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提问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产生“疑问”和“惊奇”的开端,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更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实效的课堂提问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科学合理、灵活多变,方能达到良好的课堂预期和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误区 策略
  一、组织有效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怎样才能使学生“生疑”,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计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逐步形成积极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实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预期和效果。
  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1.简单提问、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在上课前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备课和精心的设计,因此在上课时只是凭着思维的惯性,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语句进行提问,或者就书本上的一些概念,让学生用“读书”的方式进行回答。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简单,根本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思考的积极性。表面上看,学生往往能大声快速给出答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上课老师也是自我感觉良好。实则这些问题仅流于形式,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反而会造成学生轻浮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急于求成、违背规律。有些教师由于考虑到教学的进度或没有照顾到课堂容量等因素,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向学生提一些不合理或者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有位政治教师在教《经济生活》第八课“股票 债券和保险”时提问:什么是股票?生答: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师问:那你们知道股票有哪些类型吗?不同类型的股票之间有什么异同?由于这节课是借班上课,课前也没有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所以全班学生都面面相觑,甚至连当时听课的许多政治教师都目瞪口呆。显然这种提问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教师的提问学生根本回答不了,只能让课堂又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且这样的提问很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也会影响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
  3.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命题,但是有些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却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那就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满堂问”,认为不断提问就是师生互动,就是“主体”和“主导”的统一。曾有位教师在一次公开课后的教研活动中这样总结:“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班共40名学生,我让每位同学都有单独发言的机会,其中6位同学发言两次,班级集体回答问题8次。”不可否认,这位教师课前肯定作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下,这节课的提问多达54次,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提问一次。这样高密度的“狂轰乱炸”式的提问,完全压窄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备教材”不“备学生”。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个性也各有差异。但是有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么只盯着学习成绩好的几个人,要么只顾自己的教学需要提问,甚至把课堂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这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方式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如果问题只考虑教学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范围,有可能会造成无法回答问题的学生难堪,甚至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抵触情绪。其二,这会使其他一開始就失去回答问题机会的同学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更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提问必须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收获。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否抓住关键点进行问题设计,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问到知识的关键处,要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标,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紧抓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机械性的直接提问,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填空、选择、辨析等,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教材,基本上每个框题都是从现实事例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其知识体系的构成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结构有序的整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不能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滋生惰性。所以,教师构建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而是要使问题处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位置。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3.设置情境、以趣激疑。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教材,改变了过去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为情境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关注学生,注意教学素材的积累,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事例,就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欲望。有了兴趣就会主动钻研,有钻研就会有创造,在创造中收获成功。比如:《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可以在课堂现场设置一个同学的服饰调查情境。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两个现象:其一,绝大多数的同学都穿牛仔裤和运动鞋。其二,除掉校服,基本上没有两个同学穿一样的衣服。根据调查的结果教师可以设问:1.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牛仔裤和运动鞋?2.为什么不选择同样的服饰?由于这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所以都能有话可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就很容易导入本节课的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在通过对不同消费心理的分析,过渡到本课的主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4.转换角色、引导生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课程建设应从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动学生提问题和找问题开始。”因此教师的提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发现问题,激发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二是新课推进,教师启发引导,生成问题,共同探讨,师生合作解决重难点;三是课后,通过复习练习,探究问题,发现新知,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只有变“提问学生”为“学生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互问,在师生交流中对问,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巧”,借用《学记》中的一句话:“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教体局)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彭一虹,男,1959年生于重庆丰都,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涪陵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涪陵区科技拔
在数字化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当前中职学校电商专业经济法课程偏重理论、虚构案例、以知识传授为主、缺少自主探索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经济法中“普通合伙企
<正>基于学校的教学研究,在我国已绵延了半个多世纪。教师们或围坐于陋室,或观摩于课堂,人人参与,校校如此,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常规性活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日,
机构空间作为展示区域、学校、班级风采的窗口,汇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入口,对于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研了广东省中小学机构空间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8月2日,安徽省科技厅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
“至”即“到达、通向”,“善”即“完善、美好、圆满、高明”,“至善”意指“走向最完美的境界”。课堂教学情境下的至善理念首先是一种包容:以悦纳、理解为基础,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其次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机会,共享智慧和经验,通过知识、观点、经验以及精神的相遇相通,去探寻、接近和发现真知,进而使自己的思维方式、经验和精神趋向完满、高明的状态。  一、“至善”理念观照下的课堂观  课堂是学生与材料、
乌鲁普采选公司是苏联斯塔夫罗波尔边区卡拉恰伊一切尔克斯自治洲的有色冶金矿山企业,拥有一座地下矿和一个选矿厂及汽车运输车间和机电车间。公司1969年元月生产第一批精矿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小学、中学、中小学混合、大学及成人四类不同目标人群,对随机抽取的115个国内教育网站中采用的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进行特征分析,统计六类教学模式分
目的:1,4-苯醌(BQ)又称对苯醌,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晶体物质,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工、染料等工业。研究表明,BQ是苯在体内毒性最强的一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requency of indica rice transformation by biolistic bombardment, suitable culture conditions for embryonic calli, an optimal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