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打的女一号,流水的男主角”,投资追着编剧,编剧捆绑导演,众多实力演员欣然加盟,《蜗居》在上海台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该剧是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后的第三部联手之作。《蜗居》从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说起,讲述了姐妹两个在金钱、物质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以及她们在大都市中生存的辛酸经历。在买房的重压下,姐姐海萍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悍妇,妹妹海藻在目睹姐姐因为房子而遭受的不幸后,她选择了“走捷径”,通过“小三”路径省却奋斗过程,但最终发现“在道上混,终是要还的”。《蜗居》不仅演出了买房难的社会现实,也在拷问当下房子引发的社会问题。
与《奋斗》这样住在时髦公寓、还会空降一个富爸爸的“奋斗传奇”不同,《蜗居》以“双面胶”式的琐碎来展示奋斗的无奈——没有钱就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就没法要孩子,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想跟“小市民”撇清干系,却不得不为一瓶油与邻居闹得天翻地覆,婚姻幸福感被房子压榨得所剩无几。
被这个时代推着往前走,面对诱惑也会迷惘,但《蜗居》给出的价值观是主流正统的: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不属于我的不拿,包括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本分、努力才能赢得善果。但它在贯彻这套正统价值观时也保有弹性,使得“小三”并不可恶,正派的老实人也未见得纯净到不沾尘。
比如海萍性格中就有很多为生活所迫的灰色地带,比如通过妹妹从市长秘书宋思明手中拿到的机会、房子,她都沉默地接受了。当海藻打电话给她说宋思明老婆找她时,海萍风风火火地赶过去救场,俨然觉得即便是“小三”也不能气短。
在《蜗居》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有类似海萍这样的灰色地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黑与白。
至结局时,剧情有了鲜明的划分:宋思明死于非命,海藻失去生育能力,宋妻成为阶下囚,海藻肚子里的小生命胎死腹中,孩子的夭折代表着对海藻这段“小三”感情的否定。
全剧惟独对宋妻处理堪称冷漠,除了安排当宋出事后她仍义无反顾地筹钱,天真的想帮宋保命外基本没有什么正面描写。入狱只是一个“必须的”结尾。这样的处理,不过是出于“净化”海藻的“小三”身份。所以,个人认为,如果真能解开真实生活版本中家有贤妻,而仍会出现怀有真爱的“小三”的死扣,才是真高明。我想,这大概也是腾导当初为什么一直在犹豫此剧的价值观,最后厚此薄彼妥协的结果吧。
哪怕再真实的剧目,都需要一个于大众有益的主题,我想,这大体便是《蜗居》给处在这个房价飙升时代的人们最大的启示吧:成功可以是名利双收,也可能只是安宁的内心。
该剧是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后的第三部联手之作。《蜗居》从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说起,讲述了姐妹两个在金钱、物质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以及她们在大都市中生存的辛酸经历。在买房的重压下,姐姐海萍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悍妇,妹妹海藻在目睹姐姐因为房子而遭受的不幸后,她选择了“走捷径”,通过“小三”路径省却奋斗过程,但最终发现“在道上混,终是要还的”。《蜗居》不仅演出了买房难的社会现实,也在拷问当下房子引发的社会问题。
与《奋斗》这样住在时髦公寓、还会空降一个富爸爸的“奋斗传奇”不同,《蜗居》以“双面胶”式的琐碎来展示奋斗的无奈——没有钱就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就没法要孩子,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想跟“小市民”撇清干系,却不得不为一瓶油与邻居闹得天翻地覆,婚姻幸福感被房子压榨得所剩无几。
被这个时代推着往前走,面对诱惑也会迷惘,但《蜗居》给出的价值观是主流正统的: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不属于我的不拿,包括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本分、努力才能赢得善果。但它在贯彻这套正统价值观时也保有弹性,使得“小三”并不可恶,正派的老实人也未见得纯净到不沾尘。
比如海萍性格中就有很多为生活所迫的灰色地带,比如通过妹妹从市长秘书宋思明手中拿到的机会、房子,她都沉默地接受了。当海藻打电话给她说宋思明老婆找她时,海萍风风火火地赶过去救场,俨然觉得即便是“小三”也不能气短。
在《蜗居》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有类似海萍这样的灰色地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黑与白。
至结局时,剧情有了鲜明的划分:宋思明死于非命,海藻失去生育能力,宋妻成为阶下囚,海藻肚子里的小生命胎死腹中,孩子的夭折代表着对海藻这段“小三”感情的否定。
全剧惟独对宋妻处理堪称冷漠,除了安排当宋出事后她仍义无反顾地筹钱,天真的想帮宋保命外基本没有什么正面描写。入狱只是一个“必须的”结尾。这样的处理,不过是出于“净化”海藻的“小三”身份。所以,个人认为,如果真能解开真实生活版本中家有贤妻,而仍会出现怀有真爱的“小三”的死扣,才是真高明。我想,这大概也是腾导当初为什么一直在犹豫此剧的价值观,最后厚此薄彼妥协的结果吧。
哪怕再真实的剧目,都需要一个于大众有益的主题,我想,这大体便是《蜗居》给处在这个房价飙升时代的人们最大的启示吧:成功可以是名利双收,也可能只是安宁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