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消费升级,食品行业面临新一轮革新的大背景,分析了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强调转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多种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与社会人才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消费者;质量理念;地方高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08-0232-03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in Local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O Peilin, XU Lisheng, SU Bo et al
  (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Suzhou College, Suzhou, Anhui 234000)
  AbstractCombining with large background of the food industry is facing a new round of innovation in terms of consumer upgra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for talents and to build a high level applied universit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simple knowledge imparting was emphasized. A variety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s were expounded, such as case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and mixed teaching method. The aim i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and to promot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social personnel.
  Key wordsConsumer;Quality concep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rriculum reform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研项目(2016jyxm1038)。
  作者简介姚沛琳(1990—),女,安徽宿州人,助教,硕士,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7-12-05
  食品质量管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为食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而随着质量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这门课程更多的现实意义。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食品行业各类产品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革新,竞争筹码就是产品质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打开学生的格局,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更要把先进的质量理念灌输给学生。只有在与时俱进的质量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地做好产品质量。作为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树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质量理念,让学生真正理解质量,并把质量理论运用到产品的方方面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主要从时代背景、课程教学现状、课程改革构想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和薄利多销时代已经结束,我国的食品行业正面临着产品的升级换代。升级不但要有更高的品质,还要有更丰富的选择,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品质和个性化付出相应的价格。因此,企业要想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必须对质量有新的认识,把过去产品经济下狭义的符合质量转变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广义的适用质量,努力开发设计、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1]。
  地方本科院校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同时,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高校为其输送更多的实践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毕业生。但是,这些高校学术研究基础薄弱,不适合走研究型道路,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正在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另一方面,这些高校往往处在三线以下城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都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2]。如何把地方的优势资源与高校的发展有机地统筹起来,关键在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一句空口号,要有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更多地侧重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的大纲,如何丰富其中的内容与思想,更多地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理论。
  2课程教学现状
  质量管理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因此,质量理念也经历了从以管理者的意识为导向到以质量标准为导向,再到以消费者的意识为导向的发展历程。而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较为落后,特别是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视,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才开始逐渐完善各种标准和法规,大部分国内的食品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依然停留在质量检验管理阶段。因此一提到“质量”,联想到的依然是“检验”,包括食品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质量管理理念如同一棵树的树干,而质量工具、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等如同树枝,质量理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无法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是以孤立的知识点储存在脑海中,不利于学生把质量理论更好地应用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上。全面质量管理中所提及的消费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消费者,因此上道工序在生产产品时要以是否满足下道工序消费者的需求為衡量标准。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所以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能满足质量的发展需求,而是要把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质量理念在教学中不停地灌输给学生,促进学生思考,把所掌握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产品的质量提升上面,以满足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
  3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中经常提到“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教知识”[3]。在食品质量管理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先进的质量理念,让质量理念引领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成动态的知识是必要而有益的。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真正地把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质量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并指引实际行动。
  3.1案例教学法
  食品质量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用质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同时,该课程涉及的质量理论知识非常广泛,而且枯燥抽象,如质量设计工具、质量控制七大方法、质量改进工具以及各种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中,如果仅给学生授之以“鱼”,必然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而且无法锻炼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4]。
  案例教学法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食品研发或者食品生产加工方面;其次就是案例选择的能力[5]。该研究多次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质量观念的重要性,所以在选择案例并且在讲解时,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时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食品质量设计的教学中,首先可以把最新的食品饮料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食品可以打动消费者,如何在设计阶段就抓住消费者的心,然后运用质量设计工具把自己的想法转变为生产中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思考、学习、转化的方法,学生对抽象难懂的质量设计工具会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认识。再如在食品质量控制的教学中,涉及许多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控制方法多数涉及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如果不结合食品生产中的实际案例,专业课就变成了纯粹的数学课。
  专业课教学的最高要求是传授学生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所以在案例选择和讲解时,需要精心选择和巧妙引入,这样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研讨式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研讨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文献,以演讲、论文或者课堂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
  在食品质量管理这门课的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法尤为重要。食品质量涉及多个领域,无论是在食品研发初期,还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地控制质量,把质量问题发生率减小到最低,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提出的“质量管理小组”著名理论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采用头脑风暴、集思广义的方法解决问题也是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模式,所以在教学中,使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实践式教学法
  食品质量管理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6]。这里的实践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校企合作,所在院系联合了诸如安徽三只松鼠有限公司、宿州人人家食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安徽分公司、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等校外优秀企业,组织学生去上述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综合实习,使课堂中学习到的质量理论知识真正地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与企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化解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人才需求的矛盾[7]。
  除了校企合作之外,还有一种新颖的实践方式,即“走进市场”。对于食品质量,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它的内在质量,即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否达标,添加剂的添加量是否超标等,而消费者关注的不仅有产品的内在质量,还有产品的外在质量,如产品的外观是否有瑕疵,产品的生产日期是否清晰可见等,然而外在质量往往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产品的决定因素,把这种质量称为与消费者有关的质量。该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引导学生用消费者的思维去理解质量,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种质量思想的内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超市等购物场所,用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挑剔态度,比较各大食品品牌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市面上现有的食品进行进一步改进,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3.4混合式教学法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信息化改革[8]。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课堂时间以及教师的知识储备的局限性,特别像食品质量管理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让信息化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法,目前可以借助的移动端教学工具有很多,而主要用的是超星学习通,对授课班级建立一个针对这门课的学习交流群,任务是把每节课的PPT上传到资料库中,以及不定时地更新资料库中的课外阅读资料,这一块是移动课堂建设的重点内容,因为先进质量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没有过多实践机会的情况下,真正地理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需要一个个鲜活、生动、与时俱进的案例去支撑。关于检验学生进入移动课堂的学习情况,需要借助超星学习通上的访问者记录,每位学生的登录次数及学习时间在超星学习通客户端上均有详细的记录,教师可以凭借这个记录给予学生平时成绩,并且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9]。
  通过这种移动课堂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不是一贯地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把上课“玩”手机变成一种学习方式。
  4结语
  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学,已经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在已有的教学方法中,应该融入更多的市场元素,做到教学与市场接轨。市场是鲜活的,因此课堂也应该被注入更多活跃的气氛,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课堂的主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人才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食品饮料行业:消费升级战硝烟弥漫[J].股市动态分析,2016(28):7-11.
