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这个战斗堡垒的核心。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思想多元化、矛盾多样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必须注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2-0018-0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步入新的社会转型期,即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充斥各个角落,影响着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博弈,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支持,致使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市场经济对相对稳定的基层社会造成冲击,破坏着基层社会的传统社会管理形式,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合法性产生了怀疑,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的建设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1](P11)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这个战斗堡垒的核心,是指挥中心与先锋队。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1](P53),就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1](P53),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何以必要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主要指乡镇级别(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乡镇长),他们是我党执政体系的基层。据民政部2015年6月发布的《201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底全国乡镇级区划总数为40 381个(其中区公所2个、镇20 401个、乡11 111个、苏木151个、民族乡1 019个、民族苏木1个、街道7 696个)。[2]全国是由这4万多个乡镇组成。规避这4万余个乡镇不受外来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侵扰,维护各阶层的利益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是这4万余个乡镇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职责。
  1.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旗,规避各种社会思潮侵扰的引领者。在常态社会的运行发展过程中,社会的信仰体系是保持社会的同一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整合力量。当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由制度、规范等变革深入到信仰价值体系的时候,社会转型开始真正地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其震撼力超过了社会转型的其他变项。[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式进入第二个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多种社会思潮共同发展的多元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此时,各种社会思潮对人民群众的信仰与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部分人民群众对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甚至党的执政合法性产生怀疑。我国社会的信仰危机显而易见,尤其是基层社会更是如此,且情况更加紧迫。基层群众不仅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还受一些“伪宗教”的欺骗,基层社会思想混乱局面大有扩大之趋势。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旗,规避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各种“伪宗教”的袭扰,重塑党的信誉,重建基层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显得势在必行。
  2.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是化解各种基层社会矛盾、保护基层各个社会阶层利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领军者。转型时期的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各阶层之间不断分化组合,社会权力和社会资源也随之不断转移与重新分配,原有的利益结构被打破,新的利益结构在重组,这种变化重组的利益结构既是社会转型的一项基本内容又是社会转型的基础。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不仅有新旧势力的矛盾与冲突,如社会改革的推动者与阻挡社会改革的守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有个人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因为社会分工与资源配置所产生的优势社会群体与弱势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等。如何在利益结构重组中维护基层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以便使整个社会有所发展是对我党进行利益整合的一大考验。尤其是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他们是我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执政理念的实际执行者,也是引领基层社会利益结构有效重组,保护基层各个社会阶层利益的排头兵。服务群众、化解各种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繁荣稳定,夯实党的基层组织这个战斗堡垒至关重要。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社会转型时期党的自身发展与提升的内在要求。如要长期有效执政,并得到群众拥护与认同,则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尤其是基层干部。因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政权工作的效率,以及其在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便十分注重对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改革开放30余年,也是中国社会的第二个社会转型时期,我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则来自于党内,腐败问题、党群问题等等消耗着党的肌体。“打铁还需自身硬”[4],因此,党自身的发展与提升是我党维系执政合法性、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保障。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党和国家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与实际执行者,只有高素质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才能自觉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同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高度统一起来,把实践党的宗旨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使我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二、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何以要为
  在我国面临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挑战之时,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何以要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第二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第二次社会转型期有何特点?笔者认为,第一个特点,由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转变。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急需进行第二次战略转型,以适应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二次社会转型,即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这样的一种变化势必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做出相应的改变。唯GDP的时代已成过去,加强制度建设以维护现有的经济成果,为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制度助力是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所应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二个特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第二次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且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发展,完成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由生存型社会阶段步入了发展型社会阶段,即步入了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历史趋势。在此背景下,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势必需要转变观念以适应这种变化,做到与时俱进,不然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被群众所淘汰。
  2.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与再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能否在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继续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但是,出于对第二次社会转型到来的无准备性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惯性使然,部分基层组织带头人文化素养偏低,老龄化严重,管理能力有所欠缺,无力起到带头作用;有些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想问题、做事情惯于旧思路、老方法,拒绝吸收新知识、新思路,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格格不入;有些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虽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技术、新知识,致富无门,面对第二次社会转型而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市场化,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转不过弯来;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虽然文化程度较高,拥有新知识、新技术,但无心深入群众,惯于“遥控指挥”,人浮于事,与群众的鱼水关系逐渐破裂;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抛弃了党的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政治过硬的原则,把一批政治素养差、毫无开拓创新精神的人选入党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严重影响了健康的政治环境,造成很多有才有德之人“怀才不遇”,损害了党的政治生态;还有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只会抱怨客观环境,不从主观能动性出发思考问题,一味地遵循“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原则,等着上级部门“指示”、拨款。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为适应第二次社会转型,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自身存在的系列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对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加强管理与再造势在必行。
  3.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考核评价体系较为滞后。考核评价体系是选拔、任用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的风向标、是标杆,故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阶级成分是改革开放之前考核、评价、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这套考核评价体系随之废除。“唯GDP”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的考核评价体系。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验证以及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到来,“唯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体系被证实已不合时宜。因此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等统筹发展成为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并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但近年来,“唯GDP”依然是很多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其以牺牲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促推经济发展的“决策”,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基层社会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故要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强调要将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基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以便选拔出最为优秀的基层组织带头人。
  三、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以何为
  为适应第二次社会转型,党的十八大与时俱进地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P49-50)因此,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将拥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培养目标。
  (一)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强健基层社会政治主心骨,以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P50)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党的政策方针的主要执行者。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世界观,才能更加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必须强化政治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发展意识,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得到自我净化。
