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爱听“鬼故事”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d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使用工具和理性是人优越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实,鬼故事的产生又何尝不是呢?弗洛伊德甚至曾说,鬼的发明,是人类的第一项成就。
  对于古人而言,有很多事情解释不了,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听到了奇怪的声音,虽然看也看得不清楚,听也听得不真切,但总有一种隐隐的威胁的直觉。
  恐惧原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既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感到不安,又喜欢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能说服自己的解释。于是就有了鬼的故事。
  关于鬼,我们既感到恐惧,又为之深深吸引;关于幽冥生活,我们既想保持距离,又忍不住好奇,甚至渴望与之有所连接。归根结底,这也许是我们应对自己死亡的方式——我们怕鬼,但鬼作为灵魂幸存的证据,至少说明死后并非虚空。现世的遗憾,再怎么深切,仍然有弥补与救赎的可能。
  在《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一书中,台湾学者王溢嘉提出,构筑魂魄传奇(也就是鬼故事)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材料,是令人难解的特殊感官知觉经验或者生命异象,比如濒死复活、噩梦成真、目睹鬼魂出现,看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突然判若两人等。
  古今中外的鬼故事中,都有大量灵魂出窍的戏码,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从身外俯视自己的“自视性濒死经验”,其实是一种“个人感丧失”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意识到死亡正逐步逼近,变得不可抗拒时,拒绝死亡的自我会和肉体产生“心理脱臼”,觉得那已快死亡的肉体不再属于自己,他的自我变得置身事外——像是在身外漠然地观看,结果极端的恐惧就被一种奇异的宁静或麻木所取代。王溢嘉说,这有点像佛家所说的“观”——立于身外,观照自己,其实是人类为避免焦虑、痛苦而采行的一种心理调适策略。
  这样的科学解释一定比鬼故事更高明吗?
  未必。
  对于生死、灵魂这种事情,在理性思考与魔法思考的战斗中,落败的常常是理性思考。


  魔法思考原是人类较古老而原始的思维模式,最常见于儿童的过家家游戏,比如将洋娃娃视为活生生的人,满怀温情地和它说话,做小小的衣服给它穿,用树叶、花朵做饭给它吃等。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思考方式原本应为理性思维所逐渐取代,但当一个成年人在面临令他痛苦的心理困境时,往往会发生退行,以魔法思考来逃避困境或减轻痛苦。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产生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比如借洗手来洗净自己过去生命中的污点,或者对某个无生命的物投注强烈的个人情感。
  这些行为会给你一种模糊的感觉,好像你有某种特殊的力量,能控制事件的走向。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当我们处在魔法思维模式里的时候,其实心中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只是无法控制而已。
  同样,现代社会虽然崇尚科技,背离神明,但技术非但没有消灭我们对神秘、恐惧、魔法的强烈兴趣,反而似乎欣然为之助兴。
  为什么?
  是否就是因为科学无法解决死亡这一人类永恒且无助的困境——我们拒绝死亡,又不得不接受死亡,所以无法(或不愿意)摆脱“鬼”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式的印刻?是否唯有借着鬼故事,才能纾解我们心中种种郁结的矛盾——关于生,关于死,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记忆,关于遗忘,关于逃离,关于回归……?
  弗洛伊德在談到噩梦时曾说:“这些梦乃是试图借忧惧的滋长来恢复对刺激的控制能力。”
  按照王溢嘉的说法,鬼故事其实也有类似的性质,它反复架构曾令我们感到恐惧不安的情境(如黑夜、棺材、坟墓、灵堂、荒郊),让我们和心中的恐惧再度遭逢,然后加以“去敏感化”,以恢复我们对恐惧刺激的控制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中国或西方的鬼故事,其实都像一场文学性的心理治疗。但也许是恐惧太过深邃,光靠一次治疗是无法奏效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再治疗”一次,“重演”一遍,如此反复。
  在鬼故事中,你会看到,它是一个多么坚固的集体恐惧与罪恶感的容器以及它如何不断变形,以承载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恐惧、欲望、爱、痛苦、遗憾与幻想。
  比如,在《老派的鬼魂》中,你会发现,人们对鬼故事的钟爱,常常源于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某种特定的不确定性。比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进步与鬼魂崇拜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悖论式的因果关系。
  在《消失的搭车客》中,你会看到所谓“都市传说”是如何被人们信誓旦旦地讲述、传播、变形的,但在这些诡异怪诞的传说背后,可能只是某种无助感、性的焦虑,甚至回家的急切心愿,投射到情境之中,幻化成鬼影。毕竟在现代社会,人类最需要感到恐惧的,正是人类自身。
  ……
  三年前,美国导演大卫·洛维拍了一部奇妙的鬼片,叫《鬼魅浮生》,主角是一只叫C的鬼。
  整部电影就是这个鬼披着一袭惨白的床单,露出两个略带伤感的黑眼圈,静静地在自己生前的屋子里等待、游荡、观看。
  他看着爱人悲痛,看着属于他们的房子被卖掉,看着新住进来的一家人,再看着他们的房子被拆掉……
  有一次,他与隔壁的鬼之间有一段奇妙的对话:
  “我在等一个人。”
  “谁?”
