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美术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座位编排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课堂座位的重组编排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有利于营造高效课堂的座位编排方式。
關键词:美术;座位;作业;重组编排
在常态课上教室里的座位,通常是“秧田式”的。传统的座位编排不利于美术课上的创新活动。教师不仅要花心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在辅导学生时大动脑筋。如果花心思来安排特色座位编排,例如:小组式、会议式、马蹄形等,在没有美术教室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搬动课桌椅,课结束后又要搬回,缩短了上课时间。那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座位分布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上有所创新,这是笔者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一、传统座位编排的弊端分析
1.学生之间相互“坏”的影响
笔者通过观察,四年级的同学通常是从一年级起就是固定某一位同桌,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会产生某种固定的美术课学习模式。例如:A的美术水平较高,而其同桌B美术水平弱些,那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1)A会被B影响到,美术课的作业越画越不如以前;(2)B会被A影响到,觉得自己怎么画都比不上A,就会产生“胡乱画画”就交作业的念头,久而久之,最后都不愿动笔了。
2.学生之间的“抄袭”问题
美术课的学习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文化,也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但就在创新问题上,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某某抄袭我的”。原来,不论是绘画课或是手工课上,同桌之间,由于A的创意很好,B就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而是一味抄袭。这样就造成了A的负面情绪,不愿再去创新,这样下来美术课上的作品就越来越没有新意。
3.教师巡回辅导事半功倍
美术教学离不开巡回辅导过程,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适用于其他课程的学生座位编排不一定适用于美术课教学。例如,已有的“一帮一”模式,在美术课上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为教师在辅导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问题层出不穷。
二、美术课堂座位重组研究
在教学中都会说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能不能通过学生座位的编排改变来进行因材施教呢?
1.课堂座位重组试验
针对这个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在所任教的同一年级的四个班选出两个班级,根据学生的美术作业完成情况对座位进行重组编排,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美术课教学的座位形式。
首先笔者利用一个班已有的4组座位,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坐在第一组。平时很努力,但是作业表现仍缺少些创意的坐在第二组;勉强能完成作业的坐在第三组。基本上是“胡乱画画”甚至是不愿交作业的坐在第四组。当然其中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和身高搭配。
同时在美术作业完成情况上,笔者提出了新的要求:(1)第一组,同桌之间,必须以不同的画面表现或是不同的作业表现方式来完成。由于第一组的大部分同学平时都有上美术兴趣班,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相互交流。(2)第二组,要求是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由于第二组的这些同学是属于作业能完成但是创新意识不够。所以我重点辅导他们的创新。(3)第三组,是必须完整完成作业,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优秀作品,自己加入创新。这样不仅让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幅画面完整的作业,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意识。(4)第四组,是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优秀作品或其他同学的作业,但是必须完成作业。通过这样的座位安排,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坐在一起,可以激发他们能相互学习,完整完成作业。
由于每个组别的同学水平差别不大,大大节约了教师的个别学生辅导时间。我也会根据他们的表现适当进行座位调整。
2.课堂座位重组试验效果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将四个班的美术作业进行了比较。在没有进行座位重组编排的班级中,作业整体完成情况单调,没有新意,不具完整性,甚至还有些空白作业的出现。进行座位改革的两个班,首先在作业完成量上达到了笔者的要求,没有空白作业的出现,在作业的完整度上来说,80%达到了要求。另外在创新上也达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通过对座位重组编排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告诉笔者:有信心自己能画好,对美术课的学习更加有期待,其中一个班级还自行布置了小型画展,主动去参与市区的各项美术活动,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课堂上做个“有心人”,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次美术课堂座位重组编排的试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作业完成效果。笔者仍会继续不断探索,从细节入手,关注每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赵炎琴.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5).
[2]金娇.小学美术教学现存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华少年,2015(25).
