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育发展导向的思考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应将就业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而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
  关键词:内涵扩大再生产;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关键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不断增多的同时,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我国的失业问题凸显。失业率的累积会诱发许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据此,许多职业教育研究者提出,应该把就业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认为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更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发展战略。
  把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作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导向,涉及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高职教育与就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发展高职教育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二是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以期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做出科学的结论。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看高职教育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两个方面,劳动力再生产应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而物质资料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后者是生产发展的根本方向。从社会经济实践来看,扩大再生产的途径包括外延型增长与内涵型增长两种,内涵型增长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实现扩大再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扩大再生产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这里所说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物资生产资料,还包括劳动者,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也包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这正是教育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的科技发展两个方面,是促进社会新增就业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高等教育通过为原有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另外,高等教育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通过他们的各种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物质生产资料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所以,高等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通过对生产要素(劳动者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服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然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即高职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
  可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向受教育者承诺就业。虽然一般而言,高素质的学生获得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这只是高职教育在完成其根本任务后产生的客观结果。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具备高素质不等于一定能就业,某些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并非一定具有高素质,更不等于将来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本”,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末”,如果本末倒置,片面强调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必然会忽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导致高职教育各级决策者的种种急功近利、追求粗放型规模增长等短期行为。例如,为了追求就业率,高职院校只注重部分“热门”专业的招生,导致重复投资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量和结构的不均衡是常态,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由此产生失业问题。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基数大、增长率高,加上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失业成为长期的社会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缓解。因此,解决失业问题要靠全社会多重主体的长期共同努力,从多角度入手。
  政府掌握着财政、立法、制定政策等国家权力,是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主体,起着从总体上规范、引导和调控就业的作用。政府可以依靠国家财政和国家信用,通过扩大公共事业支出等方法直接扩大再生产,扩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以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鼓励失业者再就业;还可以通过特定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减少经济运行中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就业摩擦。根据国家经贸委2002年3月的统计资料,从1998~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其中的17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约占总数的60%。政府的各项再就业政策收到了显著效果。
  各种社会就业中介机构是促进就业的直接因素,通过收费服务为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可以直接减少社会失业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促进就业中介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能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利条件。
  公民个人既是劳动力的供给者,又是劳动力的生产者,是失业问题的当事人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因此,每个人应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和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等实际情况,充分收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妥善安排自身的就业与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发展两个方面,是促进社会新增就业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职教育作为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其根本任务并不是促进就业,也不可能承担起维持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任务。
  综上所述,解决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如果片面强调高职教育促进就业的责任,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实际上是把社会上的就业压力推给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未来5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不会减少,结构性矛盾更为复杂,青年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把就业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甚至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显然是一种“无法承受之重”。
  
  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高职教育定位的现实依据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促进社会的科技发展。前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后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作用也令人怀疑。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全国338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就业的有245万人,就业率约为73%。虽然这个数字高于许多发达国家,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却远低于发达国家。作为相对更加“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超过1/4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被闲置,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双向选择的竞争性就业机制下,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显然存在竞争能力方面的缺陷。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并不一定具备高素质,而找不到工作的肯定与素质欠缺有关。显然,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高等教育在科研方面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忧。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漫长而阻碍重重,科研成果数量逐年增加,而质量却在不断下降。2006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协商会议纪要指出:“由于科研活动远离经济与社会实际以及立项和评估中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科研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必然导致这些成果无人问津。据统计,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在1994~2004年的10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120位之后,而2002年我国在SCI、EI、ISTP发表的论文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77.76%。导致这种尴尬局面,高校科研难辞其咎。
  不从提高素质着手,高等教育就难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教育亦然。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招生连年“升温”,但高职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存在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明确自身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理应重新定位,应把提高学生素质和科研成果的质量作为自身的发展导向。
  
  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高职教育发展导向
  
  从世界范围看,高职教育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内容中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也应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
  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兴起阶段、确立制度阶段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其基本导向是:职业教育内容从手工工艺传授转变为工艺原理教学与操作技能训练,出现了以传授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以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各国先后调整或改革了本国教育,职业教育开始制度化,出现了高职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原子能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转化升级,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与此相对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提出应将培养关键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导向的新变化。所谓关键能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关键能力,就容易实现职业变更与劳动变换,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关键能力外延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交流与沟通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角度考察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取决于职业教育所服务的社会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与社会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已成为常态,劳动者的职业更换已成为家常便饭。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简单化、单一化逐步演变为复杂化、多元化,对学生的要求从培训具体职业技术能力转变为强调跨职业能力。王敏等人把关键能力概括为“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例如把职业行为能力进一步分解为“意志品质、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心、纪律性、可靠性、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想象抽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等13个分项,使关键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可操作性。事实上,对关键能力的强调恰恰是在最大限度上为毕业生提供了持续就业的可能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工业化时期,应用型技术人才比较匮乏。因此,面向市场,努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应当看到,我国的工业化具有“后发优势”,即在传统工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各种新兴产业同时也得到跨越式发展,如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与此相适应,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后发优势”,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自身的发展导向,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2]刘国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王敏,于雷,刘凤满.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3).
  作者简介:
  吴少英(1972—),男,广东社会科学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从引趣、设疑、探索、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是20世纪末的新兴学科,是21世纪的热门学科。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前提则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关键。在组
DM642是广泛应用于视频处理领域的经典DSP平台,其视频采集端口可以采集多种视频制式,但无法直接接入色彩空间为YUV420的视频信号,而目前主流视频压缩算法都要求使用YUV420的视频数据。根据DM642的平台特点,优化实现了一套YUV422到YUV420的插值算法,解决了算法实时性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对于1024×768这种较大分辨率的视频图像表明,优化过的色彩空间转化算法能够以60帧每秒的
美国军方研究员向业界征集新的算法和协议栈,用于部署在前沿地区的大型任务感知、计算、通信和战场网络系统。
小李入伍两年来,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他有个弱点,就是总愿随大流.很多人都那么说,他也跟着说;许多人都那么做,他也跟着做.对某一问题发表意见时,他总考虑自己谈的内容是
随着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化程度的提高,软件的部署、加载和更新的复杂度也在逐步提高。传统软件更新后,需要在地面为每个模块进行升级,并将新版本的软件映像文件固化在模块
本文对图书馆精神的涵义;图书馆精神的具体表现;培养和弘扬图书馆精神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设计中,跨平台通信的组织将直接体现使命任务的需求。通过功能流程框图将航空电子系统使命任务各个阶段分解为功能组件,给出了一种功能组件之间跨
要正确对待“面子”问题 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子的胡须开始生长,大多数人脸上还会长出许多“青春痘”,这本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有些男孩子最初对这种变化却不能接受,并往往因
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基层军官心理健康是保障部队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军营、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
许多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特别是在怀孕4—7周(胎儿器官形成期)用药最容易导致胎儿畸形。下面列举13类对胎儿有不利影响或致畸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