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山地(外一篇)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一些事和物,你一生都离不开。无法离开,或是不愿离开。
  母亲大半生都在和山地较劲,无法离开,也不想离开。她将快乐的童年、纯真的青春、艰辛的中年和疼痛的老年,都交付给了山地。山地不老,而母亲却抵不过山风的撕扯和山雨的浸淋,几十年,岁月将她原本润泽美丽的脸盘雕刻成了一块沟壑纵横的“山地”。她和山地之间,已经融为一个合体,最终,必将肉体和灵魂都全部交付给山地。
  对于母亲而言,山地就是一道魔咒。她的快乐,她的忧伤,她的欣喜,她的无奈,或许曾经还有些微的绝望和惶恐,都被几块山地掌控。
  我是母亲的孩子,我也就是山地的孩子。我出生时的衣胞,被埋在了某一块山地里。我一直都觉得,山地的深处流淌着血液,那血液一直保持着特定的温度,在山风最凄凉的时候,母亲用粗糙的手将我们搂在她干瘪的怀里,她的怀里保持着特定的温度,致使我们心中的明天、或者说是未来,不被冻坏。
  从小,我就把“梦想”种在山地里。还在不识愁滋味的幼小童年,几个小伙伴就会在家附近开一块小小的“山地”,偷偷从家里抓一把玉米的种子、白芸豆的种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播种下去。然后天天去看,盼着种子破土而出。等到耐心都用完了,种子依旧不发芽。最后只有将兴趣转移到其他事上去。過了很久很久,突然想起那块“山地”来,再跑去看时,发现稀稀疏疏长着的几株玉米和白芸豆都已经结出玉米棒子和豆角。那是第一次用“劳动”换来的欣喜。那时,我还未上小学。
  真正到了要与山地“较劲”的时候,才发觉那是一件很苦的差事。从三年级起,母亲就交给我一把锄头,周末或假期,带着我去品尝劳动的滋味,教给我劳动的技巧。稚嫩的双手,不知磨破过多少的血泡。但母亲不心疼,随便看一眼说:“过几天就好了,多磨几次,以后起了老茧,皮厚了,就不会磨起泡了。”那些年,我的双手真的磨出了不少老茧。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手上基本上不会磨起血泡了。
  在山地里干活,常常感受到的只是累和单调。在寂寞的山间公路上,偶尔会有车辆来往,屁股后扬起一溜烟灰尘。每周四是乡上的街天,村里会有那么十多个人,坐在“茶花牌”货车中去赶集,家境好一点的,偶尔会带孩子去。我在山地干活,看着那驶向山外的车,羡慕得不行,痴痴地看。那时,逃离山地的念头隐约在我的心里萌发。母亲看出我的心思,拄着锄头说,你长大后不想天天这样在地里干活,也行,但必须得好好读书,读书和锄地也一个道理,不好好做,不吃苦,最后也不会有好收成。我把母亲的话听得很真。后来,真的通过读书逃离了山地。多年以后,细细品味母亲的话,越发觉得那是最朴素的真理。人到了社会上,都得“磨”,只是磨起的“血泡”不在手上,而是在心里,一个一个“血泡”破裂、结痂、成茧,内心才越来越强大。因为一两个“血泡”就放弃、逃避,你的“土地”里就不可能长出令自己欣喜的“庄稼”。
  母亲在山地里劳作,很少休息。即使太阳再辣,她都一直挥舞着锄头,翻地、播种或锄草。看着我实在坚持不住,她会让我到地边的树下休息。她有一个原则,今天该干多少活,一开始就计划好,不干完就坚决不回家,所以常常是披星戴月。她有时会教训我:不能稍微一点累就想着休息,人会越闲越懒。她的意思就是做事要坚持,不坚持就很难将一件事做成。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我在山地里也学会了坚持。稍大一点后,每次去干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分地、两分地、三分地,不干完坚决不休息。这个习惯,在我以后的求学和工作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现在的电脑,实际上也就是一块“山地”,我在这块“山地” 里种玉米、种白芸豆,也种薰衣草和玫瑰花。这块“山地”里,有我的汗水和泪水,有我的悲伤和欣喜,有我的疲惫和振奋,我在这块“山地”里,收获物质的和精神的食粮。
  离开山地后,我越走越远。但我和山地之间,并未因此而生疏。它就在我的心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山地里的虫鸣,听禾苗拔节,在清澈的山风中,将一路的劳累抚平。
  疼痛的故乡
  我知道一座山的疼痛。
  是的,那座叫雄鲁么的大山,我曾经用刀斧砍伐它的葱郁的树木,用锄犁切开它贫瘠的肌肤。
  12岁,我离开那座大山,然后越走越远。我亲手伤害大山的次数貌似越来越少,可是我走的每一步,依旧与山的疼痛分不开。我的学费、生活费,除了靠父母砍柴卖,或用贫瘠的土地上收回的粮食去换取,几乎没有其他的办法。
  多年后,我住进了城市,成了一个忙忙碌碌的小市民。但我依旧深切地理解山的疼痛。每一次回去,看到灰头土脸的大山,心里便一阵一阵地哀伤。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依然在这里守望着清苦的生活。而那一棵棵树、一株株草,甚至一块块石头,和我之间却已无可避免地生疏了,岁月的风沙,早让它们淡忘了我曾经对它们的伤害。许多孩子,都把我当成了外乡人,在不远处好奇而又茫然地看我一两眼,而后只顾自己玩去了。