  1.政治意识。高度的政治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纪律是党的政治生命之所在,须要牢记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第二,面临决策大是大非问题时,头脑必须清醒,立场必须坚定,旗帜必须鲜明,决策必须果断,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辞,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担当,勇于牺牲,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三,在关键时期,要坚定群众的利益是党和政府的利益不动摇;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不动摇。这三点是培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政治意识最核心的内容。   2.群众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需要牢记之根本意识。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基层工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贴近民意、服务民需,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民,敢于开拓、勇于担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就是群众意识。
  3.服务意识。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既体现为一种人生价值观,表现在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态度、奉献精神和周到服务等一系列主流价值观念中,又体现为一种实际行为,表现在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对工作的勤奋努力、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服务的恪尽职守等各种实践中。[5]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既是党员干部,更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天职。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服务于人民所需,不能三心二意、敷衍了事,要搞好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基层组织带头人必须坚定信念,提高为民服务和为民执政的本领与能力,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服务意识。
  4.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义,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基层永远是中国未来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是中国这艘巨型“航母”远行的发动机。与此同时,基层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受到一定的掣肘。因此,如何发展、如何科学发展永远是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议题,而发展意识更是其决不可缺失之素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一是对发展方向、趋势要有把握,二是对发展目标、思路要有战略性谋划,三是对发展资源、力量有现实性整合。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发展意识,才能指导基层社会发展不出错、不偏向、不盲目。
  (二)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要以提高学习力为突破口,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学习是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力是领导干部诸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动态衡量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真正尺度,是衡量领导干部潜能的标尺。”[6]因此,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注重学习力的提高,进而形成更强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能力。
  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力的前提条件。学习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个学无止境、不断积累的过程。首先,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将学习只定位于书面知识、理论知识,还要将社会实践、历史经验、历史教训纳入其中;不仅要在培训班、学习班上学习,还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其次,“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没有固定对象,任何人都可能是学习的对象,不仅要向先辈、领导、大家学,还要向普通群众学,要走群众路线,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完之后要善于总结与实践,尚不可有知识无文化,有能力无悟性。最后,要始终坚持一要学习。二要思考。三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践更没有发言权。学习要静得下来,沉得下去,钻得进去,把调查研究搞好,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能力。
  2.突出学习重点是提高学习力的基本要求。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7]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党建等多方面知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根据本职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博与专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习能力全面提高。[6]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除了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形势变化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学习了解农村,了解基层农民,了解基层的风土人情,向群众学习,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3.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是提高学习力的有效方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群众的领袖是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信任与支持。一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实际上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给予积极社会支持与认可的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正当性”[8]。况且“我们共产党人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帜”[9](P539)。“因为群众的知识,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群众的创造能力,是最伟大的”[9](P543)。因此,我们在一切工作中要走群众路线,要与群众保持鱼水关系;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向群众学习,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与群众接触的机会最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P50),其群众路线执行的如何往往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日常工作除了部门汇报,上级命令之外,更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围除困,要“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更高的知识”[9](P544)。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P51)。
  (三)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拥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高素质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但是每个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外因,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亦是如此。只有他律与自律并重,一方面加强个人修养,一方面形成严密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干部进入退出机制,形成集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每个个人慎独、慎权。
  1.建立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准入机制,严把入口关。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1](P52),“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1](P52)。这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准入机制的要求。只有那些高风亮节、德才兼备、说实话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党员干部才能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只有这样的带头人才能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真正实现党的“三个代表”。
  2.深化干部人事考核制度,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的监督管理。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统一战线,是我党永葆青春的秘诀。通过走群众路线加强群众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搞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民主党派监督,实现真正的多角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机制,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外,党的上级组织应定期对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进行教育,既要教育大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更要充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进行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相结合,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尝试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淘汰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当中不乏碌碌无为者、贪官污吏。贪官污吏的存在,对我党影响最甚,稍有差池可能亡党亡国,现已引起党的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教育、反腐倡廉斗争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对于碌碌无为者的危害,我们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碌碌无为者从表面上看固然无害,但从深层次讲,则影响深远。一不能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不能慧眼识才,不能给那些怀有满腔报国热情的有识之士以报国机会,更占据着党的基层组织中最重要的位置,没有给予下级党的贤达英才们以上升空间,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因此,应尝试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淘汰机制,淘汰贪官污吏、碌碌无为者,给真正的能人志士以发挥所长之机会,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同时,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01.
  [3]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06).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J].人民论坛,2012(11).
  [5]李珞山.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意识与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思考[J].学习论坛,2011(11).
  [6]刘春晓.学习力——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J].领导科学,2004(04).
  [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话[J].党建研究,2011(10).
  [8]徐晨光.执政党执政安全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113.
  [9]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9册)[G].
  责任编辑:文会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永州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轻重比例趋向协调,行业结构趋向优化,所有制结构趋向完善。但仍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高能耗行业比重大、工业总量小比重低
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通过林地处理城市污水污泥实验,结合硝态氮不易被土壤吸附及易溶性,研究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确定了天津地区污泥的施用时间以3月份最佳,严格控制污泥负荷量
地方文献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先导;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地方党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拥有丰富地方文献信息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
近年来我国城市畜禽养殖业发展异常迅速,畜禽粪尿及废水的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成为城市新兴大污染产业,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概况,污染状况与危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当下我国的经济战略,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内在驱使。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当前形势,通过包容性的历史视角,对阿巴斯王朝时期阿拉伯—欧
本文对化工过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概括。就开发我国的动态模拟系统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就开发的指导思想,一些原则以及可能的技术关键和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并结合计算科学,化学工程学,化工系统学等对技术现状作了分析,比较。提出我们的看法。最后就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期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增进政治合法性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政治合法性内涵,应进一步深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进一步改革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注重的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创造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和谐的转移需要建设有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的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