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梦醒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十年前,在南方都市打拼的岁月里,我人生的方向盘在莞城转了一个弯,那时候我曾是一个“虚荣名利”的奴隶。
  22岁那年,当我脱下戎装,退伍走上社会,满怀父老乡亲的叮咛进军莞城工业区的时候,我就想:将来我一定要衣锦还乡!来到东莞长安的一个村级治安分队,面对紧张和严肃,危险和艰辛,有些写作才华的我不想当英雄只想做一个文人。于是拿起笔勾勒自己“作家记者”的锦绣前程,手握对讲机,身披治安服,纸上谈兵。那年九月,分队要提拔一个能写会算的治安员做副分队长,在部队就是新闻报道员的我顺理成章地坐上了分队的第二把交椅。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一篇篇作品在一些刊物变成铅字,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一张张获奖证书和稿费单飞来……面对铺天盖地的赞美,我迷惑了,陶醉了。
  虽然我心知肚明:作家和记者的头衔不是几十篇小文章就可以得到的,离名副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但不管怎样,我很喜欢,也很享受身边人的赞美,甚至奉承。记得一次在文朋诗友的聚会上,莞城一位资深记者送给我一张名片,闲聊中对我说:“名片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显示人尊贵的身份,说话办事你有了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者本无心,听者却有意。从此这小小的硬纸片竟悄悄在我眼前活动起来,久久拂之不去。
  终于在一天上午,我向分队长借了100元去印制了自己精美馨香的名片。记得那天,我兴冲冲地怀揣着借来的钱,匆匆走进长安街头的一家名片精品屋:“老板娘!我要印制名片!”正在忙碌的老板娘听到我的叫声,诧异地转过头来,望着我身穿迷彩服的治安员,脸上闪过不解的神情,口中喃喃自语:“这年头治安仔也赶潮流印名片?这可是头一回呀!”不顾老板娘的冷嘲热讽,我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老人头”塞进老板娘手中,留下一张写下“香港大陆文艺家协会、苏中青年诗歌学会会员”等虚荣头衔的纸条,丢下一句“越快越好”的嘱咐,便匆匆回到分队……两天后,我取来了自己的第一张名片,并得意忘形地派给队友们。看着名片上一大串头衔,闻着硬纸片上的茉莉花香,队友们诧异地问我这东西是哪里来的。为了显得更有气派,我谎称是香港一家出版社的老总给我寄来的。听着我“有板有眼”的介绍,队友们都流露出羡慕妒忌的表情。我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随着名片的传播和越来越多的作品变成铅字,全国各地数十名女读者都向我敞开了纯洁的少女情怀。可那时候我谁都瞧不起,只是虚情假意地与她们周旋,利用她们帮我传播名气。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一次我去信给长安镇某工业区一位曾经羡慕我的姓胡的女孩,并提出交朋友时,却得到当头一棒的回击,她在回信中直言不讳地说:“在公司里我听同事们提到你,根据她们的介绍,我感觉你是一个自吹自擂,‘头重脚轻根底浅’的人。现实生活中我虽然对你的才气表示羡慕,但依你的为人处事,我们怎么能够成为朋友呢……”读完来信,我很是不以为然,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把这事告诉父母和一些知心的朋友们后,他们竟无一人同情我,反而纷纷来信指出我的虚荣,甚至与我相恋三年的女友也因此弃我而去,我分队领导和朝夕相伴的队友也都开始用异样的眼光审视我……我四面楚歌,回头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友谊,失去爱情,失去尊敬,失去信任。回想起自己虚荣心曝光后的一连串反应,孤单和绝望中我流下无尽的忏悔泪。
  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长安镇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从那精美的相册里将仅存的二十张名片一张张掏出来,又一张张投进燃烧的火堆里……看着名片燃尽了最后一张,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地上的灰烬,用力撒向空中,看着灰烬随着微风飘去,我那颗一时膨胀的虚荣心也随之渐渐消失。
  (510220广东广州海珠区前进路南园直街3号)
其他文献
温暖,是一种心灵的触摸。一个眼神,一个含笑,一句话,都能久久地在心间抚慰,让人感到温暖。一杯苦花茶,一句话——换来无限的温暖!  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早上——“文铃,这一次考试第一名非你莫属啊。”同学对我说。我不语,只是笑,其实心里早已确信如此。期待的时刻来临,听到的却是第三名。这样的结果恰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晴空霹雳,让我措手不及,将我的心击了个粉碎。  天依旧阴沉着——回到家后,我没有说话。母亲问我
