术后骨折移位较多,术后不能早期锻炼,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较差,术后患者的肱骨头坏死率较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实际上是一种内固定支架,所以骨折固定时,钢板无需与骨完全的紧密结合,尽可能的保护了骨膜,既能达到骨折固定,又保护了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减少肱骨头坏死。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螺钉连为整体,通过钢板与螺钉及螺钉与骨质之间的相互固定使骨干与肱骨头牢固相连,在放置过程中能根据骨面良好塑形,自锁螺钉又较好地解决了肱骨头为松质骨的问题,可以对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作坚强固定,其牢靠固定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对肱骨头血供影响小,对周围软组织如二头肌腱、肩袖等影响小,并发症少。应作为目前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的首选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多与骨质疏松有关。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或四部分的粉碎骨折,因伴有明显的移位和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愈合多不理想,以往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和T型钢板固定,这些固定方法对于一部分骨折和二部分骨折固定较好,但对于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由于骨折粉碎,骨折的固定往往不牢,术后往往依靠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来达到骨折的愈合,术后骨折移位较多,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术后不能早期锻炼,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较差,术后患者的肱骨头坏死率较高。而以往的内固定技术又使肩关节能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治疗效果较差,我科自2008~2010年应用解剖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23例该种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跌落伤14例。按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5例。
方法: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三角肌及胸大肌,将头静脉牵向外侧加以保护,显露并清理骨折端,撬拨复位骨折,复位时尽量减少骨折端反复撬拨造成骨质流失,保护骨折块附着软组织和关节面。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对于折端有缺损的酌情行人工骨的移植,X线透视骨折复位佳后,将AO解剖型锁定钢板安放于肱骨大结节的下方5mm,结节间沟后方5~10mm。肱骨头骨折的固定采用多根锁定螺钉多角度固定,骨折远端的固定根据情况采用拉力螺钉或锁定螺钉,尽量使用锁定螺钉。透视确定螺钉未穿出关节面,修补损伤的肩袖。
结 果
术后患者上肢行悬吊固定,3天后即行主动屈肘,肩外展、上举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幅度。结果本组患者随访5~15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6个月。采用Neer的百分制评定标准: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随访患者中优1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该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有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为可。功能差的1例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合并严重的肩周炎。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以往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和T型钢板固定,因老年患者多有骨质疏松,且骨折多有粉碎,以上方法固定往往不牢,术后需依靠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来达到骨折的愈合,术后骨折移位较多,术后不能早期锻炼,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较差,术后患者的肱骨头坏死率较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实际上是一种内固定支架,所以骨折固定时,钢板无需与骨完全的紧密结合,尽可能的保护了骨膜,既能达到骨折固定,又保护了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减少肱骨头坏死。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螺钉连为整体,通过钢板与螺钉及螺钉与骨质之间的相互固定使骨干与肱骨头牢固相连,在放置过程中能根据骨面良好塑形,自锁螺钉又较好地解决了肱骨头为松质骨的问题,可以对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作坚强固定,其牢靠固定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对肱骨头血供影响小,对周围软组织如二头肌腱、肩袖等影响小,并发症少。应作为目前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