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巾幗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东南地处高原,多山,越往南走,山愈加高险、厚重。云南麻栗坡的边境线上,山是天然的屏障,立于群山间,人便显得极渺小。与群山存在的漫长光阴比较,个人的存在无疑是短促的,但人会思考,能做事,且有爱与温情。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的特殊时期,为了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疫情防控,麻栗坡县麻栗镇组建了一支全员皆是女子的护卫队。
  6月3日清晨,天气晴好,无风。简洁的活动室里,墙上挂着“护卫队成立”的横幅。参加护卫队的多是女儿家,她们来自镇上的各个寨子,岁数不尽相同,小的二十二岁,年龄最大的熊艳已有四十。我初见她时,她正组织报名的女子登记造册,留着齐耳的短发显得干练、飒爽。
  这女子护卫队的作用很大,帮助当地解决了好多难题,比如:村里好多苗族老人听不懂汉语,她们就用苗语去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她们会给孤寡老人洗衣服、洗被子,还会自掏腰包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有时候旁人没想到的细节,队员们都想到而且去做了,这些小事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麻栗镇位于云南边陲,与越南的河江省接界,边境线长,道路崎岖,在边境地带,常可以见到戍边的战士在界碑与界碑之间巡逻。麻栗镇一共设有12个防控卡点,卡点是彩钢瓦构成的简易平房,三间,面积最大的为卧室,为了节约空间,是上下铺;次之的是厨房,面积虽不大,烹饪的用具却是一应俱全;最小的是卫生间。卡点驻有一名退伍军人,两名协警,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此外,在靠近越南村落的卡点处,还配备了能够感应的电子监控,只要移动的物体靠近,便会发出预警,喊话,并劝返。
  熊艳带领的女子护卫队有59名成员,分小组各小组7-10人不等,每人4-5天出勤一次,主要是协助搬运防疫卡点所需的物资,这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每次运送物资到达的卡点是不同的。清晨,成员会从隐没在群山、翠竹、高大乔木的村落中,根据道路的远近,家庭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前往预定的地点集合。这其中,有骑摩托车的,有骑运货所用的三轮车的,也有快步当车的。平日里,她们与村民无异,但在执勤的时候,身穿迷彩服的她们,却是极好辨识的。
  等到队员到齐,卡点运送给养的车辆抵达,熊艳便带领着大家开始搬运物资。因卡点都在边境线上,喀斯特地形,人烟稀少,土地肥力不足,故而所运输的物资以果蔬、肉类为主。
  熊艳与我谈及运送物资的事,讲到了一个叫刘疆平的退伍军人。刘疆平家住麻栗镇的石笋,当过两年义务兵,退伍后去了广东电子厂打工,新冠疫情暴发后,回到家中的刘疆平错过了工期。居家的他,当听到在石笋村口设了防疫卡点,便主动报了名。在卡点上,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刘疆平在卡点旁边开了块菜園。熊艳带我去看时,园内南瓜花金黄,辣椒花白嫩,白菜已能够采食。
  当日的气温极高,脚底的路面被晒得发烫。参观完菜园,前胸与后背已被汗水洇透的刘疆平刚好巡逻回到卡点。刘疆平留个短发,穿着迷彩服,身形干练,面庞黧黑,他性格有些内秀,在与人交谈时,爱笑。