  “我不记得了。”
  作为一则现代鬼故事,它既不恐怖,也不卖萌,只是一个简单的寓言,却完美融合了现代人的诸多焦虑。C的鬼魂无法放手的,不仅是妻子,还有他建造的家,他的记忆以及他的人生中种种因为死亡而变得毫无意义的细节,因为这些是他与这个世界仅剩的连接。
  如果说,神话告诉我们,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人类如何把握自身的命运,运用勇气、智谋和野心,击败可怕的怪物,建立伟大的宗族和文明。那么,鬼故事则告诉我们,世界是如何毁灭的,人类的命运如何不由自主,人间的生活如何可以在瞬间分崩离析。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提醒我们,我们还活着,而活着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情。
  所以,暂且让我们悬置怀疑,进入黑暗,尽情地享受惊吓吧,不是因为病毒,不是因为股市,或者遥远的战争,而是墓地里鬼魂的盛宴,凶宅里怨灵的呼唤,华灯下百鬼的夜行……
  虽然你不知道故事会如何结束,但你知道它一定会结束,而你会再次站在阳光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爱鬼故事——鬼故事里的恐惧是可预测的,而人生往往不是。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还记得那位帅气儒雅、开朗健谈的东北大个子吗?  2018年,《阅读时代》举办“光辉历程·书香筑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他投来的稿件紧扣征文主题,故事传奇情感真挚,文笔简洁,好读耐看,获得編辑部同仁一致好评,一经刊出果然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征文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章6800余篇,作者中有十数位专业作家,当然,更多的是业余作者:教授、干部、学生、工人、农民和士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和职业。评
期刊
1、《归羊》  汪军  安徽文艺出版社当代中国人的近乡情怯大约是,重返故地之时,眼前变换大半,只剩幼时记忆温存。汪军在《归羊》中构想的郁达夫重访A城,既是从文学的意义上,重续文人的体认自我之路,也渗透着作者自身的境遇与情感,是对故地的一次伤感重逢。  2、《烟火》  王松  作家出版社  长篇小说《烟火》,是王松又一部显示其创作实力的重要作品。这种实力首先表现在,你不需要读完,只消翻开作品阅读一两
期刊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释义】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哲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
期刊
垂髫少年惊四座  少时的晏殊,曾经让家人忧心忡忡,因为他到了五岁,都无法自由地跑动跳跃,完全没有邻家孩子活蹦乱跳的机灵劲儿。  直到有一天,他跟随父亲去海边玩耍。和煦的阳光之下,一只飞鸟扇动翅膀,倏忽间便降落在柔软的沙滩上,并留下一处清晰的爪印。眼见此情此景,晏殊居然挣脱父亲的怀抱,飞快地跑向爪印,并大喊道:“爹爹!快来看,这是字!”  打那以后,左邻右舍都称呼他为神童。  到七岁时,晏殊已经能熟
期刊
我认为,人生短短几十年,尽管你可能相信来世,但是我们此世只有这几十年的时间,怎么活完这几十年?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面临的人生难题。  按照我的看法,人最重要的就是快乐、有趣。我们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做一个有趣的人。  01有趣是人真正的存在  有趣、好玩,应该算是人真正存在的一种方式。  我认为,有趣和好玩有两种来源:一个是遗传,一个生活在充满幽默感家庭的人,或多或少他都会带有遗传的基
期刊
总觉得唐人在饮食方面偏于简单。这可能是我的错觉,但不能怪我,责任在唐诗。  读过的唐诗里,关于饮食的诗句,最令我难忘的是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那是描写他到一个老朋友家受到的招待,那顿饭被大诗人写成了千古美餐:是春天,有当令的菜蔬;是雨夜,于是有湿度和气氛;餐桌上有鲜艳悦目的色彩,有朴素而天然的香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食欲美、人情美,在温暖的色调中交织氤氲。  还有
期刊
阅读,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切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并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推动全
期刊
谨以此文缅怀2019年去世的美国两位卓越的文学教授和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和大卫·贝文顿。大卫·贝文顿生前是芝加哥大学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著名莎学家、前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去世的耶鲁大学文学教授、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贝文顿,是“世界上最博学的莎学家之一。”  贝文顿所著的《最悖人道的谋杀》,书名取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是老国王的鬼魂跟哈姆雷特说的一句
期刊
1  纨绔逆袭:天才曾经是不学无术的少年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医生和博物家,父亲继承衣钵也是一名医生,而母亲是科学团体的成员。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天才,少年时代的达尔文不仅没有展现出学习的天分,反而对学习毫无兴趣。比起拉丁文、希腊文和医学等正统学校教育,他更感兴趣的是打猎、骑马、养狗、捉老鼠、收集鸟蛋和矿物……不学无术,是达尔文少年时期的标签。
期刊
《聊斋》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异在它里面讲述的绝大多数都是鬼狐精怪的故事。据说,它的作者蒲松龄少年时应试文章也是出类拔萃的,初试考中,还被当时的考官们大加赞赏。然而,蒲松龄年轻时便是满脑子的荒诞离奇,写出来的东西不按套路出牌,与常人大相径庭。一鸣惊人之后就屢试不中,最后迷上了写“聊斋”故事,在家门前搭一草棚,供往来行人歇脚喝茶聊天,分文不取,只要每个人给他讲一个奇异的故事,他再以加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