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的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花的人,是安静的,一个人静静地看着一朵花、一束花,一枝花、一树花,或是满山满野的花,于专注专情中,或开心,或陶醉,或伤感,或怡然忘我,都是极可观的情与事。
  看花的人,看的是心中的风景,微观的风景。像是不爱看芸芸众生世相的人,抛却了复杂与纷扰,沉浸在自然简单的生活里,偏喜欢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留意一朵花开,一叶草长,一阵风来,一声鸟鸣,这样的人,总会给我們有所期待的温暖。
  看花,是看风景。看花的人,也成了风景。看花,就成了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看花的人呢?心里也该是静守着时光的美好吧。
  看花的人,在书里。读宋词,绮丽的闺怨词占了很大的比重,读来读去,就读出了满眼的花和泪。词中多写忧思的女子,那些女子都是可爱的,也是深情的。她们在春天的清晨、夏日的午后、斜阳秋暮、寒冬月夜,独自立尽高楼,斜倚阑干拍遍,极目望断天涯,纵是如此,所思的远人,也不会因她们此刻的思和念,而离她们更近一点。那些远人,因追逐功名,因踏上征途,便是身不由己,此时,他们或在芳草远道,或在天涯边塞,已经渺远得杳无音信了。而在她们的手中,或是心里总是拈着一枝花的,秉持着如花般美好的愿望,默默地望着远方,看得倦了,终没有发现远人的踪迹。累了,她们就看手里的一枝花,看着花开正好的芳妍,就有了伤感,有了恨意,恨手中的一枝花,就捻,就搓,就揉,直弄得花自零落泪自流。
  看花的人,也在眼前。初夏,我路过小区旁边的广场,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正站在广玉兰的树下,抬头看那些藏在油绿光亮的叶间的白色花苞和花朵,在初夏柔和的金色晨光里,他花白的头颅,像是藏在暗影里的一朵广玉兰花。
  看花的人,已经成了记忆里的风景。我的盆景老师姓洪,教我时,才五十多岁的年纪,身材粗壮魁梧,面色红润,头发花白,他有个雅号叫“猫”,说的是他的眼太贼,看花入眼入心。他掌管着学校里的花房,花房里的花,没有他不清楚的。他只要在花房里逡巡一圈,哪一盆花移了方向,浇了水,整了枝,便一目了然。他是把花当人看的,看在眼里,也看进了心里,我特别佩服洪老师的眼力和心思。不像我们,看花,看得太随意了,能入眼,但不会入心。
  对着我们,拈花微笑的,是佛,那我们是不是佛眼里的一朵花呢?如果不能成为佛眼里的一朵花,那么,我们就做一个拈花而笑的人吧,如佛,也如花,让自己的内心温暖而又安静。
  (编辑 紫菀)
其他文献
“大胖”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人对一家大型商超的昵称,它是N年前由外地的一位胖乎乎的企业家办起来的。“大胖”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秘密就在它的留言簿里。  在每层楼的楼梯口都悬挂着一本留言薄,装订得整整齐齐,一支签字笔吊在上面晃来晃去,告诉我它不是摆设。  我把每层楼的留言簿都仔细看了一遍,差点儿笑翻天。里面的很多留言和回复,都像是一则则灵光闪现的幽默段子。不信,你也来看看?  留言A:卖毛衣的服务员怎么不
朋友跟我聊起丰子恺,说他诗情画意。我却想起他清新柔软的笔触,丰富细腻的内心,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也喜欢丰子恺先生的小诗,更喜欢丰子恺先生为人处世的魅力。  丰子恺先生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的慈悲之心,他的不凡才情,他的朴素情怀,常人难及,堪称一代大师。丰子恺先生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一个人的心中装有“天上的
