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动派
为了孩子的未来
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楼价逐年飙升的大环境下,为了让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学区房”成了父母购房、换房的首选,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数千年前发生的“孟母三迁”,就一直被引以为傲。
相对于普通商品住宅而言,“学区房”具有单价相对较高、升值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众多置业者在选择配套设施上,也特别看重“教育资源”这一配套设施。第一,能够就近就读。学区房的价格比同一居住圈的楼盘相对高3%-10%,当然,这贵的有理由,譬如:买学区房能够缩短学生们上下学的时间,更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另外饮食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家里更好的照顾。第二,人文环境好。把孩子送进知名的学府,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免费且完善的配套设施。在学校周边,必然能够感受到学校带来的成熟的配套设施,如学校中的体育场馆,学校中的花园、图书馆、餐厅等。第四,便捷的交通。名校周边向来就是交通密集的场所。第五,投资者的天堂。无论是学校周边的商业还是就学校周边的楼盘本身,都潜在着巨大的商机,学生的购买力也呈日趋向上的态势,许多人都在其中淘到了金。
学区房还是需要买的,区房也分为一般学区房和重点学校学区房,一般学区房的价格并不是很高,和周边其他非学区房价格持平,适合部分预算不是高、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购买。重点学区房价格偏高,但与之对应的学校确实是不错的,其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有道理的。
孩子生下来几乎都是一样,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都对孩子的早期心理和智力影响很大。大家可能忘记了一群人,他们的户籍并不在这个城市,这类人在这个城市拼命的工作,有了爱人,有了子女,他们生活在这里,都是为了下一代!
下一代,长大了就需要就学,目前很多城市对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并不完善,他们很多孩子都是在民办的普通学校里。普通的民办学校由于受资金和师资力量等影响,教学水平提不上去,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利。这类孩子的家长如果自己工作生活不如意,肯定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会好过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都需要给子女购买学区房来就读本地的一些好的学校,以提高孩子将来的竞争力。
其实选择房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如果经济实力允许,我赞成买学区房,理由: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不仅省去了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做家长的也轻松。如果是名校,那更好啦,优点:有名师,校风好,同学们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相处"和谐"!还有硬件设施也很棒,比如食堂等。如果因此影响了生活品质就不值得了。但是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话,就没有必要去买,因为现在的学区房价格那是相当的高,如果你的孩子是金子的话,不管房子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理性派
最麻烦的问题在于,购买学区房并非一劳永逸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在现代可能仍不在少数。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中关村一、三小升初中为中关村中学,八一中学、101中学,都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但有一部分买了学区房上完景山小学、史家小学等重点小学的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因为周边没有重点中学,最后还是选择在中关村再买一套房子完成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因此不少家长调侃道:“学区房这些都是他们有钱人玩的,咱们老百姓哪里玩得起呢?”
但是与交纳赞助费择校相比,通过学区房择校是一种进步,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焦点被迫从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明里买房和暗里交择校费,在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还出现了像山西省太原市这样择房还不如择校的尴尬情况。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区房对于一个学生成才的影响是不能被量化的,没有人能够保证买了学区房,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习的学生,之后的人生一定比在一般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成功。
然而就近入学的最直接初衷,是打破以往名校与弱校间通过入学试筛选形成的学生分流现象。就这个初衷来说,对薄弱学校当然是利好。
但在资源和教学质量的巨大落差面前,一刀切的对口入学,对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比起以往“公平竞争”形式的入学筛选更令人难以接受。“仅仅因为彼此住址相隔十数米,别人的孩子入读重点学校,我的孩子则只能进入‘垃圾学校’——如此‘公平教育’,岂非造就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他们诘问。
而进一步造成人们对“对口入读小学”排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小升初”的配套对口政策。
济南市一家市一级中学初中教师告诉记者,对口入学政策下的“小升初”虽然号称也是秉承平均分配入学原则,但公立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及极薄弱学校间的实际生源还是差异甚大。
首先,每年“小升初”派位前,各重点学校都会有“择校试”。对成绩有自信的学生,可以通过在“择校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获取该重点学校的“择校”资格,再交纳不菲“择校费”,则可绕过电脑派位直接取得心仪的重点初中学位。其次,每家小学都会有一定的升中推荐生名额,可保证在小学五、六年级一直取得优异成绩的资优生在第一批电脑派位中派到比较优质的学校。
而当“择校”及第一批派位完成后,才轮到剩下的学生进行二批电脑派位。此时重点中学的学位其实已所剩无几,剩下的多是普通中学及薄弱学校学位。但即使是这个时候,派位也非完全按平均化原则进行。学生可在派位前先按意愿顺序填报志愿,“也就是说,在二批派位过程中,与薄弱学校相比,条件较好的学校依然更容易优先录取到相对资优的学生。”
如果说一刀切的小学对口入读政策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公平的迫切追求;那“小升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择校”、“推荐”加“派位”组合政策却又明显遗留着上世纪“精英教育”倾向的痕迹。
这种思路的矛盾性和摇摆性不仅体现在入学政策上,在教育经费的划拨上也时见端倪。“以往,教育部门划拨的资源和经费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重点学校上,近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区教育局不时会以包括资金投入在内的各种形式扶持薄弱学校发展。”但这种倾斜并不稳定,常随着官员短期的政绩需求而变动。“想冒尖子的时候,就向重点学校集中资源;想提高整体成绩时,就倾向于往普通学校投入,不一定。”
对此,教育学博士朱新梅向记者表示:“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软硬件发展不平衡是由先天因素及多年政策、资源投入倾斜累积而成的,在生源和师资都无法达到平衡分配的局限下,很难通过一些简单的再投入将其教育质量大幅提升至与重点学校相当的水平。更何况,对于‘出尖子’的潜在需求,使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教育投入依然通过项目经费等方式实现向重点学校的隐性倾斜。”
如果再加上每年的政策调整及学区房价格涨幅的高歌猛进,毋庸置疑,如今不仅是贫民阶层,即使普通小康家庭也只能对名校望而却步。在“公平教育”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围绕名校的“孟母三迁”早晚只能沦为一个有钱人的游戏。
“以往,名校和薄弱学校间的生源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资质上,而如今却形成了一个权力财富的分层。”朱新梅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名校利用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进一步拉开与薄弱学校间的实力差距。公平教育谈了这么多年,形成的却是新的不公平。”而与此同时,同步产生的是联结房地产商、房地产中介、权力寻租者的连串利益链条。
有人说,与交纳择校费相比,购房择校起码是一种进步,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使选择过程变得透明。然而,把择校变成择房,依旧是唯财富论及马太效应的放大,与公平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幸而,沉疴之中也有利好。
今年6月1日,长春市取消了在该市运行了15年之久的“改制校”,这意味着备受社会诟病的优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费”将在该市全面取消。
而近年,在沈阳、南京等地,教育部门也开始效法日本,进行教师流动制的试验,促进名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在区内相互流动,以推动师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