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血小板计数是否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PDAP住院的所有患者,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与退出组,其中退出组包括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以及死亡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血常规、透出液常规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退出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治愈组112例,退出组68例。与治愈组相比,退出组年龄更大[(53.38±14.17)岁比(48.41±13.04)岁,t=2.407,P=0.017],透析龄更长[(49.20±26.05)个月比(30.36±32.97)个月,t=4.034,P<0.001],住院治疗时间更长[(23.88±11.50)d比(17.80±3.95)d,t=5.133,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85.55±107.23)×109/L比(234.90±74.03)×109/L,t=3.450,P=0.001],血白蛋白更低[(31.72±7.47)g/L比(35.40±4.93)g/L,t=-3.9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OR=1.012,95% CI 1.007~1.024,P=0.015)、血小板计数高(OR=1.013,95%CI 1.004~1.026,P=0.008)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OR=0.941,95%CI 0.896~0.988,P=0.005)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

结论

透析龄长、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就诊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唑来膦酸组(n=21)和非唑来膦酸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功能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唑来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已成为乳腺癌进展的重要参与者。微小RNA(miRNA)可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而改变TAM功能,影响其极化分型及转化,最终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了解miRNA在TAM极化中的作用机制,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诊断思路与临床治疗策略。
上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手术后复发率高且预后差。既往临床研究结果多数基于回顾性研究,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生存尚有争论。近期临床试验结果支持辅助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UTUC患者的无瘤生存,含铂类药物方案是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目前尚缺乏术前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新药联合辅助治疗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善UTUC患者生存。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与miR-34c-5p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n=56)和乳腺良性组织(n=14),采用HTA2.0和miRNA4.0芯片检测CXCL10和miR-34c-5p在两组中的表达并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验证;采用Pe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与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且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皆支持这一理论,预示着二甲双胍可能会成为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的研究沉默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基因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SE-1和人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MGC-803)中PRMT6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胃癌细胞株MGC-803分为沉默对照组(NC)、PRMT6沉默组(s
目的分析浙江省新增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透析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浙江省血液透析登记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浙江省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早期死亡的定义为患者透析后90 d内死亡。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开始透析后第1个月死亡率最高(46.40/100人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urinary stone disease,USD)与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2014年3月至5月北京平谷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以上的常驻居民,所有受试者均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肾脏超声检查(确定有无USD)。留取血液及首次晨尿标本用于测定血肌酐、血糖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对儿童IgA肾病(IgAN)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病中心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儿资料。按血脂是否正常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按临床分类将血脂异常组分为以下4组: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混合性高脂血症组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采用Log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寻求无创、早期、可重复的诊断及监测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基于扩散成像的各序列磁共振成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RI,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