  二十多年前,村中的那眼泉水还汩汩而出,那么清凉,那么清亮,用手捧一捧喝下去,舒服的劲儿便一下子窜遍全身。泉眼的后面是一座陈旧的老庙,泉眼和老庙都被一棵百年老树的树荫所庇护。这里,是村中最好的休闲之地。盛夏时节,老人们在树荫下拉拉家常或回忆往昔,孩子们则追逐嬉戏,快乐无比。除了节日,青壮年们很少到树下,不是不乐意休息,只是土里刨食的生活容不得你耽搁时间。
  小学校就在大树底下,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有汩汩流淌的清凉泉水,有偌大的树荫庇护,到学校读书,也成一种很美的享受。放学后,我们就得去砍柴、割草、积粪或放牲口。
  日子苦归苦,但孩童时期总还是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大约是在2001年吧,村中的那棵百年老树倒了,那一片天空一下子显得很苍白。而后,泉水也越来越小。最近几年连续大旱,那泉水终于滴水不出了。
  你难以估量,这对于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庄意味着什么!
  现在,我害怕有人问起雄鲁么的那股清泉。每一次都得和问话的人一起叹息。别人的叹息里,只是无奈,而我的叹息,每一次都撕扯出一些疼痛来。因为干旱,我六十多岁的母亲还要外出打工,辛辛苦苦换取一点工钱,用来应付那些干瘪的日子。   没有了水,直接关系到生存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没了水,曾经那么一点点灵气,也逐渐消散。整座山变得茫然起来,这才是最可怕的。
  天太旱,在靠天吃饭的山区,土里刨食也变得迷茫起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变得没有多少意义。
  因为守着山地没有什么指望,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去了。不管老天怎么虐待,总要抗争着生存吧。只是,大多数青壮年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手艺,打工也只能凭力气,待遇自然也高不了,还得常常受气。
  最近一次回去,遇到一个发小,他很无奈地说,前期天太干,在雨水来临之前,侏儒般的烤烟已经开了花,叶片也像发育严重不良的孩子,终究是没有指望了。而信用社里贷来的生产垫本,别说利息,本钱都不知道如何才还得了。我听了,半天无语。
  有城里的朋友时不时会对我说,你们山区好啊,生态好风景好,核桃啊中草药啊价格那么好,山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我相信,他们的话里并没有多少揶揄的成分。但他们真的不了解山,无法理解山的疼痛。或许,他们看见一片叶子,就以为是一棵树,看见一棵树,就以为是一片森林。
  这几年,每次回老家,我都不太愿意到处去走走了。许多景象看了难过。那些由老天造成的,自然不必再多说。可是有不少的人,年纪轻轻便迷恋上了麻将,看了真是让人无奈。
  而我有时候还要成为被嘲笑的对象——领着那么多的工资,连麻将也不敢玩,怕老婆吧?我不愿辩白,辩白也没有意义,于是笑笑。此后,尽量不去那些地方。这样一来,回老家,真的就只剩下陪父母说说话、吃吃饭。
  有时候,我也会去爬村后的大山。那山挺陡峭,从村子上去,一公里多的距离,因为贫瘠,都只长了些低矮的灌木。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在雄鲁么,“刁民”无非就是不顾政府的“招呼”,用刀斧砍树,用锄犁开荒。如果我们站在旁人的角度,觉得他们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真的是千不该万不该。但我是在那里长大的孩子,我知道山的疼痛,更深切地理解乡亲们生存的无奈。那些年,乡亲们都没有外出打工的意识,“靠山吃山”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今,农村电网改造也惠及到了雄鲁么这样偏远的山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一般都比较强,很快,大多数人家用上了电饭煲、电磁炉,清洁又方便。你要再叫他们去砍柴来烧,那是打死也不可能的了。就这样,那些曾经被砍伐过的老树桩上,新枝又渐渐长成了树林。
  从雄鲁么到镇上的山间公路修成了弹石路,许多家庭都买了摩托车,虽然大多没有驾驶证、行车证,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们在山间公路上自如地奔馳。孩子们到镇上读初中,不再需要走路去了。想想我们那时候,星期天,挑着柴和土豆等食物,走二十多公里到学校;星期六,再走二十多公里回家。山路上的尘土,将年少的时光浸染得有些暗淡。走着走着,一起出发的人就越来越少。生活不习惯、学习跟不上、家里实在太困难,或是常常受到坝区学生的欺负,成了许多孩子们辍学的理由。那时,我多读了几本课外书,给自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无意间竟学会了苦中作乐,将读书坚持了下来。而父母咬紧牙关的坚持,也才使得我的努力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只是,现在山里的许多孩子依旧还是不爱读书。许多孩子连初中都没毕业,就远远近近出去打工了,在他们的想象里,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挣钱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又一次回去,听母亲说起村里连续有几个男人因喝酒而死去的事情。他们基本上年龄都不大,三十多四十岁左右吧。山里的女孩子大多陆陆续续嫁到山外去了,她们靠嫁人的方式,改变了生存的环境和面貌,改变了与生俱来的命运。而那些男孩,年少时倒也无忧,到了二十五岁后,讨一个媳妇便成了老大难问题。过了三十岁,便几乎没有成家的希望了,只能一天天走向孤独。
