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临床上对药品使用的要求比较高,在治疗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和安全用药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达到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最根本和有效的途径,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抗生素
自古以来,合理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用药,这一理想性的搭配治疗成为临床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众所周知,临床工作主要是以为患者服务为目的,以临床药物学治疗为基础,不断促进临床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药。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探究调查得出,全球死亡人数中的1/7属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临床统计得出,住院患者中有20%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有1/4的异常反应是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
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巨大的危害
目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由抗生素所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已占据了较大比例,其所造成的危害与损失已触目惊心。临床报道指出,抗生素在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使用率已达到70%,二级医院的使用率达到80%,一级医院的使用率已达到90%[1]。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仅导致了药物使用频率过高,还导致了医药费用的上涨现象,最终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危害。说白了,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人员死亡的案例已屡见不鲜。现阶段,临床工作人员对抗生素的基本病理以及注意事项尚未准确把握,因此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患。由于抗生素具有较快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不结合患者的病情而是一味地追求疗效,对药性及带来的负作用几乎不承担,对病理学的检查不做充分的考虑。由于过度地使用抗生素,甚至多种抗菌药物一起使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产生,进而导致患者感染情况频繁发作。临床上大部分死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都是由滥用抗生素造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高水平的追求,由药品引发的不良现象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我国正在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减少临床工作人员滥用药物的现象,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不合理用药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的药理机制
不合理用药,必然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出现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统计得出,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因素导致,目前临床中滥用药物已成为普遍现象。那么,不合理用药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导致不良药品反应的药理机制又是怎样的呢?从药学的角度上来分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强细菌的抗药性,降低抗生素的效力,最终导致无法选择药物对抗临床疾病,降低治疗效果。由于人类机体内存在相互制约的细菌群,因相互控制而达到平衡稳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逐渐破坏有益菌群,导致有害细菌侵入人體,加重患者的病情。由于人类习惯性地将抗生药当成备用药物,在发生小疾病身体不适时进行服用,久而久之导致了人类机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加,药效不足。
3 导至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学性的问题,还需要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加强管理。需要临床各部分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的合理用药。患者滥用药物导致异常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患者自身的病情与药物本身所存在的不合理性。
3.1 为药物自身的因素 临床用药中一种药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例如,患者使用麻黄碱时拥有平喘与兴奋效果,但支气管患者使用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眠现象。有一些药品会对人类的机体器官造成一定程度损害,例如当患者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时会导致机体内部毛细血管破例出血,进而引发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瘀点与瘀斑。临床中工作人员在使用药品时不合理操作会引发患者其他异常反应。倘若过度使用药品会导致患者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2 为患者自身病情因素 据笔者平时掌握的有关数据,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由于年龄因素,老年人与儿童对待药物的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由于老年人与儿童具有较慢的排泄性,因此对待不合理使用的药物不易排出体外,比较容易引发机体内部异常现象。对湖南省岳阳市下属某县级医疗的调查研究中得出,小于65岁的患者,不合理使用药物后发生异常反应率达到4.9%,然而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异常反应率已达到16.85%[2]。不同的人种对待同一药物的反应性不同,然而同一人对待不同药物也具有不一样的反应。由于老年人机体内部的肝脏功能逐渐退化,因此对于滥用的药物极易引发异常反应。
综上所述,归结为一条: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轻信,也不要过于自信,应科学合理用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现象,应停止使用药物,咨询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当已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应寻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评判,不断妄下决定,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田丽娟,于培明.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05,08(30):45-92.
[2] 杨敏,曾颖,刘晓琦.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12(18):15-63.
[3] 汤烈鹏.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14.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抗生素
自古以来,合理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用药,这一理想性的搭配治疗成为临床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众所周知,临床工作主要是以为患者服务为目的,以临床药物学治疗为基础,不断促进临床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药。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探究调查得出,全球死亡人数中的1/7属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临床统计得出,住院患者中有20%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有1/4的异常反应是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
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巨大的危害
目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由抗生素所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已占据了较大比例,其所造成的危害与损失已触目惊心。临床报道指出,抗生素在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使用率已达到70%,二级医院的使用率达到80%,一级医院的使用率已达到90%[1]。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仅导致了药物使用频率过高,还导致了医药费用的上涨现象,最终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危害。说白了,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人员死亡的案例已屡见不鲜。现阶段,临床工作人员对抗生素的基本病理以及注意事项尚未准确把握,因此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患。由于抗生素具有较快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不结合患者的病情而是一味地追求疗效,对药性及带来的负作用几乎不承担,对病理学的检查不做充分的考虑。由于过度地使用抗生素,甚至多种抗菌药物一起使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产生,进而导致患者感染情况频繁发作。临床上大部分死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都是由滥用抗生素造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高水平的追求,由药品引发的不良现象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我国正在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减少临床工作人员滥用药物的现象,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不合理用药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的药理机制
不合理用药,必然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出现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统计得出,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因素导致,目前临床中滥用药物已成为普遍现象。那么,不合理用药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导致不良药品反应的药理机制又是怎样的呢?从药学的角度上来分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强细菌的抗药性,降低抗生素的效力,最终导致无法选择药物对抗临床疾病,降低治疗效果。由于人类机体内存在相互制约的细菌群,因相互控制而达到平衡稳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逐渐破坏有益菌群,导致有害细菌侵入人體,加重患者的病情。由于人类习惯性地将抗生药当成备用药物,在发生小疾病身体不适时进行服用,久而久之导致了人类机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加,药效不足。
3 导至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学性的问题,还需要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加强管理。需要临床各部分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的合理用药。患者滥用药物导致异常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患者自身的病情与药物本身所存在的不合理性。
3.1 为药物自身的因素 临床用药中一种药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例如,患者使用麻黄碱时拥有平喘与兴奋效果,但支气管患者使用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眠现象。有一些药品会对人类的机体器官造成一定程度损害,例如当患者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时会导致机体内部毛细血管破例出血,进而引发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瘀点与瘀斑。临床中工作人员在使用药品时不合理操作会引发患者其他异常反应。倘若过度使用药品会导致患者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2 为患者自身病情因素 据笔者平时掌握的有关数据,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由于年龄因素,老年人与儿童对待药物的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由于老年人与儿童具有较慢的排泄性,因此对待不合理使用的药物不易排出体外,比较容易引发机体内部异常现象。对湖南省岳阳市下属某县级医疗的调查研究中得出,小于65岁的患者,不合理使用药物后发生异常反应率达到4.9%,然而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异常反应率已达到16.85%[2]。不同的人种对待同一药物的反应性不同,然而同一人对待不同药物也具有不一样的反应。由于老年人机体内部的肝脏功能逐渐退化,因此对于滥用的药物极易引发异常反应。
综上所述,归结为一条: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轻信,也不要过于自信,应科学合理用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现象,应停止使用药物,咨询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当已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应寻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评判,不断妄下决定,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田丽娟,于培明.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05,08(30):45-92.
[2] 杨敏,曾颖,刘晓琦.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12(18):15-63.
[3] 汤烈鹏.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