  刘疆平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卧室兼工作室,卧室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吸引我眼球的是刘疆平自制的淡水过滤器与健身用的杠铃。淡水过滤器由一截碗口粗、刨开一半的竹子连接到彩钢瓦的屋檐构成,下雨时用来接蓄雨水;下面放着一只铁桶,桶口有细沙,毛巾以及一只口罩过滤杂质。雨水经过竹筒的引导,经细沙、毛巾与口罩的过滤后汇入桶内,其纯净度与山泉并无太大区别,既可以饮用,做饭,也可以用来洗澡。旱季来临,刘疆平自制的雨水过滤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防疫卡点生活用水的压力。
  杠铃由一根木板、两个2升的矿泉水瓶构成。我以为他是热爱健身,他却说,守卡点已一年有余,每日除了值班,还需要到附近的石山中巡查,无论是被暴雨淋,还是被烈日晒,都得按时开展工作,除防控边境人员流动,还需防控蚊虫、毒蛇的叮咬,加之卡点偏僻、幽静,得时刻保持注意力,不能从事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往日里除了看书,便只能举举自制的杠铃打发空闲时间,释放身心压力。
  当问及有没有再次外出打工的念头时,他说自己才二十一岁,当然想出去,不求别的,哪怕只长见识也要去,但是得等到新冠病毒疫情结束,护住了父母的周全与这方水土的宁静,才能安心地外出务工。说完,刘疆平再度回到了工作室,室内没有空调,闷热的环境让他在看监控的同时,每隔一两分钟就得擦拭一次脸上的汗水。
  女子护卫队里,执勤人员基本每4-5天才需要执一次勤,但熊艳却认为“自己是队长,队长就得多出些力才是。”自女子护卫队成立后,熊艳也如同刘疆平一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力,发一分热。
  每日给防疫卡点送完物资,熊艳便会扛起队旗,带女子护卫队里的其他几名成员,沿着卡点所在的边境线进行巡查,时不时对界碑进行重新上色。女子护卫队第一次巡查,是在石笋哨卡,走在队伍最后头的何花,年龄最小,在惊叫一声后便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左腿。队伍里的其他人员转过身去,见何花喘着粗气,抱着脚蜷缩在地上,便围了上去。熊艳蹲下来,看到了何花腿上两个流血的小孔,便知道何花是被蛇咬了。
  队员们忙问何花是被什么蛇咬了,何花说没看清,脚疼时蛇已经不见了。熊艳迅速从携带药品的队员那里取来了绷带,将何花被蛇咬的伤口靠上的位置牢牢扎紧,背上何花便往回赶。
  何花受伤的地方距离有人的村落较远,一路上何花担心地问:“艳姐,我会死吗?”熊艳与同行的队员们反复地安慰她。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何花几近崩溃,“姐妹们,我走了孩子你们要多帮我照看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走到驻边部队修的国防路时,驱车巡边的战士看到了熊艳一行人,随即将何花送到了镇医院。医生给何花诊断后,讲何花的运气好,左腿是被无毒蛇咬的,只需要定期给伤口消毒,休息几日便没有大碍了。何花听到这个消息,眉头舒展开,眼泪从脸上划过。何花捂着脸说:“延误大家的工作了,都怪我胆子太小”。
  何花家住在麻栗镇茨竹坝村,茨竹坝位于半山腰,自镇上沿着盘山公路到村里,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茨竹坝东边向阳,其余三面皆被高大的青山所环绕,林木四季葱翠,村口的山泉一年四季的流量也是十分丰沛。每日早晨,茨竹坝村山前的山谷里会生起浓厚的云海,将矮小的山峰尽数掩藏。人站在茨竹坝村往外看,是一片一览众山小的气象。   何花自幼在此生活,高中毕业后,她考入昆明的经济管理学院,读的是法语专业,何花说她自幼英语便不太好,去学法语后,感觉自己更加吃力了。加之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宽裕,何花思量过后,决定辍学,留在省城昆明打工。打工的过程中,何花认识了现在大她两岁的同村的丈夫,并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已经有两岁,女儿只有一岁,尚未断奶。
  队里给何花批了半个月的假,可她只在家休养了四天。