   雄鲁么地名的由来,村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几个猎人追踪一头黑熊,几天后将熊跟丢了。猎人们在深山老林一处流淌着泉水的地方生火煮饭,淘米时将谷粒丢在了水边的沼泽里。秋天,猎人们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几株谷子长得很壮实,黄澄澄的谷穗非常饱满。大家觉得这个地方适合生存,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村庄渐渐扩大。既然是村庄,就得有个名字吧。想来想去,猎人们觉得,既然是被一头熊带着来的,那就叫“熊来么”好了。后来不知何故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雄鲁么”。
  流传的故事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山里人更期盼的是年年风调雨顺,包谷的棒子能颗粒饱满,烤烟的叶片能均匀健康,核桃树上多挂一点果儿,那些山谷边的稻田,能名副其实地插上秧苗,到秋天时,结出沉甸甸的谷穗……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投资回报率,而企业运营成本和融资成本是影响
期刊
1  母亲说我父亲病了,到卧室把我叫醒时,是凌晨两点左右。天空干净得看不到一颗星辰,只有一勾弯月斜挂在天边。我从床上翻爬起来,摸着黑,随便穿了双鞋子,出了卧室。来到院子,见父亲半蹲在卫生间,双手杵地,好像是在呕吐,又好像是因腹部绞痛而无法站立。他就那么蹲着,嘴巴张得老大,还不停地喘着粗气,喘气那样子就像一头年迈的水牛。母亲惊慌失措地站在卫生间门口,想上前搭把手的她,却手忙脚乱得不知如何是好。  透
期刊
期刊
秦永章博士的新著《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论述近代日本与我国西藏地方之间关系的学术专著。19世纪末,当日
江汉油田努力创建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居民们说,舒适的环境,完善的服务,邻里的温情,生活的多彩,就像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Jiang
八年前的那个傍晚,我坐在刘绍良的山地小屋门前,忽然感到这个果园已十分寂静。我仰起脸来,目光由头顶划向天边,才知道那里已是满天赭红。一群黑色的鸟儿紧贴着那片霞彩,它们的翻飞牵扯了我的心魄。我把脸转向绍良,嘴巴张合了几下,却怎么也找不到概括的词汇。此后我调动起所有的感官,认真仔细地品味,终于悟出这其实是自然的道法。  一株株果树站立成禅,树叶本该是浓浓的绿色,现在却成了茸茸的鹅黄。这当然是眼睛的错误,
期刊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或植物,都会有性格的。不过,在表现方法上各有千秋,只要我们细心去探究和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植物也是有自己的风骨、自己的秉性。  丝瓜的骨骼  丝瓜,确切地说是一条老丝瓜,闯进我的视线时,纯属偶然。  那是去年的深秋,应好友相邀,我们一起到安徽的金寨去捡石头。说来很惭愧,我这一十足的石盲,竟和石友们同行,想想,就有点滥竽充数的意思。好在有友情作伴,倒也没感觉出什么无趣。  可捡石
期刊
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主要包括接受信贷等金融服务时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同时这些利息和手续费又是金融企业的收入,用来覆盖提供金融服务的多方面支出.如果只关注降低实体经济
期刊
<正>近些年来,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陆续发布了很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通
曾经,一位伟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许多人疑惑,它既不直接产稻长麦,又不是工作流水线,怎么成了生产力呢?然而,科技部在革命老区井冈山20年科技扶贫实践雄辩地证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