期刊
郁江河畔的捣衣声昨夜又闯入梦中来。时令又到了故乡的雨季,记忆中故乡的雨季是温馨融洽的,而这也是收割苎麻的时节了。  因为有了缠绵悱恻的细雨,故里的人儿才得以休闲,放下田地里的农活,男人待在家里把酒话桑麻,女孩也多了一份自由支配的时间,拿起镰刀,披上蓑衣,把湿漉漉的苎麻从地里割回来,放在屋檐下让雨水冲洗去麻杆上的绒毛,然后再把苎麻皮剥下来。在姑娘们的手里,那一根根麻杆儿“脱颖”而出,不一会便在屋檐下
期刊
番禺,曾是我漂泊远方的驿站。如今,18岁的你也离开四川老家独自踏上了这片热土。不管你是喜还是悲,我想对你说,我亲爱的表妹——  你在举目无亲的番禺,很快找到工作,工厂里有饭堂,还有住宿。吃在工厂里,住在工厂里,上班也在工厂,为你节省了不少时间,恭喜你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你要勤学苦练,尽快掌握技术,每天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劳动法许可的范围内给老板认真干活,不失尊严也不失人格,这样才能停留久些,
期刊
从开始工作以来,厂庆、中秋、国庆,我也不管是不是有薪假期,反正放假就回家。我到外省读书的时候,一个学期回家一次,也没觉得很想家,但是08年天灾比往年要多:雪灾、洪水、台风,从年头开始就几乎没有停止过。我父母“弃工投农”已经十几年了,农民都是要看天吃饭的,我的父老乡亲们都不容易。今年家里房子开始破土动工以来,父母就没睡过一个好觉。那时雨水格外多,房子的地基前后就弄了一个月,当地基终于搞好,雨还每天在
期刊
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一种大众工具,彩铃则是人们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只是,在成千上万的彩铃中,有一种彩铃请不要使用,因为它会给你和别人带来祸害。  老王的女儿小聪在北京上大学。  这天,老王的妻子给女儿打电话,刚拨通女儿的电话,她的脸色顿时煞白,拿电话的手禁不住抖了起来。站在旁边的老王一看情势不对,赶紧接过电话,话筒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子的声音:“不要做声,不要报警,你的女儿现在已经在我手上。你们放心
期刊
王一江越来越恐惧了,猛地飞出了手中的匕首。李南辉大惊,赶忙躲闪。王一江趁机抽出了一把手枪,狞笑道:“老同学,你可别怪我!再见!”说着就要扣动扳机……    李南辉听杜小松这么一说,先是一愣,却也并不感到欢喜,虽然这正是他一开始与杜小松搭讪的目的,忍不住问道:“那后面呢?”  杜小松道:“后面是大水沟呀,水沟过去是山。我们在最高的第四层,后面一直到底什么也没有,光溜溜的,只有我们现在所在的四楼卫生间
期刊
一位十分崇拜李小龙的青年小伙子为了成为第二个李小龙,他放弃了学业、爱情,走上了模仿李小龙的艰苦道路。转眼十年的时光弹指而过,他模仿成功了,出名了,可此时他却又想做回自己,觉得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很没意义。于是,他从头做起。功夫不负有心人,摆脱“李小龙”影子的他最终被香港一家影业公司看中,成为了该公司的签约演员和特技队的总教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李小龙”——肖皓天的心路历程。    一高中生要辍
期刊
我与你相识在那棵木棉花的窗前。那天,天气晴朗,微微有点凉爽的风迎面吹来。我站在窗前,欣赏着那棵高高在上的木棉花,心里藏满秘密,是那些让我幸福的秘密,不知不觉,我竟然笑起来。  “你在笑什么?”一个声音传来,我转过头,看见了你那张有着春天般微笑的脸。我一阵茫然,时间仿佛有那么一瞬间是停止的,然后,我清醒过来,摇摇头,笑着走开了。我能感觉到你那张笑脸跟随着我的背影一直走到黑暗的角落里。  后来,我和你
期刊
根据一则交友信息,我打电话过去,便结识了一个叫小倩的异性朋友,她自我介绍去年大学毕业,现在是一名中学教师。  几次电话过后,她约我见面。不知是出门在外孤单寂寞,还是异性相吸,或是我学生时代就很崇拜老师的缘故,对小倩的相约,我一口就答应了,甚至恨不得自己长出翅膀,立即飞到她身边。我们相距并不很远,她所在的城市,我也略知一二。  第二天,我转了几趟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她所在的地方。在车站里,迎接我的是
期刊
哥:  你还好吗?  每当提起这支沉重的笔,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般,十分难过。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你就外出流浪,漂泊在钢筋水泥堆砌的都市寻找心中的梦想。初次外出打工的你很懂事,隔三差五往家里寄钱、来电。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少,生活也改善了许多,左邻右舍都夸你是个好孩子,时常对父母投来羡慕的目光。父母虽然表面谦虚,但心里却是乐滋滋的,时常在我的耳边说:“你长大以后要像你哥一样,知道吗?”  这样的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