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崩地陷,江河阻断。34处堰塞湖,成为悬在百万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大自然显示出它可怕的力量!海拔2000多米的唐家山在地震中被削去一半,形成了一道长803米、宽611米、高82.65米至124.4米的巨大堰塞体。奔腾不息的湔河在这里被死死围住,形成了一个最大可蓄水近3亿立方米的“天然悬湖”!余震一次次出现,雨在一天天下,唐家山堰塞湖的堰前水位也在一天天地往上涨,蓄水量很快从3000万立方米攀升到了2亿多立方米!根据中科院的测算,如果1亿立方米的洪水决堤,完全能够吞噬一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唐家山堰塞湖因此被水利专家列为1号风险。
北川告急!绵阳告急!!四川告急!!!全中国的心,都随着不断上涨的水位,一同悬了起来——历史上,曾有数万生命倾灭于震后堰塞湖的溃决,损失远大于地震本身……
“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温家宝总理对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6月5日至6日,总理又亲赴唐家山,实地指导抢险工作。
险情就是命令!唐家山堰塞湖现场,一场排危抢险的战斗正式打响——
临危受命,武警水电部队承担抢险任务。这支以劈山斩水、拦河筑坝著称的水电铁军,迅速从广西、江西、湖北等8个省区抽调水文地质、爆破、测量等工种的46名专家和所属一总队、二总队、三总队、三峡指挥部1000多名官兵以及10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昼夜兼程向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挺进,在北川这个大禹的故乡展开了一场与自然灾害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决战。
与此同时,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直升机)被紧急征调来吊运大型挖掘设备。俄罗斯政府紧急增援的另一架米-26经过长途飞行,于5月25日也抵达北川擂鼓镇。
各路抢险大军以最快的速度齐聚绵阳。
5月22日,国务院抗震救災前方指挥部决定由空军设立空中专用通道,负责施工设备运输。这是建国以来,国家首次为救灾设立专用空中通道。
临危受命,不畏生死。5月23日,20余名专家和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从悬停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顶的直升机上冒险跳下。经过现场监测,确定开挖导流槽降低水位、减少蓄水量的方案。
由于天气原因,大型挖掘器械一度无法通过飞机投送。紧急关头,武警水电部队以及成都军区1800名官兵于5月25日组成突击队,每人携带10公斤炸药和锨镐,强行突进唐家山堰塞湖堰顶。
情况万分紧急,堰顶就是战场——
5月25日,根据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按照溃堤三级风险,堰塞湖下游有近7.5万名群众被迫转移。
同一时刻,大规模空运兵力也迅速展开。5月26、27日两天,天气晴朗,陆军航空兵的46架直升机高密度、高强度起飞,将400多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和几十名工程技术人员空运至唐家山。
26日11时30分,第一台挖掘机通过米-26运到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接下来,80台大型机械空运至唐家山。
余震随时发生,飞石“哗哗”滚下,但武警官兵、解放军指战员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毫不畏惧。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许多人累得都难以站直身板,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锨镐,各种机械设备昼夜轰响……
5月31日,唐家山堰塞湖下游近20万群众全部撤离。
6月1日凌晨,经过6天7夜的艰苦鏖战,排危抢险队伍终于在唐家山堰塞湖坝上抢挖了一条长475米、宽约50米、深超过10米的泄洪槽,比原计划的时间整整提前一半,这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任务正式完成。
6月2日18时14分,最后一批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人员抵达绵阳机场。至此,620多名抢险官兵和工程技术人员除留有少量监测人员外,均已安全撤离。
6月7日7时08分,泄流槽开始泄流。
6月10日9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下降到742.18米。
6月10日17时18分,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安全并顺利通过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