  [2] 陈振林,赵广河.地方本科院校食品质量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4,30(2):128-130.
  [3] 杜阿楠,郑煜焱,冯旭桥.创新型教学方法在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农产品加工,2014(1):75-76.
  [4] 武俊瑞,岳喜庆,乌日娜,等.案例教学方法在《食品质量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78-279.
  [5] 张莉丽,韩翠萍,程建军,等.案例教学法在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14(2):86-88.
  [6] 耿丽晶,周围.《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2):18-19.
  [7] 崔海英.“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5(19):71-72.
  [8] 卢紫晗,王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数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52-54.
  [9] 刘立云,王永花,田娟.“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1):27-30.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乡村旅游不断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刻不容缓。以红河州调查为例,研究发现该地区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人员配备较弱、部门联动较少、规划修编滞后、乡村管理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应从配齐专职人员、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推进多规合一、狠抓环境整治重点难点、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解决乡村人居环境提升难题。  关键词 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针对苏北地区秸秆收贮问题,以淮安市为例,对当前秸秆收贮体系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分析,结合淮安市实际,从规划引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政策扶持、长效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完善秸秆收贮体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秸秆;收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2-0198-02  Abstract
期刊
摘要 采用钼蓝比色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直接碘量法、自动电位法4种方法,测定5种蔬果(红提、橙子、圆椒、胡萝卜和红苋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进行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自动电位法是一种更适合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将优化过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引入到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學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期刊
摘要 以武穴市为例,介绍了近年来该市在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方面作出的行动以及取得的成果,对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行了探索思考,并提出加强检测能力的建议,以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 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TS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7-0223-03  Abstract Taking Wuxue City as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叶表型多样性。[方法]对古蔺县139份野生大茶树资源(7个天然居群)叶片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茶树资源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4.42%~24.28%,其中各性状在各居群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值均超过10.00%,多样性指数在0.826 1~5.194 7(其中,Simpson指数在0.826 1~1.000 0,Shannon-Weav
期刊
摘要综合利用内蒙古地区多源土壤水分数据,结合CLDAS土壤水分数据和地面站点实测数据,实现对研究区内的10 cm多源土壤水分融合。利用En-KF方法,使融合结果数据分辨率达0.01°,并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误差分析。融合结果表明,基于CLDAS数据和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的融合提高了数据的精度。  关键词多源;土壤水分;En-KF;融合  中图分类号S1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 针对烟叶密集烤房排湿余热无效流失问题,介绍了国内烟叶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分离式热管余热回收机组设计方案,并采用自主研制的分离式热管余热回收机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密集烤房条件下,分离式热管余热回收机组具有很好的环境适用性,可以在不影响烟叶烘烤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实现排湿余热无功耗回收利用,节能效率达到15%以上,是现有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较佳的设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灌浆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灌浆期喷施氯化钙水溶液、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硼砂、水杨酸、亚硫酸钠溶液,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佳,较对照的穗粒数、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较对照增产最高,达3.61%。[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适宜在沧州地区小麦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小麦;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
期刊
摘要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温室番茄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番茄。因地制宜利用泰安市稻壳、牛粪等农业废弃物生产基质配方,降低传统无土栽培投入成本,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品种选择、科学育苗、定植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集成了以稻壳为主要原料的早春茬番茄基质栽培技术。  关键词番茄;稻壳;有机基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
期刊
摘要 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发表文献的发文量、学科领域、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以及研究机构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山西省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农作物栽培技术及管理模式、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旱地耕作方式与技术、转基因技术、农作物高产及贮藏技术研究等传统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与团队新的研究课题相一致,主要为品种审定(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