  在与熊艳的交谈得知,在女子护卫队巡边期间,越南边民因为放牧疏忽,导致牲畜越过边境线吃草的事遇到过几次。虽然地点不同,但处理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简单有效的沟通后,越南边民驱赶牲畜退回越南境内。在巡边的过程中,熊艳说害怕的不是这类事件,而是天阴下雨,山里起大雾。起雾时,可视距离短,人容易迷失方向,巡边就得格外小心,若是误入尚未排除的雷区,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政府还特意给女子护卫队配备了指北针。
  除了巡边的任务,女子护卫队还肩负着调解民事纠纷的责任,她们的目标是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声,大事不出村。”
  熊艳村里有几个从越南嫁過来的妇女。刘颖是2018年嫁到中国的越南女人,娘家与夫家就只隔着三座山,五公里左右的路程,平日里,站在高一点的山上,就能看到她娘家的村庄。疫情暴发后,便再没有回过娘家,在这期间,与父母的联系都是通过电话。但她越南的父母用的还是按键手机,不能通视频电话,虽然每次通话,刘颖的父母都说自己的身体好,可刘颖还是放心不下。当刘颖听说越南那边疫情严重的消息,她在没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打算悄悄回去看望父母。
  刘颖走到边境,疫情防控的电子监控设备便响了。防疫人员很快到达现场,进行拦截,在了解情况后,对她进行了劝返。刘颖思家心切,看着近在眼前的村庄不能回,任防疫卡点的工作人员怎么劝说,就是坐在地上号哭不止。
  工作人员无计可施,只能打电话给熊艳,还未到家的熊艳接到电话,立马调转车头,赶了过来。苦口婆心劝说了两个小时,刘颖答应了回村。
  熊艳将刘颖送回家后,又在她家坐了一个半小时,对刘颖的家人进行疏导。回到熊艳自己家时,已月明星稀,家人都睡着了,熊艳到厨房吃了盒泡面,洗漱过后,拖着沉重的脚步,想在沙发上坐会儿。直到第二天,早起的丈夫才发现她在沙发上睡着了。
  见熊艳睡的沉,熊艳的丈夫摇摇头,从卧室里拿了一床毛毯给她盖上。熊艳睡醒时,她的丈夫正在院里喂猪,熊艳走到院里伸了个懒腰,丈夫自顾说:“电饭煲里给你留了稀饭。”
  讲到这时,我问熊艳,家里是否支持她的工作?
  “刚开始争执是有的,但时间一长家里人也就理解了。像这样的事情也不常有。”熊艳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对于夏季农活繁重的家庭来说,这实属不易。
  熊艳同村的李彩凤是干活能手,育有一女在读高三,丈夫在广东打工,过年才回家,公婆都有风湿,家里的农活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家前几年盖了红砖楼房,住在村后山,李彩凤总爱站在院里听广播。
  7月3日村里组织打疫苗,在打疫苗的前一天晚上,村广播里再三通知,李彩凤站在自家院儿里听了半天,一知半解的,第二天清早,照旧到地里忙农活去了。熊艳回到村里打完疫苗,村支书问熊艳回来的路上有没有见到李彩凤,村里人符合接种条件的,都来打了疫苗,就差李彩凤家的几口子了,等半天连个人影都没见到。
  熊艳与村支书几人当即到了李彩凤家,李彩凤的父母坐在院里卷起裤腿晒着太阳。“叔,你家怎么不去打疫苗?”村支书问。“啥,今天要打疫苗?”“昨晚通知了嘛!”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村支书让熊艳去接李彩凤,他自己与打疫苗的医护人员沟通。熊艳在路上对打疫苗的事同李彩凤做了简单地讲解。回到家中的李彩凤见到医护人员与村干部都在等她,不停表达自己的歉意,最终医护人员在她家,给她以及两个腿脚不便的老人接种了第一针疫苗。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国外疫情快速蔓延,边境的疫情防控便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享受平静生活;这支女子护卫队在践行着“强边固防有我,巾帼不让须眉”!
