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的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质量关系着审计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的影响不断扩大,审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审计质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法治环境、决策和管理水平、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提高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审前调查、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及审计报告等一系列环节,而加强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此,充分认识审计现场质量控制的意义,客观分析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科学制定审计现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新发展举足轻重。加强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审计项目现场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审前调查,编制科学的审计方案
  
  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应该从审计现场管理的源头抓起,即应加强对审计现场的准入控制,审计组只有认真制定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才具备审计现场准入的条件,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否则审计现场的科学化、管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实现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了。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与审前准备息息相关,审计长李金华指出:“实践证明,制定一个好的审计方案,是搞好项目审计的基础,而搞好审前调查,又是制定好审计方案的基础”。所以,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必须搞好充分的审前调查,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
  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审计质量的审前控制。要想提高审计质量,必须重视审前调查工作。审计人员应首先熟悉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减少随意性。同时,应收集相关的审计法规文件,强化专业知识,采用可行的审计技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只有把审前调查作为审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抓好,才能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审计实施方案,确保高质量地实现审计目标。
  在审计工作实施前,编制重点突出、切合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龙头”。它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审计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规定了审计发展的方向;其次,实施方案是执行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实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的、结果怎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第三,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严格要求审计组只对所涉及的审计领域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因此,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实施审计的总纲和指南,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是审计项目现场质量控制的灵魂。
  
  二、加强审计取证工作,确保审计证据的质量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审计取证工作,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足以支持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由于审计证据为审计人员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提供了依据,因此审计证据的质量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核心。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中,必须做到:
  1、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活动是围绕着审计证据进行,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不断获取、处理、评价证据并作出结论和判断的过程,审计证据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审计证据要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审计证据资料的繁简要依据信息含量和价值大小处理,为防止盲目取证,应当在保证证据质量的前提下,突出对重要审计事项的取证,要求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收集、归档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
  2、要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为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在采用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时,由于取证的要求不同,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也不相同,应当分别加以明确规定,以规范审计取证行为。
  3、要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应该要求证据的提供者进行签名或盖章,确认其来源真实,证据有效。无法获取签名盖章的证据,应当了解原因,并在底稿中注明原因和日期。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
  
  三、完善审计工作底稿,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工作底稿,是各种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的载体,它记录和收集了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各种审计证据,为作出审计结论提供依据,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加强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必须重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和道德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保证审计质量为目标,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编制工作底稿时,应遵循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做到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一是认定问题事实。认定问题是否客观存在,事实是否清楚。二是认定问题性质。认定是违纪还是违规,是一般问题还是重大问题,是个别问题还是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以确保定性准确。三是对问题处理的认定。认定处理依据是否有效,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处理力度是否适当,以保证被审计单位易于接受,取得好的效果。
  
  四、重视记录审计日记,规范审计日常工作
  
  在审计中,由于工作日比较长,不可避免的存在各式各样的审计风险,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审计日记是审计工作过程的真实记录,主要反映的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检查的范围和方法,它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但却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状况,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所必不可少的记载。审计日记反映了审计人员每月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是规范审计人员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直接手段,对审计人员自身而言,若能在审计期间经常记录审计日记,也能避免审计线索的遗漏、逐渐形成更系统、完整的审计思路。
  实行审计日记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过程控制、程序控制。它能够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执行计划和方案,认真负责地实施审计,同时它还是追究或解脱相关人员责任的重要依据。因为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分清责任,责任明确才能较好地对审计全过程和各个层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也便于进行责任追究。
  
  五、建立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机关应建立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标准,并确定审计质量责任的范围。对审计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如各级复核等)、审计机构负责人都要明确各自应承担责任,实行审计现场质量控制。这是因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分清责任,责任明确才能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真正起到督促审计人员尽职尽责的责任。此外,应建立审计质量责任的追究形式,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做好质量检查和考评工作通过奖优罚劣来提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考评与奖惩制度。把考评结果同审计人员的奖惩、晋升、追究风险责任挂钩,对审计结果定性处理失当要考评,对应揭露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查不出,工作失职要惩罚。
  另外要建立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对例外事项、异常情况、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
  (作者单位:深圳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局)
其他文献
蓟县人大常委会把今年作为机关"作风建设年",认真落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规定要求,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抓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学习是立身做人之本、提高素质之基、建功立业之径。我们把抓经常性学习贯穿"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始终,使机关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保持勤奋好学的风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
混凝土空心砌块是以水泥、砂石(石屑)和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可以替代烧结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和非承重墙体.混凝土砌块具有原材料丰富、生产技术简单、
期刊
10月12日,由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百应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08中国(上海)国际门业博览会(DOOR2008)”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This note deals with how to position bricks so that m aximizing the numbers of whole brick in a given area. A method by genetic algori thm is given to solve thi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也越采越多,所以我们提出了绿色施工的概念。我们通过对渭南市博物馆的建设进行绿色施工,发现了绿色施工实施中
基于航空维修工程中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IDG)的故障数据,进行IDG整机可靠性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利用Edgeworth级数,将服从任意分布的故障数据概率分布函数近似展开成标准正态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定,方便了两岸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两岸城乡规划领域学术交流日益增多。相对于祖国大陆,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方面走在前面,其城乡统筹
以荷花家园廉租房的规划建筑设计为切入点,揭示廉租房规划设计要点,提出"自然生态、和谐"的廉租房规划设计理念。并浅析了廉租房住宅人群居住行为特点及一般套型设计模式,让居
结合某五星级酒店的建筑装饰设计(幕墙)案例,探讨如何将建筑装饰设计和建筑物使用功能做到有效结合的设计效果。
建筑绿色施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建构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施工理论是针对建筑行业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