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仪式化影像的伦理性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仪式本身就是具有伦理性的活动,仪式进入电影就形成了仪式化影像。电影具有伦理性,电影不仅记录和表现了人类共同的仪式文化,在仪式与电影伦理性的双重作用下,仪式化影像也具备了伦理性。仪式化影像首先通过象征(隐喻)化手段表现其伦理性;其次仪式化影像借助电影艺术手法强化仪式之美来表现其伦理性;最为重要的是电影影像通过动作、造型、摄影角度、景别、蒙太奇、表演和音乐等视听手段强化仪式的神圣性以实现其伦理性。无论是宗教仪式化影像、民俗仪式化影像还是政治仪式化影像,一旦进入电影影像就与创作者的伦理观表达密切相关。电影的仪式化影像是电影审美伦理表达的中介,它在电影中被造型化展示,其意图是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创作者的伦理观,引发观众正/负两面的伦理情感,从而引导观众的伦理认同或伦理疏离。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强化造型性功能,提升观赏性和艺术性,在视觉化造型之美中隐含伦理判断;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创造象征(隐喻)意义,创新影像艺术语言来突出伦理性;仪式化影像可以丰富和提升影像的思想性,从而凸显其伦理思想内涵,催生经典影像文本。
其他文献
当代人类学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局面,田野作业与民族志受到诸多质疑、反思与挑战。“深度”成为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民族志之间的标志性差别。人类学的“深度”,涉及田野作业的深度和民族志文本的深度这两方面,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田野参与的深度、社会理解的深度、材料描写的深度、材料解释的深度、理论挖掘的深度。其中,前两者考量的是民族志者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经验材料的收集,针对的是田野作业者作为主体所获得的主观知识。而
为进一步落实集团财务工作规划,切实推进"三分财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落地,促进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推动财务向价值创造转型,支持与保障公司总体战略规划的实施,本文结合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国投钦电)具体业务,从实际出发,构建相对完善的火电企业业务财务体系,并使之能够在电力板块内复制推广。
生态发展是畜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目前,青岛市生态畜牧业初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和推行标准生产、推进种养结合和建设幸福牧场、转变发展模式和推广四新技术的对策建议和主要举措,以期为青岛市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人们的养生意识所涉及的领域众多,他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健康,也关注着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小朋友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关注领域。为此,许多教师和家长开始重视对幼儿身心的呵护,但由于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常导致幼儿心灵损害。本文即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注意:主题选定,要兼顾学科性与综合性,具备适当的挑战性;环节设置,要考虑活动类型并体现迭代理念;工具选择,要因项目制宜;教学方式,要异质分组强化小组合作,关注生成体现以生为本,滚动教学促进能力提升;活动评价,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强调多元主体。
色彩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就其本身而言,它是不具备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的,但是当它进入人类的视觉感官,便会被人们赋予传递感情、营造氛围的功能。现代海报设计中,色彩是不可缺少的视觉语言要素,它是设计师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高品位的色彩语言能够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和深度思维,使人获得视觉上的快适与情感上的共鸣,带给人们视觉享受和心灵慰藉的双重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
如今,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心理健康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显得尤为关键。从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试图探寻到促进和改善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促使社会的竞争力在膨胀,导致很多家长不仅无暇照顾他们的子女,还对孩子的要求极为严格苛刻,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现种种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就幼儿心理种种表现和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说明解释。