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及优良率影响分析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恢复优良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40例进院医治的桡骨头骨折患者。把两组实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实行非手术治疗措施,研究组:实行手术治疗措施,比对与统计分析其试验数据。结果:给予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头骨折患者,其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并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替加环素的抗菌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四川友谊医院在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多重耐药菌腹腔感染
对太阳病的分类古今均有争议.本文回顾了历代医家对太阳病的认识,提出太阳病指的是邪气在表,正邪交争的一系列病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温病与太阳病的关系、温病与风温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生命威胁,因此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部分患者预后较差,为了延长
昼夜节律,又称生物节律或生物钟,是生命以约24 h为周期的节律性活动。西医学以基因、蛋白质等阐释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中医自古以阴阳转化、卫气入阴出阳等理论阐述睡眠-觉醒机制。通过对太极图、重阴转阳、重阳转阴、卫气昼夜调节运行理论的还原与重构,阐释新的昼夜节律的阴阳机制,发现两种机制的阴阳消长与基因振荡、对立统一与负反馈调节、卫气运行与生物钟定位等有互通互用之处。深入探索昼夜节律对了解生命的原理、解决健康问题意义重大,具有未知的神秘和广阔的前景,学习与研究中医药数千年的智慧可为今人指点迷津,带来灵感与启发。
目的:探讨ERAS理念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开颅手术时机。方法:选择兴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兴义市第一人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方对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余惠平教授门诊的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气不摄血证患儿,共120例,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均服用多维片及复方芦丁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方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扶正解毒方颗粒模拟剂),2组患者均每日服药1剂,上下午分服,共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
《灵枢·经筋》认为经筋病分为筋急和筋痿,分别是由寒邪和湿热引起,并提出经筋病“治在燔针劫刺”的治疗方法。现代研究发现痹证、肢体筋肉的疾病及与经筋病相关的多系统、多脏腑病变均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并认为振腹推拿对治疗经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振腹推拿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补泻手法治疗经筋病,针对筋急、筋痿的病因病机分别以通导阳气、祛湿泻热为主要治法,并通过振腹、揉腹、摩腹、推腹、拿腹等施术方法,刺激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经络和腧穴,实现调整脏腑功能、振奋阳气、健脾化湿、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输布营养的作用,
职业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用骑马和劳动治病。现代职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现代职业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约翰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作为引起急性缺血性中风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是目前西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医学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早有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毒损脑络学说和玄府开合不利学说是中风病病机的重要理论基础,亦能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毒邪由于其依附性、酷烈性、秽浊性、从化性的特点,能够在风、火、痰、瘀、虚等邪气基础上化生,并败坏形体,影响玄府功能;玄府是人体最小的气血运行门户且分布广泛,在毒邪的作用下,玄府的开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