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课外实践的策略探讨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作为培育人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所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怎样的人”和“遵循怎样的价值观培育人”,这也是德育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育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落地生根,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制定符合学校特点的德育目标,更多地使用学生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平台、路径,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效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学生的特点构建多层次的目标
  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大都是经历从无律到他律再到最高境界的自律的发展,因此,目标的制定就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品质发展的敏感期,使学校德育成为学生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自觉的需要和保障,成为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外在的东西。因此,在建构多层次目标的过程中,要广泛吸纳上级部门、德育专家、在一线工作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德育干部等)、家长代表等合理性建议,尽量使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制定是民主化的,并经过集体论证、多方咨询与修改,让学校的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
  二、立足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优良的可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成长舞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学校文化的打造不能“横空出世”,特别是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学校,更要加强文化传承,在优秀传统的土壤里孕育新的文化,绽放新的活力。学校需以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参与社会新文化的构建,尊重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从自身的独特文化入手,深深地植根于自身历史文化土壤中,在弘扬优秀传统的同时,对厚重的文化积淀进行现代化的解读,深度挖掘其内涵,分析和提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文化理念,吸收优秀、精华部分,并进一步创新,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兼善教育,以“文化立校、兴校”理念树品牌。这样成果就可不断助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以课题为引领,引入外智,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思想研究,成立以专家、档案馆专家和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学校校长、科级长和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论坛,全面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深度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注意广泛收集有关参考文献(著作类、期刊类),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自身传统文化”“自身传统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评述、探讨,广泛听取意见,依托专家引领,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把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德育理念,并将之作为学校的德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它是整个学校师生不断努力的内驱力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基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和道德体验活动
  (一)“兼善教育”课程体系
  我校紧紧围绕“兼善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分别从善己、善人、善天下三个模块,搭建起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兼善”德育特色课程和特色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善己系列课程——主要是完善自己,德才兼备。通过立善之德和育善之才两个层面的学习,滋养学生的心田,旨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2. 善人系列課程——主要是善待他人,协助共进。通过孝敬之道和善待他人两个层面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孝心,让学生学会善待他人。其中孝敬之道分为“小鬼当家”“亲亲我师”“孝敬长辈”;善待他人分为“善人善事”“跳蚤义卖”“爱心慰问”。
  3. 善天下系列课程——主要是善待自然,服务社会。通过善待自然和服务社会两个层面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社会、保护自然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善待自然、服务社会的行为。其中善待自然分为亲近自然、环保卫士和自然奥秘show;服务社会分为走进社区、情系岭南、爱我中华和迈向国际。
  4.“兼善”总系列课程——主要是“兼善”校园文化节、“兼善”社团活动以及“兼善南阳”系列评选活动,以整体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善己善人善天下的情怀,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才艺。
  (二)挖掘社会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社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让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学校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服务社群,奉献社会。学校要结合社会、社区共建活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发挥学生、家长、教师所长,积极参与社会相关文化活动,策划假日社区劳动、表演、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把高雅艺术、优秀的风气带到小区、带到社会,树立社会典型。同时,利用校外教育基地、模范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利用社会典型模范,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系列人物、最佳系列模范、中国好人等等,走进校园,广泛推荐凡人善举,大力弘扬正能量,为学校注入精神之钙。学校积极主动开展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学校特有的历史人文积淀、兼容并蓄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与自然、历史、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系列化、模块化、主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好的认知和理解,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的每一个地方,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也让学校教育更具个性。
  (三)以体育德,健全学生品格
  好的品质是会迁移的。体育蕴含着心理学、生理学,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性格养成的方法。如跑步是辛苦的,需要的是坚持和毅力,学生能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能练就坚持不懈的耐力,就会有过人的毅力,而这份耐力和毅力会迁移到学习上。基于这种信念,笔者负责学校体育课程,大力倡导从一年级起,六年之后人人掌握一项体育运动。学校创设了许多运动平台,特色明显,其中体育五社团——游泳、乒乓球、田径、轮滑、大课间蓬勃发展,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什么叫规则、挫折、失败、胜利、喜悦、坚毅、勇敢、灵敏、持之以恒。体育运动不仅能让学生拥有领导能力(运动中获取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刺激大脑皮层发育,促进智力发展,有足够精力面对艰苦的学习)。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课外社团活动培养的游泳健儿获得省运会四枚金牌,在全国运动会勇夺一枚金牌,为广东省、广州市赢得了荣誉。