伊索家的墙壁上有一枚铁钉。不,或许称它为铁棒更合适,它足足有拇指般粗细。如果它再细一点,伊索可以选择忽视它,可是它实在太粗了,而且它就钉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一个来訪的客人,几乎都能一眼看到它。实话说,它让伊索的家看起来很糟糕。  “嘿,伙计,你为什么不把它拔掉呢?”不止一个朋友这样问。  伊索摊开双手说:“你以为这很简单吗?它可能横穿了整个墙壁。想要把它拔出来,说不定需要拆了这座房子。”  伊索
那日黄昏,走在校园的芙蓉湖畔,我忽然慢下了脚步。湖边一排粗大苍翠的树木吸引了我的目光,近前一看,小木牌上写着树名——菩提树。看见“菩提”二字,内心不由生起一丝敬畏之心,书上说痛苦而生菩提,是在逆境中产生的美好心境。  我抬头仰望眼前的菩提树,它的树干粗壮,树叶青绿,树皮却是暗灰的,虽然粗糙的表皮上裂开了一道道神秘的伤口,却仍然保有一颗纯美的真心,开出美丽的花朵。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对于你觉得不
川航一架飞往拉萨的航班,在9000米高空,挡风玻璃忽然爆碎,气压骤降,飞机失控,万分危险。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最终化解险情,成功备降成都机场。事后,网友好评如潮,媒体激赏,称这是“一次史诗级的降落”,刘机长,你太牛了!  刘传健回应说:“我才没你们说得那么牛,创造了奇迹,我这只是专业而已。因为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各方面都比较熟悉,提前做了最坏的准备和训练。”专业二字从机长嘴里说出,似
二姐打来电话,说要卖掉老家的房子,让我回去看看有什么需要拾掇的物件。她找的是外地女婿,虽不算入赘,但一直随父母住着家里的老宅。后来二姐出钱将房子翻盖,这里便成了她的家。我分家时的“家业”,一直放在那儿。  出生在小门小户,父母并没给留下多少家产。分家时分得的“大件”,只有一口水瓮、一个老式雕花格柜。格柜我结婚时卖掉了,换了件大衣柜。而水瓮,据说已经用了几代人。虽不值什么钱,但毕竟是祖上所传,不想在
表哥三代单传,做梦都想有个儿子,可婚后表嫂生的偏偏是个女娃。而更让他几近绝望的是,由于身体原因,表嫂以后已经不可能再有身孕了。于是乎,表哥连同他的家人便视表嫂为扫把星,整天指桑骂槐,后来居然以传宗接代为借口在外面寻花问柳。终于将一个身怀六甲的打工妹领回了家,并向表嫂摊牌:你既然生不了了,就赶紧腾地儿!  表嫂没有吵闹,心平气和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只向表哥提了一个要求:我宁愿净身出户,但刚刚三岁
蝴蝶像长了翅的花,从这片田野飞向那另一片。蜜蜂像落入尘世的精灵,围着庄稼那蓬勃粉蕊轻歌曼舞。田野深处还时不时传来鸟儿鸣唱,声音犹如春天的柳笛般悠扬,还弥漫着湿漉漉的气息。当昼和夜在田野那一波又一波旖旎起伏的庄稼的摇曳中沉醉时,我们吮吸着那阵阵扑鼻而来的芳香,和蝴蝶蜜蜂一起,常常会在田野中流连忘返,在茁壮幽深的庄稼的拥抱中,我们也总是会忘了回家。  这是我少年时在乡下老家西场村的一些生活画面。  其
读书从来翻山越岭,喝茶过往万水千山。每一本书,都观照一座书店寂静生长的风景;每一道茶,都记录一个人心灵净土的归去来兮。 一家书店,是你在精神跋涉中能够安住的幽林小筑,不止于一盏灯的照亮,几时遇上书店的目光,自当与你内心的古村落久别重逢,目光所及,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江苏南通中观书院创始人、诗人袁卫东兄弟说的。读书从来翻山越岭,读书也是持续的自我修整。如果说得再好一点,
时下网上好看的图片越来越多,见惯了,也就不足为奇,但有一类构图,却始终百看不厌。  画面并不复杂。一根竹管,顶端削尖,尖头处有水珠滴落在一只石盘上,石盘崚嶒不平,中间有孔,水珠在周围聚成一汪浅水,慢慢顺着孔洞渗到地面。背景通常是一片虚化的竹林,影影绰绰正在下雨,风声催打着竹叶,几滴雨珠沾上了竹管,石盘不为所动,而那汪浅水却更显丰满,也更加晶莹了。  后来才知道,它有着各种诗意的名字,竹管叫逐鹿、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