  【作者简介】陈刚,男,1999年5月出生于云南寻甸,有作品发表于《散文选刊》《含笑花》《滇池》,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
其他文献
层峦叠翠景色新,猕桃盖地绿千顷。  昔日石漠何处去?今朝果圃将客迎。  垒石固土开窝地,凿岩修路恋乡情。  愚公意志山河变,改天换地党引领。  红船颂   南湖红船奋起航,迎風展旗向远方。   锤打封建旧堡垒,镰断列强新友邦。   建国独立创伟业,改革开放谱华章。   星火燎原九九载,强国复兴帆再扬。
期刊
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全面展现了苏洪波作为一名商人,如何故作神秘包装自己,成为云南省前两任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的座上宾,充当“地下组织部长”,在国土资源、省会城市等关键领域推荐“圈中人”上位,进而利用省部级、厅局级等各级领导干部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打开方便之门,投机取巧游走于政商两界、京滇两地的典型案例,描绘了曾经一段时期云南官商不清,“钻圈子”“拜码头”等畸形政治生态;深入剖析云南政治生态
期刊
一粒被埋在石缝里的种子,因为有了阳光,它便有了希望,便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有一种求生的执着,所以不会变质,而是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掀开巨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这粒种子便是西畴精神。  ——题记  西畴印象  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  石漠赐荒凉,饮水种于地。  居以石遮风,行以石为梯;  耕织在旮旯,谁言不称贫。  穷则思变  世代石為伴,俱来硬骨头;  不等不依靠
期刊
一  从省会昆明往西走上三百多公里  到了一個种植三七的地方  中医上有一种道地药材  叫——文山三七  甘、微苦,温  归入肝、胃两经  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这个开满红色三七花的地方  还有一种叫西畴的精神  二  在滇西高原东南部  有一个县城,它有五个少数民族  两个镇,七个乡,和近三十万的人口  你知道吗,有人说这里是  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山大沟深,出门就是望不到头的石头  那
期刊
恶劣环境不低头,  挺直脊梁往前走。  愚公移山勤苦干,  改头换面迎新生。  群山裸露,怪石林立,  好似這地方没有烟火气,  苦干实干,对自然宣战,  瞧,  那一片绿色多好看。  还记得当年,  这一片,  光秃秃全是石头,  没想到现在竟,  发生巨变!  啊!那一群可敬的人儿啊!  他们不甘心等,  他们敢为人先,  他们自强不息,  他们书写传奇。  为民造福,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期刊
千里之外的號子声  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斗志  为了圆祖祖辈辈的梦  一代代西畴人挑起了重担  开天辟地,寻找新的生命之根  摸石谷,叮当叮当  用坚强的毅力、挺直的脊梁  托起一片精神高地  石漠化的山有灵性  岁岁年年终被改天换地  在西畴人的眼里,只有苦干实干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炸石造地、凿石修路  延续着红旗渠的拼搏精神  他们在思索中迎难而上  他们用热血汗水与石头抗争  因
期刊
去年七月,我有幸参加由丘北县文联组织的第九届普者黑笔会,和广大文学爱好者们一同前往景区欣赏荷花。那时正是普者黑万亩荷花开得旺盛的时候,荷花在夏日的水面举起无数花的火把,在翠绿圆润的荷叶上头捧出洁白与粉红。它们花瓣简洁大方,顶端锐利,姿仪高洁,无私奉献着淡淡的幽香。它们总是与平静的水联系在一起,于是,荷花、荷叶、水珠、蜻蜓、蝉鸣组成一系列夏季的意象,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喜爱有加。  这大片大片的荷花
期刊
孩子出生记  当护士掀开包裹着我刚出生的儿子的大毛巾,儿子睁开眼睛瞥我一眼,眼中似有一丝光彩掠过,我只觉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一种巨大的幸福感潮水般漫遍全身,精神一振,觉得连日来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算起来,我在医院产房外,精神高度紧张地足足守候了三天三夜,身体已经疲惫到极点。  三天前的晚上,我一边在书房里看书,一边听着卧室里妻子的动静。妻子怀孕再过一天就满九个月了。按她的说法,这个时间
期刊
老山,是一座凝集力量的英雄之山,是一座固本铸魂的精神之山,是一座镌刻史诗的信仰之山,是一座丰饶的文化之山。2020年6月27日,以“弘扬老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名人专家学者谈老山诗》昆明征稿会,在昆明如约举行。  来自中国作协、云南省文联、省作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社科联、省政府文史馆、省社会科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文山学院等十多个单位的著名评论家、作家、诗人、教授、博导、
期刊
编者按:  刘诚,男,汉族,1980年2月生,2003年12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1月8日,刘诚带队到开远市开展案件调查工作,1月9日凌晨突发疾病,经连日抢救无效,于1月21日去世,生命定格在41岁。  刘诚同志生前一直从事反渎、反贪工作,战斗在反腐治贪第一线,留下了善攻破大案要案的“老猎手”,无冤假错案的 “铁包公”等生动形象,被称为“拼命三郎”,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