  (四)以美育德,让学生的气质变得更高贵、优雅
  品位使人独特,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只是生存,而是优雅地生活。正是这些美的品位,才是人们灵魂的构成部分。一个不懂审美的人,容易缺乏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不懂得审美的人,可以容忍自己衣着邋遢,房间杂乱无章。一个不懂审美的社会,就會脏、乱、差,建筑不美、街道不美,整个城市社区将不会有韵味。只有在有美感的环境里生活,才能心灵高贵,举止优雅,才能成长为举止、气度、谈吐不凡之人。笔者分管后勤和体艺卫,把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在学校校园建设、艺术科和艺术社团的开展中,多给学生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和平台,带学生常接触美,如美好的风景、美好的诗词、美好的音乐、美好的绘画……学校艺术四大课外社团——合唱、舞蹈、葫芦丝、UKLL等,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合唱社团参加广州市合唱比赛获广州市特等奖,并且我校合唱队实现了广州市“三连冠”的宏伟目标。这些美的感知藏在学生的眼中,浸润学生的心灵,伴随学生的终生,无须刻意,就能在学生的生命中发光。
  实践育人是我校推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把“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融入学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为积极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落实品德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思维深刻、性格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教育者应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品德学科作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品德教师的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方式变革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起点。在德育工作中,除了以正面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外,要更加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每个人的思想品质形成的原因都是千差万别的,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知、情、意、行等几种心理要素或成分,每一种心理要素或成分都与相应的品德内容和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想学校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德育工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零碎杂乱,没有既定的管理模式。每学年要面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和压力。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运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把握好思想舆论是灵魂、激发情感是基础、学生干部是骨架、学生优点是捷径、关注个别成长是重点这五个着力点,班主任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自控力较差,对课堂集中关注的时间不长,如果在小学低年段没有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纠正,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从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类、处理不良行为的前提、方法等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低年段;小学生;不良行为;正面管教;应用策略  在小学低年段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比如开小差、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玩玩具、发
期刊
【摘 要】绘本之好,不言而喻。绘本已成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首选,绘本教学研究也成了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目前,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出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几种有效课型。它们能真正发挥绘本的价值与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课型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提出
期刊
【摘 要】优势教育是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取得成就,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优势教育,能够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优势,发展优势,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更加自信。文章结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京兆小学的具体实践,论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优势教育的作用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势教育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京兆小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推荐课有别于阅读指导课和读书交流课,它所侧重的是导趣,以“阅读推荐课”为载体,巧妙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探究欲和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具体的阅读策略有巧借跌宕情节,鼓励大胆猜想;巧妙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动力;演绎精彩片段,增强文字活力;凸显人物魅力,激励自主阅读;分享自身感悟,引导细细品读。这些策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探究欲和兴趣,有效达成
期刊
一、开展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1. 是国家推行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求的需要。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 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趋
期刊
【摘 要】小学的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从教育细节做起,从“真”教育抓起,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树立“呵护学生的天性,培育学生的灵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养真教育;学生个性;培养策略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的本源是对
期刊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选择了教师这种职业,尽享赞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先不说这些美誉是否恰当,但足以证明了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与期望。为了这个期望,教师们身体力行,在三尺讲台上勤洒心血,传播着智慧与真理;巧用五彩粉笔,谱写着学生生命的华章。但教师的真心又有多少学生能感受得到呢?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即在调查中随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