[3]刘艳丽,姜自专.课改如铁砧 磨砺见菁华:多元互动,构建美术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编辑 高 琼
關键词:美术;座位;作业;重组编排
在常态课上教室里的座位,通常是“秧田式”的。传统的座位编排不利于美术课上的创新活动。教师不仅要花心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在辅导学生时大动脑筋。如果花心思来安排特色座位编排,例如:小组式、会议式、马蹄形等,在没有美术教室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搬动课桌椅,课结束后又要搬回,缩短了上课时间。那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座位分布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上有所创新,这是笔者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一、传统座位编排的弊端分析
1.学生之间相互“坏”的影响
笔者通过观察,四年级的同学通常是从一年级起就是固定某一位同桌,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会产生某种固定的美术课学习模式。例如:A的美术水平较高,而其同桌B美术水平弱些,那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1)A会被B影响到,美术课的作业越画越不如以前;(2)B会被A影响到,觉得自己怎么画都比不上A,就会产生“胡乱画画”就交作业的念头,久而久之,最后都不愿动笔了。
2.学生之间的“抄袭”问题
美术课的学习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文化,也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但就在创新问题上,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某某抄袭我的”。原来,不论是绘画课或是手工课上,同桌之间,由于A的创意很好,B就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而是一味抄袭。这样就造成了A的负面情绪,不愿再去创新,这样下来美术课上的作品就越来越没有新意。
3.教师巡回辅导事半功倍
美术教学离不开巡回辅导过程,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适用于其他课程的学生座位编排不一定适用于美术课教学。例如,已有的“一帮一”模式,在美术课上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为教师在辅导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问题层出不穷。
二、美术课堂座位重组研究
在教学中都会说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能不能通过学生座位的编排改变来进行因材施教呢?
1.课堂座位重组试验
针对这个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在所任教的同一年级的四个班选出两个班级,根据学生的美术作业完成情况对座位进行重组编排,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美术课教学的座位形式。
首先笔者利用一个班已有的4组座位,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坐在第一组。平时很努力,但是作业表现仍缺少些创意的坐在第二组;勉强能完成作业的坐在第三组。基本上是“胡乱画画”甚至是不愿交作业的坐在第四组。当然其中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和身高搭配。
同时在美术作业完成情况上,笔者提出了新的要求:(1)第一组,同桌之间,必须以不同的画面表现或是不同的作业表现方式来完成。由于第一组的大部分同学平时都有上美术兴趣班,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相互交流。(2)第二组,要求是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由于第二组的这些同学是属于作业能完成但是创新意识不够。所以我重点辅导他们的创新。(3)第三组,是必须完整完成作业,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优秀作品,自己加入创新。这样不仅让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幅画面完整的作业,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意识。(4)第四组,是可以参考课本上的优秀作品或其他同学的作业,但是必须完成作业。通过这样的座位安排,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坐在一起,可以激发他们能相互学习,完整完成作业。
由于每个组别的同学水平差别不大,大大节约了教师的个别学生辅导时间。我也会根据他们的表现适当进行座位调整。
2.课堂座位重组试验效果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将四个班的美术作业进行了比较。在没有进行座位重组编排的班级中,作业整体完成情况单调,没有新意,不具完整性,甚至还有些空白作业的出现。进行座位改革的两个班,首先在作业完成量上达到了笔者的要求,没有空白作业的出现,在作业的完整度上来说,80%达到了要求。另外在创新上也达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通过对座位重组编排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告诉笔者:有信心自己能画好,对美术课的学习更加有期待,其中一个班级还自行布置了小型画展,主动去参与市区的各项美术活动,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课堂上做个“有心人”,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次美术课堂座位重组编排的试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作业完成效果。笔者仍会继续不断探索,从细节入手,关注每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赵炎琴.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5).
[2]金娇.小学美术教学现存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华少年,2015(25).
[3]刘艳丽,姜自专.课改如铁砧 磨砺见菁华:多元互动,构建美术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